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旭 張 雪
(沈陽大學,遼寧 沈陽 110044)
所謂優勢視角就是一種發掘個人內在力量和優勢資源的看待和解決問題的角度。社會工作將優勢視角的理念投入到青少年社區矯正的實踐中,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它改變了看待青少年社區矯正的方式。將解決問題的關注點由問題本身轉移到了青少年個人的內涵與發展上。二是干預方式的轉變。從單一的引導與矯正向高效整合的人性化方式轉變,更加尊重青少年的個人價值與尊嚴,同時也是對于個人才能的一種肯定。基于優勢視角下的社會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區矯正方式是一種值得倡導的新型工作模式。
青少年社區矯正工作人員需要從青少年的行為、所處環境及心理等各個方面入手全面恢復其社會功能,使其盡快順利回歸社會。目前社區內矯正執行成員大部分是通過粗略的學習與指導就就職的,矯正模式也是單一的,從事專業青少年社區矯正的專業人員人數較少。
對于罪犯的懲罰,我國多半是以刑罰的方式體現的,而青少年社區矯正屬于一種非監禁刑罰的方式,未形成健全的評估體系。實踐中,青少年社區矯正常常與成人社區矯正相混淆在一起。青少年又是一個可塑性很強的群體,比較容易通過一系列的心理疏導、正確介入從錯誤的軌道上回歸。而成年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基本成型,矯正難度大,青少年與成人一同接受思想道德矯正教育很容易沾染上其他不良習性,應對青少年群體進行更有針對性的矯正。
青少年一般都是出現嚴重越軌行為而進行社區矯正的,面對青少年進行矯正的執行者或社會工作者,往往因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方法,而忽略了青少年自身的感受,不自覺地展示出高高在上姿態。其實社會工作者與青少年矯正者之間應該是一種合作的關系,社會工作者應該在矯正過程中扮演傾聽者與引導者的角色,和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方便青少年自如的闡述自己的問題,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像朋友一樣共同去面對問題。
有很多青少年在矯正的過程中伴隨著一種消極心理,導致他們看待問題的方式出現了偏差。社會工作者首先要引導青少年正視自己之前犯下的錯誤,這并不代表就要揪著其過去的問題不放,過去的就過去了,矯正目的在于讓青少年正視并接納現在的自己。社會工作者首先要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系,在接觸的過程中發掘青少年自身的優勢,例如品質優勢、技能優勢、環境優勢等,也可以發掘青少年的興趣愛好,不斷地增強青少年對自己的信心,培養其樂觀面對問題與生活。
青少年社區矯正的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應定位為一個引導者、調節者的角色。首先,在介入青少年矯正的初期,要給予他們信任與肯定,尊重發掘青少年自己的優勢與潛能并給予適當的鼓勵,為其更好的發揮優勢做好充足的準備。其次,優勢需要機會展現,才能更好的被肯定。社會工作者要幫助青少年找到發揮其優勢的良好契機,為其尋找一個適合他展現自己的環境或場所。例如開展手工、才藝展示等實踐活動,在真實的社會實踐中發揮青少年的優勢,有利于其對自我的肯定,不僅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華,還可以在這一過程中提高人際交往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為其回歸社會做準備。
在青少年的環境資源優勢中,父母就是關系資源網絡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親情的支持遠勝過剛接觸的社會工作者,增強父母對于青少年的信任和支持,有助于讓青少年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在非正式資源方面,可以讓青少年多與同學接觸,了解學校的情況,使其對于回歸社會產生期望;正式資源方面,可以尋求社團或機構的幫助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從而為其提供體現自己的機會。實現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資源的高效整合運用,為青少年順利回歸社會創造機會。
基于優勢視角下的社會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區矯正,更注重發掘、發揮、發展青少年的個人優勢與潛能,為青少年社區矯正提供了一條更加人性化的道路。
[1]王中嶺.基于優勢視角下的社會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區工作矯正研究.教育現代化,2016,9(27).
[2]房圓圓.論優勢視角理論在社區矯正中的應用.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16.8.
[3]董明偉.優勢視角下的社會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區矯正初探.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9(5).
[4]劉楠.青少年社區矯正的社會工作研究.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5.
[5]張秋.青少年社區矯正的社會工作介入方式及路徑探析.普洱學院學報,20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