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穎春
(中共桐廬縣委黨校,浙江 桐廬 311501)
正文: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加快黨委的領導,政府的職業,社會協同,保障法制管理社會。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的管理,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也是社會轉型的一個必要的因素。目前,我國的社會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過程中。我國的社會結構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群體分化不斷加強,社會的需求也在朝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目前,我國政府的職能也在發生著變化,政府轉型過程中多出來的一些職能也需要新的載體來承接。在這么大的一個背景下,誰可以滿足日益多元化的社會需要呢?所以,就需要創新社會管理的方式,社會組織在社會管理的創新的過程中,起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之前起主導作用的政府和市場在管理上存在著一些局限性,但是社會組織就不同于政府和市場,社會組織比較靈活,正好可以和政府與市場一起發揮作用,從而使社會管理系統更加完善。從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的效果來看,社會組織無疑是社會管理在創新方面的一個重要的手段。那問題來了,社會組織是怎樣在社會管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呢?大多數學者的想法是,社會組織主要是從內外兩個方面來加強組織建設的,對內主要是加強組織建設,對外主要是推動外部組織建設,從加強組織內部建設角度考慮,社會組織要形成一個穩定有序的組織系統就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組織定位,從推動外部組織建設的角度來看,社會組織需要尋求社會的支持并不斷推動社會機構的形成。
建立一個規范有序的組織體系,是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組織的數量在不斷上升,社會組織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目前社會組織的規模已經非常大。但是,一些社會組織在組織建立的時候也存在不少問題。例如,一些社會組織的內部管理不是很規范,有的行為存在著爭議。在公益資金方面也沒有完全的公開透明,有些社會組織存在著某些盈利性行為。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社會組織在參與社會管理過程中的效果。因此,社會組織在參與社會管理之前需要做好內部的管理工作。
理事會的治理是世界公認的公益組織的規定的形式。理事會所主持的公益組織是最權威的,由理事會所指定的組織框架也是最有權威性的。在我們的國家,無論是通過正規手續注冊的社會組織,還是沒有經過注冊的社會組織,他們的治理結構的規定權都是在理事會的手中。但是,在這么多重的管理制度下,建立一個理事會作為最高管理慢慢地變成了一種形式。理事會作為一個形式,自然在管理上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因此,我國的社會組織理事會并沒有真正地建立起來,理事會作為社會組織的基石并沒有很牢固。所以,社會組織目前還很難有正確的選擇方式也很難有正確的抉擇。為社會利益服務的社會組織也很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一個公平有效的理會是社會組織擁有一個系統的結構框架的重要基礎。建立一個公平科學的理事會是社會組織結構的必然的選擇,這樣能在擁有理事會和系統的結構框架的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揮社會組織的的作用,為社會治理提供更好的基礎。
在社會組織中也是需要有專業的人才的,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還缺很多具有專業素養的社會組織人員,這在我國社會組織建設中是非常不利的,不能保證社會組織科學有效地發展。許多社會組織人員的工資待遇都不是很高,也沒有保險一類的福利,所以,好多人都不愿意去從事這一類的工作,所以導致社會組織人員比較缺乏。社會組織的工作人員有好多都不是專業人員,這也導致社會組織的隊伍專業素養不是很高。所以,社會需要加大力度培養社會組織的專業人員,建立起一個專業運轉的隊伍。只有這樣才能使社會組織更好地參與到社會管理的隊伍中去。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既需要加強社會組織人才的培養,也需要社會各界人才更加努力地去投入到社會組織培養的隊伍建設中,只有這樣才能使社會組織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管理中去。
一個組織的信息的公開透明是這個組織能夠長久地維持下去的一個重要的基礎。社會公信力是社會組織能夠立足于社會,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管理的一個重要的保障。目前,我國社會組織在社會管理上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內部治理,組織建設以及資金籌劃,項目運作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主要是因為社會組織的公信度不夠,目前社會組織的現狀與社會需要的經濟發展情況、人民群眾理想中的情況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最近幾年,社會中發生了許多熱點事件,這些都引起了公眾很大的反響,就是因為社會組織與人們心中的期待有一定的差距,社會組織的透明度與社會公眾的期待也有一定的距離。所以,社會組織應該想辦法提高社會組織的公信度,只有社會組織的公信度提高了,社會組織才能更好地在社會管理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一個社會組織要想有效地參與到社會的管理中,擁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是其一個重要的基礎。在社會組織形成定位的過程中,要想使社會組織能夠跟得上社會發展的大方向,社會組織應以社會管理的根本方法為目的,要以民生的根本利益為主要的目標。社會組織有了準確的定位之后,就會更好地參與到社會管理中。
社會組織要更好地發展,需要融入政府和黨委的新思想,只有這樣,社會組織才能更好地為社會管理服務。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其中,社會組織也積極響應黨的十八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就是社會組織在社會中的一個重要定位,從社會的需要來看,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結構正面臨著結構轉型,現在正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和經濟發展的社會變革的一個重要時期,在社會結構發生著重要變化的同時,群體的分化也越來越明顯,在利益結構不斷變化的同時,我國的社會矛盾也慢慢顯現出來,在目前這樣一個大的社會背景下,社會組織的發展要著眼于社會發展的主要方向,社會組織的發展也必須要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只有這樣,社會組織的發展才能會更快、更好、更科學。只有這樣,社會組織的發展才能更加符合人們心中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才能更好地解決社會主要矛盾,使自身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社會組織在社會的管理上具有很大的優勢,因為社會組織能夠承接政府剝離出來的產業,能夠做好載體工作,社會組織在社區服務,慈善事業,保護環境,扶貧助困等社會事業中具有它自己的獨特的優勢。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在市場經濟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能發揮市場的自律作用,因而社會組織也能起到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作用。特別是在那些微小的甚至沒有利潤的那些企業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在那些慈善事業,非正規教育以及那些社區服務中,政府的介入往往起不到很大的作用,這個時候社會組織就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這些非盈利的公益組織中,社會組織就會凸顯出很大的優勢,社會組織可以有針對性地開放社區服務,分擔社會管理的職能,填補政府管不到以及管不好的地方的空缺,這個時候社會組織能更好地發揮它的社會管理的職能。
