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茂平
諜戰劇是我國電視劇一個重要的門類,它的故事緊張刺激,反映出我方地下工作者的犧牲奉獻。通過諜戰劇,我們感受到了那些戰斗在特殊戰線上的英雄的無畏精神,被激勵和感動。在改革開放40年中,諜戰劇經歷了幾個階段的發展。
中國第一部連續劇就是諜戰劇
諜戰劇的前身是反特片,《英雄虎膽》《黑三角》《保密局的槍聲》等反特片曾經風靡一時,也是觀眾最愛看的電影類型。諜戰劇顯然受其影響。1981年,國內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問世(中國第一部電視劇是1958年的《一口菜餅子》),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視劇就是諜戰連續劇,可見諜戰題材的吸引力。《敵營十八年》由導演王扶林執導,說的是我黨優秀地下工作者江波(張連文飾)為完成黨交給的艱巨任務,只身深入虎穴做“臥底”長達十八年的故事。該劇分“當機立斷”、“關鍵時刻”、“將計就計”、“智斬女妖”等9集,頗有“章回小說”的味道。劇中描寫了我黨地下情報人員江波與女特務羅茂莉的情感周旋,這是反特片少有的描寫,擺脫了臉譜化和程式化,開始把特工當成一個正常的人來描寫,正方不再高大全,反方也不再獐頭鼠目,這種刻畫,反而能讓觀眾感受到當年斗爭的復雜和嚴酷。
《無悔追蹤》包羅萬象
上世紀80、90年代,我國電視劇類型出現井噴之勢,以《渴望》為代表的家庭倫理劇、四大名著改編的古裝劇、瓊瑤系列言情劇、金庸系列武俠劇等多種電視劇類型出現,而諜戰劇在這些年中平穩發展,出現了《密探》《無悔追蹤》《云雀行動》等作品。1995年,王志文和劉佩琦主演的《無晦追蹤》是其中的代表。這部居嗵過新穎的角度,講述了特務馮靜波人生的轉變,他在肖大力的感染下,完成了對自己的救贖。《無悔追蹤》的定位是諜戰,但實際上它更像是一部包羅萬象的生活劇。
《誓言無聲》融入多種情感
時間到了2002年,電視劇《誓言無聲》播出,該劇講述一個旅居歐洲的艦艇動力專家回國協助人民海軍制造新型潛艇,臺灣特務機關布置暗殺行動,我反間諜部門聞風而動反間諜的故事。該劇保留了傳統反特片的特點,同時又融入了愛情、親情、友情等元素,使得諜戰劇更加的豐富,主副線結合,更加突出了我國安戰士的英勇和忠誠。
《暗算》是一部里程碑式作品
2005年,柳云龍改編自作家麥家小說的《暗算》播出,引起震動。《暗算》40集,分《聽風》《看風》和《捕風》三個篇章,三者在時間關系及故事上相對獨立,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主要講述了中國一批特殊情報工作人員的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暗算》有一個別名叫《無名英雄之暗算》,恰如劇中的一段旁白:“他們沒有名字,只有代號,他們沒有聲音,只有行動,他們沒有日常,只有非常,他們沒有眼淚,只有悲傷,他們沒有傳記,只有傳說。”《暗算》將傳奇做到了極致,觀眾看到了“瞎子阿炳”、女科學家黃依依、,地下黨員錢之江三位主人公,并被他們的經歷所深深吸引。40集電視劇幾乎沒有閑筆,異常緊湊。因此《暗算》被視為中國諜戰劇里程碑之作,柳云龍更被廣大網友封為“諜戰教父”。
《潛伏》使得諜戰劇達到高峰
2009年,電視劇《潛伏》播出,該劇可謂諜戰劇發展多年迎來的一個高峰。它打破了一般諜戰劇的嚴肅風格,在劇中融入幽默和荒誕,孫紅雷飾演的余則成和姚晨飾演的翠平這對臨時夫妻就好像歡喜冤家,在矛盾中進行地下工作。這種無厘頭的塑造方式取得了極好的效果,但喜劇元素并沒有抹殺諜戰的兇險。此外,該劇的角色個個出彩,反角一個個都給人以深刻印象。
《黎明之前》《懸崖》《風箏》諜戰劇大有可為
《潛伏》之后,我國的諜戰劇迎來蔚為大觀的景象,大量諜戰劇出現,觀眾被《黎明之前》《懸崖》《紅色》《勇者無敵》《借槍》《五號特工組》系列等諜戰劇吸引。但是諜戰劇也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劇情雷同,主角忙著談戀愛,暴力和血腥充斥等等,諜戰劇也因此有段時間陷入低潮。但是近幾年,隨著《偽裝者》《風箏》的播出,諜戰劇又開始回暖。改革開放40年中,隨著時代的發展,諜戰劇變得更好看了,多線索的情節,正面人物個性化,反面人物復雜化,女性形象多元化,相信諜戰劇依然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