潘長瑜
(吉林藝術學院藝術教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處于學前階段的兒童,因受到年齡的影響,會有很豐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創造力的根本和源泉。因此,幼兒教師可以通過藝術活動,如教育活動和結合生活實際的方式培養學前兒童的想象力,從而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學前兒童的思想受周圍生活環境的影響較深,這就需要教師細心關注兒童的生活狀況,針對每個兒童的性格特點培養他們的想象力。比如,幼兒教師可以帶領兒童去野外郊游,讓兒童關注景色的變化、天氣的變化以及周圍生活的變化,這些都可以豐富兒童的想象力,讓兒童積累生活經驗。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要想通過藝術活動配合學前兒童的創造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學前兒童的學習興趣。處于學前階段的兒童都有好奇心強、求知欲強的性格特點,教師要做的就是找到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途徑,教師可以為學前兒童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兒童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兒童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比如,在螞蟻的繪畫活動中,教師可以課前在網絡中搜集一些關于螞蟻的資料,把剪貼、下載的圖片,連環畫等螞蟻資料匯集在一起,然后再課上編一個“螞蟻王國”的故事,向兒童具體介紹螞蟻的長相、習性、生活規律等,讓兒童仔細觀察,然后引起兒童對螞蟻的興趣。在兒童對螞蟻有了基本認識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兒童來到校園的花壇邊,仔細觀察螞蟻的形態,讓他們互相討論對螞蟻的認識,并在回到教室后互相說說對螞蟻的觀察情況,最后指導兒童進行對螞蟻的繪畫。教師在看到一幅幅各式各樣、豐富生動的螞蟻繪畫后,及時給予兒童表揚和鼓勵,以及對他們繪畫的肯定,這樣既提高了兒童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從而產生積極向上的學習心理,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在幼兒教育的藝術活動中,需要以兒童為中心,針對兒童的性格特點,培養兒童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傳統的藝術教育與現代的藝術教育各有利弊,如何讓孩子的創造避免千篇一律、如何讓孩子克服無從下手的困惑、如何讓孩子創造出的事物充滿靈動稚氣,這就需要通過藝術活動的教學把握適當的一個度。幼兒教師應實現“教”與“學”的互動,總結藝術活動的原理和規則,讓兒童學習一些基本的創造技能和技巧。比如對一個物體的涂色訓練中,教師可以先進行對物體的局部涂色示范,引導兒童先觀察,然后通過動手實踐以及互相交流的形式,完成對各自物品的涂色,這樣培養了兒童的個性和動手實踐能力。
家長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對于兒童的思想觀念以及生活成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藝術活動中,教師與家長要實現共同合作,利用“家長會”“交流欄”“網絡溝通”等形式,時刻了解兒童在家和在校的學習情況,為兒童施加良性影響,從而為兒童思維力和創造力的培養鋪好道路。家長可以在生活中協助教師共同輔導,鼓勵兒童在生活中觀察事物、了解事物并通過繪畫的形式描繪出來。教師可以讓兒童把在家描繪出的作品帶到學校,供班級內其他兒童欣賞,并給予表揚、鼓勵和肯定。在藝術活動中采取家長與教師共同合作的形式,能夠進一步豐富兒童對創造力的理解,開拓學前兒童思維,從而為他們步入小學做好準備。
在現代學前教育中,藝術活動對于培養學前兒童創造力的實踐作用,主要是通過培養學前兒童想象力、激發學前兒童學習興趣、“教”與“學”的互動和家長與教師共同合作的形式來實現的,這四種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兒童參與藝術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兒童未來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