社會組織的主要職能就是服務社會,也就是在各種社會服務和社會公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社會服務中要確立關注民生的主要導向,以社會需要為主要的宗旨,只有這樣,社會組織才能更好地關注民生,得到社會需要地肯定,社會組織才能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群眾,針對各種各樣的社會需要,社會組織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在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的過程中擁有一個社會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社會組織在參與社會管理的過程中,在擁有穩定的內部體系和一個準確的定位的同時,也需要社會的支持,社會支持主要包括法律支持,政策支持等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來了一系列規范社會組織活動的政策,社會組織在參與社會管理的過程中更加方便、更加規范,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的地方,在一些地方還是需要社會的支持的。這樣才能夠提高社會組織在社會管理中的管理力度。
我國當前關于社會組織的法律法規體系主要有《社團登記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基金會管理條例》等。從目前的法律法規可以看出,現在的社會組織相關的法律法規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不足:一是有好多法律法規并不是非常成熟,沒有很強的執行力,二是有些法律法規具有滯后性,在解決社會組織的問題的時候有些法律法規不僅拖延的時間長,而且還不能根本地解決問題。比如,社會在進行公益活動的時候,怎樣規定慈善活動,如何定位政府在慈善活動中的地位,善款的使用的問題等等,慈善活動的隱私度和透明度也是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規的保護,所以,政府需要盡快完善相關的法律政策,這樣社會組織在社會管理中才能發揮更好地作用,才能更有保障。關于相關法規的完善,需要政府出臺相關的社會組織保證法律法規,在內容上,需要完善社會組織在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擁有了更完善的法律法規對社會組織進行保護,社會組織才能更好地在社會管理中發揮作用。
當前,我國社會組織在實行的過程中遵循的是雙重管理的制度,在推行分級管理的同時,還需要進行一些選擇,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證明,這種管理方式已經不適合當前的社會發展,甚至成為了當前社會發展的限制性因素,同時,這種管理方式也限制了社會組織在某些領域的發展,所以,需要完善社會管理的一些政策。在社會組織改革的同時,在國家和社會層面都需要進行深刻而有意義的改革,這些改革將影響著社會組織的進一步發展。如,2008年9月,深圳市就出臺了關于進一步發展和規范社會組織的意見,規定“工商經濟類、社會福利類、公益慈善類的社會組織申請人均可直接向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登記”。2013年3月,北京市民政局宣布,將在不久的將來出臺一些管理社會組織的辦法,對一些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可以直接登記,免去了一些繁瑣麻煩的步驟。這對于這些社會組織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有利的機會,這些政策的出臺,不僅使政府的結構得到了優化,還使得社會組織得到了更好地發展。所以說,社會組織應該牢牢抓住這個機遇,不斷發展自身,使自身能夠更好地投入到社會管理當中去。
社會平臺是在企業平臺的基礎上建立的,建立的初期,它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中小型企業的營業額,并且尋求一些資金支持的一種有效的手段,目前,社會平臺主要是為社會組織提供了一個支持,它不僅為社會組織提供資金及行政方面的支持,而且還為社會組織提供一些政策及一些法律支持。要提高社會組織的服務能力,不僅要提高社會組織的內部資源,也要擴大它的外部資源。社會組織的平臺就是社會組織擴大外部資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
服務機構的建立是社會組織的一個重要保障,社會組織要更好地參與到社會管理中去,就需要建立一個更好的服務機構。建立一個有效的服務機構是社會組織中的一個重要保障。提高服務機構的建立有以下兩個關鍵的方法。一是推動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相關的服務機制,在法律層面規定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相關權益的范
圍及權利,必須明確規定能夠購買的服務范圍,并且要明確規定政府購買社會組織的數量和質量,同時也要明確規定服務的范圍,明確購買的相關信息,保證這些信息的公開與透明,項目招標等一些重要的信息也要明確地公布出來,建立一套完整的社會組織服務的保障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社會組織的功能。二是促使政府建立公平公正的服務購買流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一些做法,建立一個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機制,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需要了解各地居民的需要,根據各地居民的需要,完善社會組織的發展需要。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政府提供資金支持,然后社會組織在中標之后在政府的監控下進行購買。
社會組織在當前的社會管理中占有一個重要的位置,社會組織是不同于政府管理的一個新的管理方式,在社會組織的管理下,社會管理的管理質量越來越好,社會組織在一些公共事業的管理上有著更為突出的作用,為維護我國的社會治安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我國管理事業的科學發展,所以說,社會組織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無論是政府還是社會都需要進一步完善社會組織的社會管理制度,這不僅能促進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也可以改善民生,讓更多的人民群眾感受到社會組織的發展,感受到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1]主學清.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路徑分析——以社會組織的分類為視角[J].中外企業家,2016(09):231-232.
[2]葉雯,賀世紅.社會治理創新視角下公益性社會組織存在的問題及路徑分析[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1):43-45.
[3]傅利平.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組織創新:原因及路徑分析[A].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四個全面”·創新發展·天津機遇——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十一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中)[C].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