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國+劉梅
摘 要:良好的居住區景觀設計,不僅要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滿足人民群眾對家的向往,提升城市生態質量,主要條件之一也是衡量小區景觀質量和管理水平,這是房地產開發商推銷產品,更重要的是決定一個企業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越來越多的規劃和城市居住區景觀更加重視設計。文章首先介紹了住宅和居住區,景觀規劃和景觀規劃原則等相關理論知識的概念;再從具體的規劃和景觀城市生活的設計不同方面分析;最后舉了理論分析的具體情況。
關鍵詞:居住區;景觀規劃;園林設計
住宅區和人類生活與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密切相關。在全球城鎮化進程加快的趨勢下,住宅小區的開發建設面積逐漸擴大,許多住宅建設忽略了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的本質,一味的追求“以人為本”,導致破壞了自然環境的發展。有很多住宅區仍然重復“高污染,高消耗”的方式,所以,再改善住宅區的環境,也會造成很大的資源消耗和能源壓力。據統計,住宅建設過程中鋼鐵、水泥、耗水量和使用能源消耗量在我們國家能源消耗量的比例是37%左右。 18%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都是建筑物排放出的。所以,為了促進生態住宅區的構建,使得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低水平,住宅建設和運行對發展低碳經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相關理論概述
(一)居住區
居住區指不同居住人口規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與人口居住規模(三萬至五萬人,一萬至一萬五戶)相對應,配套建設更為完整地滿足當地居民基礎物質和文化生活必備的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區域。
(二)景觀設計
景觀設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包括網站設計和室外空間設計,它也被稱為景觀設計狹義的核心和景觀設計的基礎。通常景觀設計的因素大多是地形、水、植物、建筑、結構以及公共藝術等,其對象都是城市的公共區域,例如廣場、步行街、小區、綠化城市街道和濱湖濱河,主要的目的不只是想要實現人們的生活功能、健康的要求日益提升大家的生活環境,還要豐富大家的視覺體驗和精神追求。
二、赤峰市居住區景觀規劃
(一)赤峰市居住區發展的概況
赤峰城區內居住區規模相對較小,大多數小區并沒有達到《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中居住小區的規模即1.0~1.5萬人,而是居住組團規模即0.1~0.3萬人或稍大一點。通過二十多年的建設,現階段,超過九成的城市員工生活在這大樓里,居民的生活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二)赤峰居住小區環境景觀規劃設計
1.統一規劃協調布局
明確特色的出發點為概念,規劃明確景觀結構總體布局,明確空間層次。利用布局合理、內容豐富的外部空間結構來豐富景觀??臻g不易被察覺,但它是居民活動的必要區域??茖W的規劃布局要實現采光、通風等居民的基本需求,為景觀設計提供需要的美好環境。近年來,赤峰新居住區的布局趨向于混合式設計,通常在主體建筑周邊選擇常規對稱形式,但在遠景建筑設計上則選擇自然的設計??梢酝ㄟ^居住區當前的地形地貌,合理布局空間。新開發的“銀浪新城”和“登封家園”小區新居住區的文化內涵,正是建筑公司理念和公司文化的突出表現。
2.因地制宜科學設計
一是,各個地區的地形和風格都有所不同。如氣候、水體、地形、地質等風格特點的差異。不同地區的人文學科也不盡相同。如西方園林推崇理性,灌木修剪一致,各類建筑十分有序、協調,而東方就更傾向于感性,更注重精神價值,構圖兼收并蓄,注重自然美。因此,應根據當地風俗習慣、地域特點展開設計。如赤峰市北方地區干旱的氣候較普遍,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在住宅區景觀設計上可重點關注相應季節氣候變化的一些特點,提高綠化率,改變植被結構,突顯出季節性。二是,應該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對于住宅區景觀規劃設計,必須實地調查熟悉地形。在設計上,盡可能實現景隨形,得到了自然的天成效果。
3.堅持以人為本
