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晴
(武漢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在學習資本主義經濟學時,教科書中說:資本主義制度是壟斷的、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社會制度。當時空穿越至當下,我們今天的社會是否出現了“寄生的”階層呢?其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我國社會目前確實存在寄生現象或寄生階層,而且滋生或蔓延似乎超出人們的想象。如若不信,你可以設問:你是否被騙過或上過當嗎?你遇到過或聽到過電信詐騙或信息詐騙嗎?你遭遇過或聽說過當今的“痞子”或“刁民”現象嗎?你憎恨這類詐騙現象或“寄生”行為嗎?其答案無疑是肯定的。這說明“寄生”在當今社會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實或社會存在,我們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或故作鎮定或“掩耳盜鈴”。社會存在就是學者的選題和研究課題。這些課題包括正面的論證和負面問題的針砭。為此,我們必須直面現實而大膽地予以揭露和分析成因,采取積極措施予以預防、匡正、治理乃至打擊。螞蟻之穴潰堤千里,小洞不補拉破尺五。筆者試圖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本文著重探討滋生寄生階層的主客觀條件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源頭治理之舉措。
哲學基本原理告訴我們: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而發展變化。針對中國當下國民痛恨的各類欺詐和坑騙現象,這種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寄生現象,沉渣再浮,在經濟大潮下逐漸聚集為“寄生階層”,其個體或群體的“內因”是其滋生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寄生階層的反向性。我國政府頒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層面二十四字,國家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層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個人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就單從個體層面來看,愛國就必須忠于國家和人民,奉獻自己的聰明和才智;敬業就要愛崗敬業,辛勤勞動無私奉獻,把愛國熱情與腳踏實地的工作崗位結合起來,把謀生存與人生追求人生奉獻結合起來;誠信就是以誠待人、待事、待物,不虛偽不欺詐,不見利忘義;友善就是對人、對事、對物皆有博愛之心,善良有愛,不嫉妒仇視不作惡。在社會主義榮辱觀中有以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為榮,以危害祖國、背離人民、愚昧無知、好逸惡勞、損人利己、見利忘義、違法亂紀、驕奢淫逸為恥。無論是寄生者或是寄生階層,他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完全背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和價值主題。
寄生階層的惡勞性。在2017年高考試題中有這樣一道題: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勞勇敢、自強不息自古以來就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請你將下列各階段的中華民族精神中反映艱苦奮斗精神的格言警句或歷史典故與不同的時代連接起來。連接答案是:中國古代——大禹治水;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中共革命戰爭年代——八路軍359旅屯墾南泥灣。中國現代化建設時期——嫦娥二號建設,新老“鐵人”精神。試題欲以傳統美德教育和引導青少年的成長成人成才。但是,人是由猴蛻變而來的,動物好逸惡勞的劣根性猶在,同時這也是現代人檢驗文明人與野蠻人、人性與動物性、君子與小人的分水嶺和區分線。我們認真審視當代的寄生者或寄生階層,“好逸惡勞”,貪圖享樂是其根本緣由。勤勞者,務國務業務人之本也。惡勞者,誤國誤業誤人之源也。人性中的負面因子諸如懶惰、貪婪、虛榮、自私、爭斗等動物性,在他們身上暴露得更加突出和驗證。“好逸惡勞”,退化之源,罪惡之源。
寄生階層的投機性。司馬遷說過:“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鄰,善為國者不欺其民,善為家者不欺其親。不善者反之。”司馬遷在此議論為政者如何治國,我們也可以引介過來談論處世的“不欺”之道。寓言“火中取栗”講的還是猴子的故事。再審視一下“寄生者”或“寄生階層”,投機取巧或投機鉆營獲取“不義”之才之利是其最終目的,通過欺騙或包裝把違法犯罪行為“洗白”而騙取社會利益或公私財物,把人類進化的聰明才智專門用來實施詐騙或禍害國家、社會或民眾,例如媒體“經濟與法”曝光的“‘房詐’來了!幾百萬的房子瞬間被過戶,一大波老人被趕大街。”媒體點出房詐中的關系人廣艷彬和龍學武。還有電信詐騙和各類信息詐騙,隱居于城市中的各類“皮包公司”的詐騙,諸如此類,這類人統統以“寄生”為中介的違法犯罪人員或群體,挖空心思坑害他人、危害社會或國家利益,其行為十分卑劣,其性質十分令人深惡痛絕。
寄生階層的奢侈性。試問貪官是不是寄生階層?雖然貪官收取大量非法資金和物品,有寄生階層的一些實質性表象,但我們還是沿用歷史習俗稱他們為“碩鼠”或“蛀蟲”更為確切。貪圖奢侈浮華的生活方式,當自身條件達不到或沒有必要客觀條件時,就會采取非法方式或手段騙取,以滿足其虛榮心的祈求或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理想目標”。例如電信和信息詐騙者,既沒有大智慧又缺乏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還貪圖富貴安逸的上層生活方式,就學習電信詐騙技術而實施詐騙,來快錢以滿足個體需求。再如江西某地的“貴婦求子”案件,認為打工既辛苦又掙錢少,認為種地既苦勞而又收入低微,這種“貴婦求子”既來錢快又能過上安逸富裕的生活,所以在一個地區會瘟疫般地野蠻瘋長,蔓延至一時難以控制的勢頭。真是上坡路難走,下滑的道一傾千里啊!
