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新
(陜西交響樂團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54)
跳弓指的是大提琴演奏當中琴弓在琴弦上短暫的、有節奏的跳躍性的弓法,這種大提琴演奏當中的跳弓技法能夠使原本的演奏變得更加具有觀賞性,使旋律更加具有特殊性、模仿性,通過琴弓的弓毛接觸大提琴琴弦后快速跳離的技法發出短暫的清脆音響,為演奏更多的更復雜的樂譜成為可能。
在實際的大提琴彈奏當中,對相應的大提琴演奏者具有嚴格的要求,為了讓大提琴發出優美的旋律,就要不斷的加強大提琴演奏的練習。
大提琴不同于其他樂器,其琴弦距離較大,且為了保證質量,大提琴的琴弦普遍較粗,要求演奏者必須具備一定的爆發力和控制力,提高實際的手臂運動速度和幅度。另一方面,在大提琴彈奏當中,演奏者的右手需要掌握一系列例如連弓、分弓、頓弓、跳弓等琴弓的演奏手法,在基礎的訓練當中,重視對琴弓的基本技法的訓練,熟悉相應的基礎弓法和基礎動作內容。演奏者在練習演奏的過程當中,要保證自己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將每一次練習都看作是實際的表演,嚴格規范自身的坐姿、持琴、持弓手勢手臂的變化,真正的全身心投入到練習當中,通過不斷的認真練習,提高自己的實際演奏能力。
對于控制跳弓的練習方式是指用人工控制琴弓的方式達到“跳弓”的最佳操作目的,因此,控制跳弓的大提琴演奏技巧又被稱為人工跳弓[1]。在實際的練習當中,要將琴弓彈性最好的位置放在琴弦的平衡位置,以幫助演奏者更加容易的進行跳弓技能的練習。演奏者用右手的兩根手指放在琴弓的中心位置,緩慢的移動感受琴弓的平衡位置,將平衡位置準確的放在琴弦之上,從而為合理的跳弓練習打下基礎。
開始進行跳弓練習的時候,為了加強實際琴弓彈跳力,可以在稍微空曠的位置拋下琴弓,弓毛在弦上簡單碰撞后發出一瞬間的清脆的高音。另外,除了對上下跳弓的運動練習之外,還要使琴弓在琴弦上運動與一定的距離之后在跳起,使琴弓作左右運動的動作,上下跳弓與左右運動相結合,使得實際的大提琴發音更加悅耳、合理。
在控制跳弓的演奏當中,不同的音調和音節都是由演奏者的手臂、手指和腕部不同運動協調完成不同的音符的演奏。在實際的演奏當中,要將臂部肌肉的力量、腕部的運動和手指的操作相結合,參考書寫的技巧,雖然臂部力量不斷加強保證握弓的穩定,但是實際的手指并不在琴弓上施加過多的力導致彈奏的速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手腕部在練習的時候要保持放松,必要過分的上提或者下壓,在彈奏不同的音節節拍的時候通過手腕額微妙變化快速的達到琴弓與琴弦的不同角度接觸,注意跳弓的換弦,手腕、手指和手臂之間的充分協調,在不斷的跳弓練習中把握正確的換弦時機,把握角度變化的實際大小,從而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大提琴演奏技術。
自然跳弓指得是利用琴弓本身存在的韌性在彈奏過程中跟隨琴弓的自然浮動進行跳弓。自然跳弓下更注重實際的演奏者對于琴弓的跳弓速度的把握[3]。首先,必要的是找到琴弓的平衡位置,將琴弓的平衡點放在琴弦上,保持必要的身心放松,放松兩肩的肌肉,手臂微微抬起,保證實際的大提琴演奏練習動作的規范性。在進行自然跳弓的練習之前,由于自然跳弓的速度較快,要先進行短距離的跳弓練習,重視手腕對于跳弓的實際影響,利用手腕與手指的組合進行分頓的跳弓練習,保證手腕與手指的發力具有相同性和一致性,利用手指和手腕的配合達到提升大提琴演奏水平的目的。
綜上所述,音色是大提琴演奏當中的重要把握部分,是大提琴演奏當中抒發個人情感,渲染音樂效果的重要考核標注。因此,必須加強大提琴演奏者的跳弓練習,對琴弓的重心和自然彈性要不停的體會思考,在跳弓練習當中將每一次練習當做真正的大提琴演奏,以高標準和嚴要求對待自己,從而提高其自身對于跳弓技法的實際掌握程度,通過不斷的練習提高其對于實際音色的把握,從而提升其大提琴演奏的真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