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瑜
(潮汕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普寧 515300)
“互聯網+”是21世紀互聯網新的發展形式,更是各行各業進行創新所不可或缺的,可推動經濟發展形態不斷演變。“互聯網+”傳統行業可通過和互聯網的有效融合,從而對發展形態進行創新。在高職院校實習生思政教育中,“互聯網+”可為學生提供新的學習形式,促使實習生迅速適應社會生活。因此,各個高職院校應重視“互聯網+”與思政教育的有效結合。
“互聯網+”為學生提供了新的學習渠道,為了對網絡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很多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建立了大量的網絡資源平臺,并購買一些新數據對平臺進行不斷補充,學生可以在任何情況下對先進知識進行了解,這為輔導員對離校實習的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另外,“互聯網+”的出現,可以拓寬高職院校學生的視野,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利用網絡,實習生可以獲得更多與他人交流的機會,并通過網絡圖書獲取更多的職業技能,為實際工作的良好開展提供基礎條件。
但在網絡發展的同時,也為社會帶來了很多新問題,如網絡暴力、網絡色情等。整體來看,各個高職院校對思政教育工作十分重視,但大多數學校的教育方式過于傳統,管理體制也一直得不到完善,這為“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實習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提出了巨大考驗。從實際教育工作開展來看,傳統思政教育理念在教育工作中起著主導作用,但很多教師過度重視傳統意義上的教授方式,如談話、班級會議等,對“互聯網+”背景下如何讓實習生保持正確的實習心理并沒有進行深入研究,從而對學生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由于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賦予了社會網絡化和虛擬化特點,這便是“互聯網+”背景下的主要發展趨勢。也正是由于這種發展趨勢的影響,對社會需求和高職院校實習生思政教育之間的辯證關系進行了充分闡述。各個高職院校也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對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合理把握,才能對學生的個人發展需求進行全面了解。除此之外,在全球一體化經濟發展形勢下,高職院校實習生的思政工作也應該實現進一步創新,利用新的工作方法和理念,增加思政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例如,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在2014年搜集了10萬多字的思政教育理論建議,并利用“互聯網+”構建起交流和學習平臺,讓學生和教師一起聽,通過教學平臺實現對思政內容的交流。在2015年,該校還召開了兩次實習生座談會,邀請學生代表100人,并對他們對意見和訴求進行傾聽,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思政教學體系進行更改,對后續教學效果的提升起到了很強的幫助作用[1]。
在學生進入實習崗位之前,為了提升學生的工作效率和自信心,高職院校需要利用思政工作來提升學生對企業和崗位的認知,并與實習崗位特點相結合,對學生進行深入的培訓和教育。例如,教師在思政教育過程中,會與相關實習手冊內容相結合,開展實習之前的宣傳引導工作,對崗位實習的目標和內容進行詳細解讀,避免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出現不認真負責等問題。當前,網絡媒介在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十分嚴重,為了更好的開展實習生的教育和引導工作,相關教育人員可以將網絡當做一種新的教育媒介,將實習生、網絡、思政教育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通過思政教育提升個人的職業素養,對思政教育教育矩陣進行合理創新,這樣一來,學生便可以積極地投入到網絡思政教育的學習之中,在輕松的氛圍下接受實習教育。
在網絡媒體之中,各種不同類型的資源信息具有多樣化特點,并涵蓋了生活之中的不同領域,信息的更新與傳播速度也實現了提升。因此,如何利用互聯網對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內容進行豐富顯得十分重要。首先,在實習生思政教育過程中,應該加強對網絡心理教育內容的設計力度。網絡媒體中的教育資源多種多樣,各種思想觀念與價值相互交織,一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入誤區,將會為之后的實習工作帶來不利影響。針對此種情況,高職院校應針對學生心理設置網絡心理健康工作室,為實習生的困難提供解決方案。另外,在思政教育內容設計過程中,應該利用互聯網對教育內容進行深入探索,尤其對于實習生來說,在校時間并不多,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碎片化時間進行充分利用,定值各種形式的APP平臺,促使學生在工作的同時接受思政教育[2]。
高職院校在思政教育工作具體實施過程中,應該對教學內容和結構進行合理設計,這也是構成思政教育理論的重要過程。當前,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理論以“一本一綱”為主要主題,這也要求各個高職院校在思政教育開展過程中結合自身的就業特點和就業思路,與其他相關的教育內容聯系在一起,從而實現實習生的快速成長。另外,學校還可以針對于不同專業的畢業生,對主要的就業去向進行歸納和整理,利用網絡將整體的規劃模型制定出來,這樣才能與實習生的崗位需求相接近,制定出合理的思政教育計劃,以此來實現實習生職業素養的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還可以利用各種觀摩活動,讓學生對職場氣氛進行提前領略,幫助他們提前適應新生活。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學生實習過程中,“互聯網+”對思政工作的開展,對于實踐性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在“互聯網+”背景下,為高職院校實習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一些機遇,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挑戰。此時,高職院校需要對互聯網的優勢進行充分利用,在原有基礎上對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進行創新,為后續實習生的發展打造堅實基礎。
[1]歐芳.先進典型教育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策略探討[J].科技風,2017(15):22-23.
[2]寧玲玲.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資源的多元整合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25):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