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望
(湖南建筑高級技工學校,湖南 長沙 410000)
近年來職業教育有了一個很大的發展,也得到了人們更多的重視,職業教育水平有了比較大的提升,但是從職業教育的整體發展來看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職業教育基礎比較薄弱,而現代社會的發展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是比較大的,為了更好地實現職業教育的現代化發展,使其能夠與社會需求相適應,就需要注重對學生的職業技能的培養,只有掌握了高水平的職業技能才能擁有足夠的競爭實力[1]。
職業教育注重的是對學生實踐技能與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職業技能培養在職業教育中有著非常突出的重要性,職業技能水平的高低則是對技術性人才質量的一個重要評價標準[2]。在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的培養之后,使其將來走上工作崗位能夠直接勝任某些需要動手實踐的工作項目,而不需要接受提前的上崗培訓,這樣就能夠大大增強學生進入社會的適應能力與動手能力,使學生更好地勝任新工作。在現階段的發展中,我國的職業教育規模逐漸擴大,但是教育人員對職業教育的認識還缺乏深入性與全面性,對職業技能培養也不夠重視,進而對整個學校的辦學質量都會產生不利影響。職業教育過程中只有讓學生不斷增強自身的職業技能,才能更好的步入社會,教師在教學中也應該轉變觀念,不再只是單純的關注學生的試卷成績,而是應該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上。
以職業技能為中心是職業教育的本質特點,而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就需要注重對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提升,現代社會企業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3]。職業教育實施過程中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及優秀文化的引領,增加對學生道德素質及文化素質、健康素質等的培養力度,使學生能夠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質,進而更好的去開展學習,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家庭有益的人,實現職業技能培養與人才培養的統一。在教學中明確學校的校訓、教風、學風,形成完善的校園文化體系,提煉出與學校辦學特點及辦學定位相符合的教育精神,為社會輸送更多高品質的技術性人才,提高職業教育的社會效應。
技術型人才的一個重要評價標準就是實際應用能力,要想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適應社會發展的職業人才,就需要注重實踐在教學中的應用,通過實踐教學強化知識,提升學生的適應能力與知識的應用能力[4]。工學結合就是一種以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與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的教育模式,也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重要方式,指的是將企業工作中的典型任務當做實際的教學內容,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將企業實際崗位的需要與人才標準作為依據,突出能力本位的地位,使得教學內容可以與企業崗位生產技術的發展相一致。加強職業學校與用人企業之間的合作,對企業的人才需求進行及時的掌握,對自身課程體系及專業設置進行及時的調整,實現專業課程的不斷優化,以工作過程作為教育導向,以工作任務作為指導,在這樣的課程體系之下,根據實際的工作過程對理論知識、技能、職業素養進行整合,編寫專業化教材,讓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入職學習或者頂崗實習,處于真實的工作環境之中,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提升其綜合能力及職業素養,達成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
在職業教育中需要注重一體化教學的實施,將教、學、做進行有效結合,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教學中以工作過程為參照,將過程性知識作為主體,將陳述性知識作為輔助,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結合[5]。形成與職業技能培養相符合的教學模式,那些具有廣泛應用及遷移效果的知識技能才能轉化為能力,能力訓練也就是對知識的應用及遷移的過程,通過實際行動去對教學進行引導,實現行為方式或者習慣的轉變。在教學活動中,突出學習的行動性、方法的多樣性、過程的合作性這三個方面的特點,在這種模式下開展職業教育,對學生的職業技能進行培養,能夠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對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
當前社會發展進程之下對職業教育有了更多的關注與重視,各種政策也相繼出臺,對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也在不斷增加,再加上社會崗位對職業教育需求的增加,使得職業教育在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方面有了更艱巨的使命感,職業技能培訓能夠為社會輸送更多的技術型人才,同時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也能夠促進職業教育水平的提高,實現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
[1]王超,張寧,孫巖.基于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高技能型英語人才培養方案研究[J].校園英語,2016(16):71.
[2]黃金.職業技能培養在職業教育中的重要性[J].知音勵志,2016(06):140.
[3]岑藝璇.國外新職業主義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
[4]周利興.學生文化素質培養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重要性[J].學園,2013(16):18-20.
[5]闞大學,呂連菊.職業教育對中國城鎮化水平影響的實證研究[J].中國人口科學,2014(01):66-7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