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瑞
(遼寧現代服務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4)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在于解決“德”的問題,基于此,高職院校需要完成“立德樹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協同各方利益相關主體,統籌教育資源,積極探索并落實各項有效措施,以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院校踐行“立德樹人”理念中的功能作用。
首先,高職院校要構建一支政治信仰堅定、業務能力精湛的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隊伍,將其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鋒力量,明確其工作職責與考評要求,對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踐行“立德樹人”理念的履職情況進行重點考核與民主測評,并要求他們主動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工作與教學中,深入了解高職學生的思維特點與學習規律,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立德樹人”的融合提供助力。其次,高職院校需要以“嚴引進,重培養”為指導方針配備思政教師,對教師隊伍結構的配置需要綜合考慮教齡、學歷、職稱、經驗等因素,并嚴格實施任職資格準入制,在其任職后,圍繞“立德樹人”理念,以培訓和基地訓練等方式提升教師的思想修養和精神層次,同時強化師德建設,使教師端正態度并提升自身道德素養,促進教師以身作則,感染并熏陶學生,為學生樹立榜樣。此外,高職院校需要不斷健全輔導員隊伍的選聘、培養、管理與發展機制,在制度與管理細則上強化輔導員管理,落實工作獎懲制與崗位責任制,將考評結果與思想品質、道德修養、價值觀念等掛鉤。同時需要將輔導員培訓納入師資培養計劃,鼓勵并組織其積極參與掛職鍛煉、社會實踐、經驗交流等活動,提升其專業層次與教育能力,以促進“立德樹人”理念的有效貫徹。
高職院校需要以學生特性為核心,以高職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提升教育途徑的吸引力,進而為“立德樹人”理念的踐行打下堅實的基礎。其一,學校需要充實各類活動的內涵,依托重大節日、重要紀念日、開學典禮等時節,將優秀傳統文化、崇高愛國主義、高雅文化藝術等引入校園,以各種活動為載體,實現人文、愛國、藝術等教育的有機融合,在推動校園活動育人功能的充分發揮的同時,為“立德樹人”的踐行奠定基礎。其二,高職院校需要清晰地認識到網絡在學生生活與學習中的重要地位,進而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網絡的深度結合,在構建校園網的基礎上,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構建思想政治教育交流平臺,及時發布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及社會熱點,重點關注政治品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生活美德等方面的內容,同時在平臺上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立德樹人”的有機融合。其三,對于高職學生來說,社會實踐是其鍛煉實踐能力并充實社會閱歷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需要圍繞“立德樹人”理念,制定社會實踐活動年度計劃,建立愛國主義、文化素養、青年志愿服務等各種類型的實踐基地,引導學生以幫弱扶貧、尊老愛幼、愛心服務等活動為主要內容實施社會實踐,以此在實踐中受到教育與熏陶。
第一,在教育新形勢下,高職院校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為契機,針對“立德樹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設立負責小組,對“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貫徹進行研究,綜合考慮教學科研、日常事務、課程建設等環節,將“立德樹人”理念全面并深入的貫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每一個細節。第二,高職院校需要協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立德樹人”為中心,通過改革教育模式與教學方法,強化教育教學的人性化和針對性,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理念,提升學生的主體性,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育人功能的充分發揮。第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把握政策與形勢的走向,將其作為必須課列入教學規劃,同時將政治信仰、思想道德、價值取向等方面的內容融入方針政策和社會形勢的走向分析中,以此在提升思政課程吸引力的同時,推動“立德樹人”理念的有效貫徹。
首先,高職院校需要統籌資源配置,推動校風學風建設,以質控平臺、班級考勤制度為依托,強化對學生的日常管理,糾正學生遲到早退、曠課逃學等不良行為,端正其學習態度,對校風問題進行全面整改。在此基礎上發揮學生典型在學風建設中的模范作用,對思想品質、道德素質、內涵修養較高的優秀學子進行宣傳表揚,挖掘其他學生進步的積極性。其次,高職院校需要以“立德樹人”理念為核心,以“德”為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心,構建適合教育新形勢及學校發展戰略的校園文化,使學生沐浴在校園文化中,通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進而引導學生塑造健康而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此外,高職院校需要協同學生家庭,完善學生家長聯系制度,成立家長委員會,充分發揮家長在人才培養中參與、監督、建議、反饋等作用,圍繞學生精神層次、道德品質、內涵修養等方面的培養與塑造,建立學校與家長的合作機制,進而實現對學生思想與行為方面的實時監督與引導,推動“立德樹人”理念的有效落實。
高職院校要想將“立德樹人”理念全面貫徹于學生的教育管理中,就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主要陣地,立足院校發展實際,遵循“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探索并實施適應新形勢的優化路徑,進而為社會培養更多德技雙馨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1]靳諾.立德樹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和時代使命[J].中國高等教育,2017(18):8-12.
[2]黃蓉生,崔健.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7(01):9-14.
[3]戴銳,曹紅玲.“立德樹人”的理論內涵與實踐方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7(06):9-13.
[4]韓麗穎.立德樹人:生成邏輯·精神實質·實踐進路[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6):201-208.
[5]郭廣生,王秀彥,高春娣.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 全面提高學校育人質量[J].中國大學教學,2014(11):27-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