寄生階層的危害性。例如屢打不盡的傳銷團伙或組織,專門坑騙親人朋友同學,甚至把部分家庭坑得“家破人亡”。按下葫蘆浮起瓢,割了一茬又長起一茬。電信和信息砸騙,怎么就是除惡難盡,山東徐玉玉案才引起了社會和公檢法司部門的高度重視。還有那些混跡于社會縫隙中的各類寄生者或寄生階層,在無形中蠶食著社會良知和核心價值觀,在無形中腐蝕著社會正義和社會公平,也在無形中對青少年一代的成長起了負面導向。這些卑劣人群及其卑劣行為,還不簡單地是“經濟問題”,其“價值取向”和“心理導向”則是最令人擔心擔憂的。社會的“亂”與“治”是一對矛盾,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寄生者或寄生階層的滋生與蔓延,亂像難于遏制,而且肆意違法犯罪和挑戰法律權威,那就需要社會采取應對舉措,治理存在的問題或堵上原有的漏洞,在“治理”上下大功夫了。
中國社會改革開放四十年,社會各個方面特別是生產力發展和經濟總量的增長讓世人矚目而使世界震驚,國人真真實實地從站起來過渡到富起來了。但是,由于地域環境和人力資源等諸多因素的差異性,導致發展不均衡問題尤為凸顯。所以,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也正是這種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存在或現象,導致一部分“落伍者”或能力不足者心理失衡,甚至三觀扭曲,甘愿淪落或墮落,試圖通過非法手段甚至違法犯罪獲取不正當利益,蛻化為寄生者或寄生階層。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治理中推行德治與法治兼顧,試圖通過德治營造寬松的社會生態和社會環境,以此激發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開拓性、創造性,煥發社會發展的生機與活力,培育國人主人翁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國民的“公民意識”。社會推行德治為主而法治輔之的治理政策策略,其實也是一把雙刃劍。對于積極上進、無私奉獻、遵紀守法、辛勤勞動的良民來說,是一個施展個體聰明才智和創新創造的優良環境與機遇。但是,事物有時總是存在怪異,部分甘愿墮落、投機鉆營、違法犯罪、好逸惡勞的劣民或刁民來說,則把“聰明才智”和“智慧”用來專施“算計”鉆社會制度社會政策的空子,機關算盡來謀取個人或團體私利,極端利己主義思想暴露無遺,破壞社會主義法制,無視社會法治紀律,損害國家、團體或公民個體利益。到頭來真可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改革開放以來這四十年,伴隨著現代化和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大量農業人口離開了祖祖輩輩定居的鄉村,外出務工或勞作以謀求生存或改變生活狀況。人口流動,城鄉融合,有利于改變長此以往形成的城鄉二元結構社會治理模式,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和創造性,實行城鄉人力資源長板與短板互補,提升鄉村振興速度和改變鄉村經濟生活現狀,實現共同富裕。然而,人員自由流動,戶籍管理寬松,離開鄉土或戶籍管理單位的人員也在快速地分化分解。絕大多數人依靠提升個體素質以適應社會發展,以辛勤勞動換取生活物資改善生存條件,以勤勞的汗水為社會發展奉獻綿薄之力。但是,部分離開土地束縛而又不思進取不愿勤苦勞動的人員,蛻變為猶如野狼、野馬、野豬、野驢、野狐、跳蚤一樣混跡于社會,無惡不作,為非作歹,危害國家和社會及其公民利益,擾亂社會秩序與生活。
在國家和社會的公務系統中,在光明堂皇的政府招牌庇護下,在經濟大潮的洶涌沖擊下,政府機構下設立了諸多“職能公司”,肢解政府機構職能并分擔部分職能權利,表面上看是在為“政府分憂”,但事實上部分職能公司出現權利承租或權利承包,出現“權利異化”,甚至是皮包公司而公權私營。以此謀取個人或小集團利益,侵蝕公共權力或損害政府形象,背離主題職能而傷害人民權利和利益。據媒體披露,京城成為騙子公司聚集地,成為標標準準的“燈下黑”。許許多多掛著什么國際、世界、全球、中國、全國等等頭銜的某某公司,其實多為皮包公司、騙子公司。例如以“農業”為名頭的各類騙子公司就有幾十家,各類“翻新”匯編的出版公司或出版社也是無從統計。諸如此類的騙子機構、黑色產業鏈、寄生階層、投機鉆營者在京城扎堆或聚集,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政府機關管理上的疏忽、漏洞或弊端,拉虎皮作大旗,公權私用以謀取非法利益。
寄生階層無論怎樣的欺騙或偽裝,也不管如何叫囂或忽悠,其核心點或聚焦點均是指向利益這一點,就是騙取或撈取“錢財”為其終極目標。人們仔細捋捋,認真想想:什么騙子的“科技公司”、“皮包公司”也好;電信或信息詐騙的冒充公檢法、“資金保險”也好;還有鄉村橫行的黑惡勢力、刁民也好;各地的傳銷公司或披上“直銷馬甲”的傳銷集團;城市里的盜竊混混、以坑蒙拐騙為業者也好;無論以何等形式或披上什么“馬甲”,毫無疑問終點都是指向“金錢”這個核心話題。作為普通公民或國人,不虛榮和不貪占小便宜或不要相信天上真的會掉餡餅,是其防范領域的根本問題。你有千條計,我有老主意。我者“不見兔子不撒鷹”,“看見兔子也不撒鷹”,堅決不透露個人信息或“牽引匯款”,從源頭或“供給側”阻斷資金鏈。
