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統的歷史比軍統早一些,當1928年徐恩曾成為調查科科長的時候,戴笠還是黃埔軍校第六期的學生。1932年,蔣介石以黃埔軍校畢業生為主體,成立了中華民族復興社,戴笠成了復興社特務處處長。
戴笠的特務處成立之后發展極為迅速,1933年以后逐步設立了華北、華東、華南、華中等各大區以及各省站。其勢力范圍已經鋪到了全國。組織機構也逐漸膨脹和細化。尤其是它的行動能力,遠遠超過徐恩曾的調查科。特務處特別擅長抓捕、綁架、暗殺等勾當。本來兩個人一個在黨一個在軍,是楚河漢界井水不犯河水。但俗話說“同行是冤家”,特務處的飛速發展讓徐恩曾十分的著急。調查科成立肅反委員會,又計劃成立東南、西南、華北、華中、特區5個分局,欲與戴笠在全國抗衡。
為了整合手上的特務力量,1935年5月4日,蔣介石下令成立了軍事委員會統計調查局,由陳立夫擔任局長。把原中央組織部調查科編為第一處,徐恩曾為處長。原中華復興社特務處編為第二處,戴笠為處長。第三處為郵電檢查處,處長是丁默郵。實際上是把調查科和特務處合并成了一個單位。但其實,此時的軍事委員會統計調查局根本就是形同虛設,局長陳立夫也就是個虛職,戴笠根本沒有把他放在眼里。
兩大特務頭子勢不兩立
戴笠與徐恩曾第一次正面交鋒是對三處的爭奪,三處也就是郵電檢查處。在那個年代,郵電檢查是獲取情報的重要來源。三處隸屬于局本部,工作內容上主要是為一處和二處服務的。三處的處長丁默邨跟徐恩曾是一個戰壕的。在他的暗中主持下,全國各大城市的郵電檢查所的所長基本都被一處的人把持,人員也是一處的人占十之七八。二處派的副所長基本是被權力架空的虛職,還經常要受一處人的欺侮。1935年,戴笠好不容易給手下余耀奪得了一個武漢郵電檢查所所長的職位,但立即遭到了一處出身的副所長的強烈反對,最后為了避免雙方鬧僵,余耀只好作罷。
為了扳回一城,戴笠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搶情報。他在蔣介石的侍從室里安插了親信,專門竊取調查科向蔣介石上報的中共情報。為此,調查科幾次根據情報去破壞中共地下黨組織的時候,都被戴笠的人捷足先登了。徐恩曾知道這件事后采取了一些補救措施,對報送蔣介石的重要案件,由以前的先呈報再行動,改為先行動再呈報備案。這樣就有效堵截了戴笠的消息來源。
戴笠和徐恩曾的斗法已經開始影響到了特務系統的正常運作了,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1938年,蔣介石以抗戰時期,防止日諜漢奸活動,提高情報工作效率,增強抗戰力量為由,以原軍統局第一處為基礎,成立“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徐恩曾為局長。原軍統局二處擴充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戴笠為局長。自此,老軍統局的一處和二處分家。國民黨歷史上兩個最大的特務組織,“中統”和“軍統”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戴笠成為壓垮徐恩曾的最后一根稻草
抗日戰爭爆發,戴笠和徐恩曾于是就敵占區特務活動范圍開始猛烈爭奪。其實戴笠并沒有那么大本事,他只是壓垮徐恩曾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1943年,中統一輛滿載鈔票的運鈔車在通過重慶三斗坪檢查站時被軍統檢查人員扣留。很快,戴笠就將一份《中統局偷運假鈔案》的報告擺在了蔣介石的桌上。蔣介石一看,人贓俱獲,又有中國銀行的旁證。于是轉批憲兵司令部軍法處置,將押運人員全部處死,以明法紀。這件事情讓徐恩曾顏面盡失,他極力設法挽回殘局。他苦苦哀求陳果夫、陳立夫兄弟去蔣介石那里說明假鈔案的來龍去脈,最后保住了那幾個中統特務一命。
