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有不少老年人都會有關節炎。您身邊是不是有這樣的朋友,他們就喜歡熱,稍微冷一點就會渾身難受。他們還會怕冷、關節疼痛、早起關節不靈活,這些到底是什么疾病在作祟呢?到底什么樣的關節炎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呢?風濕和類風濕是一回事嗎?有人稱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不死的癌癥”,它真的有這么可怕嗎?本期節目特別邀請到來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張卓莉。她告訴大家,隨著現在治療手段的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已經很好了,大家完全不用那么擔心。
風濕和類風濕是一回事嗎?
對于風濕免疫科,很多人并不清楚到底是治療什么疾病的。張卓莉主任介紹,風濕免疫科主治的疾病主要是和風濕免疫相關的疾病以及由于自身免疫紊亂所導致的疾病,包括各種類型的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肌炎等。
那么,風濕和類風濕是一回事嗎?她說,風濕只是癥狀而不是疾病,而類風濕關節炎是現代醫學中的一種特殊的自身免疫疾病。很多中老年人都怕碰涼水,這到底是風濕還是類風濕呢?張主任說,她最近在門診碰到一個東北來的病人,因為特別怕冷所以穿得里三層外三層,棉褲里面套著毛褲。病人自述特別喜歡熱,只要稍微冷一點就渾身難受。在風濕免疫科像這樣的病人非常多見,這就是一種風濕的癥狀。那么,關節痛是不是類風濕的典型癥狀呢?
張主任說,炎癥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發炎”,是機體對于刺激的一種防御反應,表現為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引起人體組織發炎的原因很多。炎癥分為感染性炎癥和無菌性炎癥兩大類,當人體受到病原微生物和細菌病毒原蟲等感染并引起人體產生滲出壞死和增生等炎癥反應時,統稱為感染性炎癥。很多人都有過關節痛,在某些情況下要特別重視。比如有些關節除了疼痛外,還有紅腫,就需要引起大家重視。這可能是關節炎。如果是物理、化學等因素引起的炎癥反應,統稱為無菌性炎癥。類風濕關節炎是以滑膜發炎為主的無菌性炎癥。
怎樣區分類風濕關節炎
如何判斷自己得的是不是類風濕關節炎呢?張主任說,類風濕關節炎和其他類型的關節炎有很多不同,一般發生在小關節上,并且是對稱性關節受累。很多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都有晨僵現象,也就是晨起病變的關節在靜止不動后,出現較長時間的僵硬,如膠粘著的感覺,在適當活動后逐漸減輕的現象。晨僵一般會在一個小時以上。類風濕關節炎越重,晨僵的時間也就越長。經過醫生診治后,這種晨僵現象會縮短甚至消失。她特別強調,類風濕關節炎不累及遠端的指尖關節,這也是區分它和其他類型關節炎的特征。
確診需要哪些檢查
如果您懷疑自己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張主任建議您第一件事就是要去醫院做血液化驗檢查。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指標就是類風濕因子。大約70%的類風濕病患者中的類風濕因子檢查都呈陽性。但這并不是說類風濕因子陽性就一定得了類風濕關節炎。她解釋道,類風濕因子是反映身體免疫情況的重要指標,它呈陽性可能與其他疾病有關,比如腫瘤、肝炎、干燥綜合征等。當然,如果是陰性,也不代表一定沒有類風濕關節炎的可能。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檢查叫抗CCP抗體,也就是環瓜氨酸肽抗體,如果檢查呈陽性,那么您患類風濕關節炎的可能性幾乎是95%以上。所以這兩個血液項目檢查要綜合起來一起做,可以增強診斷的確定性。
另外,血沉和c反應蛋白也是反映炎癥的指標。如果這兩個數值高,那么代表您身體內的炎癥比較嚴重,類風濕關節炎的可能性更多。
在類風濕性關節炎中,血液檢查結果非常重要,醫生可以初步通過血液檢查確診患者是否屬于類風濕關節炎。但是有的檢查也能更加直觀地看到關節和骨頭發生的變化。那么,醫生會針對哪些部位做更進一步的檢查呢?
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主要有哪些呢?
張主任說,類風濕關節炎是關節炎的一種,病人一般都會有痛腫癥狀。醫生常常會用非甾體消炎止痛藥先緩解這些癥狀。否則天天被疼痛折磨,患者的生活質量會嚴重下降。但這些藥物只是改善癥狀,并不能阻止疾病繼續發展。要想真正治療病癥,醫生會用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羥氯喹、柳氮等。近20年中,全世界在治療類風濕關節炎上還有了很多發展,不只是用口服藥,還研發出了很多生物制劑,通過打針來給藥,來控制免疫系統紊亂,真正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她說,除了前面提到的兩種藥物,還有一種藥物是很多病人都吃過的,就是糖皮質激素。它并不是最重要的藥物,但是在很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中,激素還是有效的。它能夠快速地消炎止疼,把癥狀很快控制。但是大家也不用特別擔心,一聽激素就很害怕。其實醫生的用量會比較小,用藥時間也不會很長,相對副作用也會相對小。如果使用激素來治療,她通常建議大家不要超過一年。
能否通過手術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呢?張主任解釋道,因為這種關節炎通常是滑膜發炎,而且往往是很多關節同時發病,主要是依靠藥物治療。藥物把全身的炎癥控制住后,所有的關節都會得到相應的好轉。這些年,隨著治療手段的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已經非常好了。什么情況下需要外科醫生一起來進行手術呢?就是病人已經明顯出現了關節變形,需要通過手術來矯正。即使手術進行了置換矯正,但藥物還是要繼續服用的。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侵犯的是小關節,到了后期就會侵犯大關節。
鍛煉非常重要
此外,鍛煉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也很重要。張主任告訴大家,如果手指關節疼痛,雙手可以不斷張開再握拳,這樣可以減輕疼痛,避免肌肉萎縮。很多老人手里經常玩核桃,張主任說,不是每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都能擺弄小球的,因為他們的手會很僵硬,沒有那么靈活。所以可以用握力球來代替鍛煉。
張主任說,有位患者有著20年的類風濕關節炎病史,他除了手指關節有癥狀之外,上肢肘部也基本伸不直。但是他多年來一直堅持鍛煉,后來在經過了一次手術后,現在肘關節的癥狀已經很輕微了,自己可以開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