再者,電信部門和銀行部門,公安網絡和公安信息部門,在當事人暫時受蒙蔽而實施“資金匯兌”、資金輸送的過程中果斷予以出手,堅決地予以制止和阻斷鏈條,保護人民利益或部分受害者的財產安全及其生命安全。歸根結底,阻斷或剪斷資金鏈條是源頭治理的重要一環,失去利益輸送或供給側,就可以從源頭防止寄生階層的猖獗或泛濫。
從精神文化視域審視,治理寄生階層的滋生蔓延,著重從兩方面抓起,一是教育公民、國人和普通民眾,解決人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問題,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改革開放以來確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無疑是英明正確的。但是,一小部分人那好逸惡勞、貪吃怕做的“劣根性”慢慢地滋長起來了,勞動的雙手變成了“罪惡的雙手”,專司違法犯罪的勾當。萬德孝為先,萬善勤為本。勤勞善良,是中華民族歷來評判一個人好壞的根本標準或基本準則。這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教育國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勤勞善良、求實務本,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是一個人的人生價值取向的正確方向,“青年應該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因為“騙子”階層以青年人犯罪者居多,加強青少年一代的“價值觀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二是從城市治理和鄉村振興、鄉村治理著手。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的確,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文化和社會階層的發展中顯然也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先進的與落后的、創造的與寄生的、進步的與腐朽的,形成了鮮明的寫照!城市治理中,要堅持“守土有責、落地生根”,誰的管轄區域誰負責,加強對傳銷、詐騙、皮包公司及其混混這類寄生階層的摸底和管控,采取治理與打擊并重。在鄉村,結合鄉村振興規劃,加強民眾核心價值教育和鄉規民約建設,借鑒民國時期晏陽初、梁漱溟、陶行知、黃炎培等人領導的鄉村治理經驗,落實基層責任,實施“分片包干、壓實責任、權責對稱”,對鄉村懶民惰民乃至刁民,教育與打擊兼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占領鄉村陣地,占據主流而引領鄉村發展,打擊沒落寄生階層,消除滋生寄生階層的“氣候”與“土壤”,鏟除生成寄生階層的“鄉土文化”和環境條件。
以人治理是低級治理水平,以制度治理是中游治理水平,以人心治理是最高或理想的治理水平。十九大提出全面依法治國的目標,指出:“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社會發展也是有其自身規律的,有主流也有支流,有順流也有逆流,有清流時而也有濁流,“寄生階層”的滋生與蔓延就是時代的逆流濁流污流,是時代的“不和諧”之音之存在。雖然是次流,但也不可小覷其腐蝕性與危害性,民間對此的譴責和辱罵聲時起彼伏。作為黨和政府,首先從頂層立法層面著手,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針對特殊時代的特殊情況,從嚴立法執法,把這種現象堅決地壓下去,從根本上消除隱患。
再從執法層面看,執法必嚴,立法從嚴。毛澤東同志說過:“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他就不倒。這也和掃地一樣,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楚天都市報》近期披露:武漢江岸區警方抓獲83名“小額貸”嫌疑人。他們以低息為誘餌,借機采取恐嚇威脅騷擾毆打等非法手段敲詐勒索受害人財務。這些躲藏于城市的“寄生階層”已經演變為有組織的犯罪集團。無論城市還是鄉村,寄生階層無論以什么樣的形式出現,或者披上什么“馬甲”欺騙民眾,一旦發現或有人舉報,就必須馬上立案,馬上偵查,馬上出手,從快從嚴查處和予以堅決的打擊,決不能讓“寄生階層”再抬頭或滋生蔓延,堅決把試將滋長或擴散的勢頭壓下去打下去,維護社會穩定和健康有序地發展。
此外,從行為文化層面以核心價值觀引領國民日常行為。以價值觀教育國民,培育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承接優良傳統“耕讀文化”,自食其力而奉獻社會。突出青少年一代的“立德樹人”教育,端正“三觀”,從源頭上堵住滋生寄生階層的漏洞!
[1]習近平.新年賀詞: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N].楚天都市報,2018-01-01(02).
[2]陳晴.當代“寄生階層”的危害與防衛機制的構建[J].科技經濟導刊,2017(01):211-212.
[3]陳晴.當代寄生階層的特征與社會治理[J].考試周刊,2017(44):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