1943年春,戴笠急電軍統浙江省緝私處處長趙世瑞,讓他在新安江上設點秘密守候,說最近有兩條運送偽鈔的商船要在此通過,準備捉拿。趙世瑞接到命令后果然拿獲了這兩條商船,截獲贗品新法幣193萬元。當場逮捕了押運員高子文、夏伯良和程憾。搜查他們的證件發現,這三個人都是中統特務。顯然這場抓捕戴笠是有預謀的。戴笠指示趙世瑞將這三人押送重慶,并設計誘捕主犯程士范歸案。假鈔案和偽鈔案前后發生,已經成為交通部次長的徐恩曾被弄得焦頭爛額,氣息奄奄。更要命的是他已經在蔣介石和CC派那里失寵了。然而,禍不單行。戴笠給他送了最后一根稻草,終于把他壓垮了。這一回,是徐恩曾自家后院著火。
1943年,國民黨軍統局里跑來了一個要投靠軍統的中統特務。這個人竟然是徐恩曾的親信副官李子友。一了解這個人的另一個身份戴笠覺得有意思了,這個人居然是徐恩曾前妻王素卿現在的情夫。再一了解這里面的事,可就熱鬧了。這事最早源自于徐恩曾的一次出軌事件。徐恩曾想要跟前妻王素卿離婚,娶他的情人。然而這王素卿可不是好惹的主,她跑到國民黨組織部大吵大鬧,要求陳立夫為她主持公道。在重重壓力之下,徐恩曾不得已“大出血”——他拿出大量美金和金條送給她,還動用自己中統頭子的權力,撥出大卡車兩輛,轎車一輛,助她回成都搞她的運輸事業。王素卿見目的達到,也就偃旗息鼓回到成都。
王素卿和情夫李子友甜蜜的日子也過得好好的。不料他們的事情還是被成都的中統特務趙伯謙、葛炳生知道了。他們覺得徐老板前妻和副官干出如此不齒之事真是有辱老板聲譽,于是決定把李子友干掉。李子友知道這件事后,驚恐萬分,寢食難安,思索再三決定投奔戴笠,保全自己一命。戴笠對徐恩曾的家事并不關心,但對李子友說的關于王素卿在成都的所作所為卻非常感興趣。王素卿在成都大放高利貸、大做投機買賣。同時她讓李子友成立了一個運輸公司,利用國難時期通貨膨脹,物資奇缺的局面,囤積居奇、走私販運緊俏商品大發國難財。而王素卿做這些事情都是打著徐恩曾的招牌,因此可以一路暢通無阻。戴笠得知這些事后,馬上責令成都地區軍統特務進一步搜集整理王素卿的犯罪材料,只待合適時機,一舉將徐恩澤置于死地。
有一次,王素卿走私貨物的駕駛員因酗酒打人致死,在社會上引起了公憤,一時間詞得沸沸揚揚。戴笠就趁這個時機,把王素卿的犯罪材料一并擺在了蔣介石面前。1944年12月的一次“甲種會報”上,蔣介石疾言厲色地質問徐恩曾:“你家里的人,在成都與民爭利,逼出命案,有無此事?還打著次長旗號走私、販私,有無此事?”徐恩曾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不得不當著與會者的面,承認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王素卿在成都確有放高利貸、走私投機的行為。蔣余怒未消,繼續申斥道:“身邊的人都管不住,簡直就是個飯桶。”這次申斥成了徐恩曾被撤職的直接原因。
1945年P月,國民黨高層大換血。徐恩曾交通部次長一職被沈怡接任。僅隔一天,徐恩曾又等來了蔣介石一紙手令:徐恩曾免去本兼各職,永不錄用。中統局長一職由葉秀峰接任。至此,活躍于國民黨特務系統十五年的徐恩曾徹底離開了國民黨情報系統,也從此和政治再無瓜葛。1946年初,被國民黨掃地出門的徐恩曾舉家回到上海,住進了霞飛路逸園新村7號。丟了官的徐恩曾沒有就此消沉,他開始下海經商。憑借自己往日積累的人脈,和特務特有的精明,他在上海商界混得是如魚得水,日子過得也十分滋潤。徐恩曾1985年死于臺灣。跟墜機而亡的戴笠比起來,他還算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