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偉
小時候,我跟在母親身后第一次走進商店。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琳瑯滿目的商品在一個孩子眼里充滿了神圣而神秘的光芒。商店那么富麗堂皇,要什么有什么。小小的我仰望著柜臺里的商品,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
我最羨慕的是商店里的售貨員。我清楚地記得,那時有一位售貨員是個漂亮姐姐,她梳著長長的辮子,大大的眼睛忽閃著,眼角眉梢含著笑意。我固執地以為,商店里所有的東西都是她的,而她也配得上擁有這一切。
當時我認為售貨員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你看,那么多嶄新的書包、鉛筆盒、鋼筆、作業本;那么多精巧的糖果、點心,散發出甜蜜誘人的氣味;還有那么多小人書,全都是我喜歡的。所有的這一切,都在售貨員的“掌控”之中。只見她笑微微的把貨品拿下來,輕巧熟練地包好,然后遞給顧客,她的每一個動作都那么迷人。我還發現,售貨員是最聰明的人。一個鉛筆盒三毛八,顧客給了一塊錢,她好像不用算,非常利落地脫口而出:“找您六毛二!”她一天要賣那么多東西,得算多少筆賬啊,每一筆都清清楚楚,分毫不差,她該有多聰明!
就這樣,我的心中萌生出一個理想——長大了也要當售貨員!在我眼里,售貨員這個工作有太多的光環。后來我的一個小伙伴的姑姑當上了售貨員,我對小伙伴都開始仰視了,覺得她也成了“皇親國戚”。
我和伙伴們一起玩過家家,每次都扮演售貨員賣東西,樂此不疲。我把家里能派上用場的東西都擺出來當貨物,我們把磚頭當鉛筆盒,把石子當糖果,把土坷垃當蛋糕,玩得不亦樂乎。開始的時候,我們把樹葉當成錢,一枚枚疊得整整齊齊。后來我把用過的本子撕下來,一張張裁好,在背面寫上大大的“壹角”、“貳角”、“伍角”,這樣玩起來更逼真。我還搞了個發明創造,用一個小鐵盤和一根木棍自制了一桿小秤,用來稱東西。大家都喜歡當售貨員的角色,誰都不愿扮演買東西的顧客。我比他們大,于是哄著弟弟妹妹們,讓他們扮演顧客,我則痛痛快快過把當售貨員的癮。我學著售貨員姐姐的樣子,笑瞇瞇地跟顧客打招呼,然后笑瞇瞇地稱東西,找零錢。
童年的那些美好回憶,現在想起來還覺得有趣。后來我跟很多同齡人交流過,很多人都說孩提時的夢想也是當售貨員,代表著孩子們最質樸、最單純的愿望。再后來,我又有過很多夢想,全都帶著世俗的、功利的色彩。而我最懷念的,還是當初那個當售貨員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