在住宅區環境布局上,景觀的主體是人。小區景觀有必要將“以人為本”作為核心設計理念?!叭恕痹谶@里說的是總體概念上的人,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保持生態環境,最大限度地為人們分享,每個人都可以體會愉快的氛圍,安全、舒適和輕松的生活氛圍。所以,居住區景觀設計能夠為居民參與環境提供條件,通過參與和情感干預,讓居民的活動和環境相結合,進而實現人性化設計最好的效果。
我們應該充分考慮到特殊的北方寒冷氣候和獨特的地貌景觀,規劃投入到赤峰市住宅區的設計,從根本上考慮居民的需要,全面發揮景觀設計的作用,如水景觀的減少,減少大面積的草坪和硬質鋪裝,擴大休閑娛樂區域,保證設施齊全,投入更多的人性化設計等。
(三)居住區總體規劃與設計
1.功能與形式統一
設計有必要按照相應的氣候特征和各地區的居民生活習慣而展開。喬木、灌木、草坪應有科學的配置占比,力爭實現最好的生態美化效果。我們的城市居住區綠地設計規程規范:喬木、灌木種植在綠地率應把握在百分之七十,非林茵草坪,地被植物種植面積占比應把握在大約百分之三十,常綠和落葉樹木應把握在1:3至1:4的比例。
2.適地適樹
居住建筑的建設和垃圾填埋場的建設常常會破壞原有的土壤,導致土壤狀態慢慢惡化。所以,有必要選擇耐貧瘠、抗性大、粗放經營的鄉土樹種,與速生樹種相結合,盡快保證成活率和環境效益。并且,我們必須關注喬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及花卉的合理搭配,果樹、藥材、觀賞植物的組合,還有使用各種手段進行平面綠化與立體綠化。
植物可以根據其在景觀中的作用,劃分成:遮擋類,有助于其低分枝,在建筑物附近種植多干小喬木,以減少噪聲,隔離視線干擾;遮陽類,能夠種植在路邊或在林地,提高景觀層次,并且縮小人們的視角,減少建筑物的圍和產生的壓抑心理;限定類別,例如鋪地柏、黃楊木或球形點種植或成片修剪,勾畫圖案,增強方向感和行為規則。endprint
3.合理組織空間及空間的分割和滲透
住宅區的綠化和住戶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功能性。在住宅小區綠化環節中,能夠選擇分區滲透的手段來組織空間。綠色空間的分割應符合住戶在綠地活動中的需要。當人們休息時,空間的封閉區域帶給人們一種隱蔽、安寧和舒適的感覺,有助于休息;開放的區域可以增加人們的交往氣氛。當人們移動時,分割的空間能夠發揮抑制視線的效果。利用空間分割能帶給人們需要的空間區域,豐富的視覺效果,構成不同層次的空間深度,得到園中園,景中景的作用。空間與空間的滲透與聯系是一種相互作用。一個簡單的分割空間但缺乏滲透和聯系,容易讓人產生壓抑和拘束的感覺,因此,我們利用擴展和延伸相鄰的空間,能夠讓其產生層次的改變。
(四)居住區設施環境規劃
居住區公園的空間環境是主體(人)與客體(物質環境)行為的統一。在公園內設置各類活動、運動場館來實現人們的鍛煉、娛樂的需求,讓大家在社會交往和思想文化交流中得到更廣泛的范圍,增強公園空間的使用率,全面展現出人性化規劃設計。
1.老年人活動區
伴隨城市人口的老齡化節奏加快,老年人口的比例占城市總體越來越大,住宅區在社區老年人活動區的使用率是比較大的,在很多大中城市,許多老年人已經形成了早上在公園中鍛煉身體,白天在公園里進行活動,傍晚和家人、好友在公園里散步,交流的習慣,所以,在居住區公園內老年活動區的開設是一個不容忽略的問題。
2.休息及服務設施
住宅小區“以人為本”的設計概念,要求住宅公共環境為居民創造休閑場所和服務設備。居住區公共環境中,例如中亭、廊、花架、椅、凳子等休息場所還有停車場、廁所、飲水機、垃圾桶等所需要的設施的使用率是相對高的。
參考文獻:
[1]石忠貴,黃麗霞.當代中國城市景觀設計的現狀與發展[J].廣東科技,2013,(22):219-220.
[2]赫菲.中國古典園林設計手法在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規劃師,2012,(S2):138-140.
[3]彭海龍,劉頌.居住區景觀設計中常見的問題及對策[J].住宅科技,2010,(02):5-9.
[4]李霞,張偉一.居住區環境設計中景觀層次感的營造——北京香溪度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實踐心得[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10,(01):87-94.
[5]郭選昌,許瑩瑩.極簡主義對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影響[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0,(02):64-66.
[6]黃柏青.美學范式視域內的當代中國城市景觀設計解析[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3):124-1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