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旭慶
(晉煤集團職教中心,山西 晉城 048000)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有一個良好政治生態”。政治生態是政治生活現狀及政治發展環境的集中反映,是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綜合反映,也是黨員干部的修養、覺悟、作風等的集中體現,對黨員干部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有很大影響。對于國有企業來說,政治生態好,人心就齊,改革發展的環境就好;政治生態不好,人心就渙散,就必然會影響到企業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
政治生態與自然生態相同,都需要時時注意、用心維護,不然就很容易受到污染和破壞。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推進,黨內政治生態得到了不斷改善。但是,我們仍應清醒地意識到,在新常態下,國有企業內部政治生態出現了種種新問題。這些問題表明,凈化黨內政治生態這項基礎性工作必將長期推進。紀檢部門是管黨治黨的重要力量,是黨內監督專責機關,在凈化政治生態這項長期性、基礎性工作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少數黨員黨的意識淡化。一些黨員理想信念動搖,精神空虛,推崇西方價值觀,甚至參加封建迷信活動。一些黨員無視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做不到愛黨、護黨、為黨。還有些黨員自由散漫無視組織紀律、不主動按時交納黨費。一些黨員利己主義嚴重,有吃拿卡要、假公濟私的行為。
對權力的監督還不夠有效。一些國有企業對權力尤其是對“一把手”的權力監督還有待提高。一些“一把手”大搞用人“一言堂”、花錢“一支筆”、決策“一張紙”,對組織程序和企業規章視而不見。
“圈子文化”盛行。一些國有企業中存在“互利共生、抱團取暖”的利益聯盟,有山頭主義、宗派主義現象。如今,“圈子文化”已經成為頑疾,是破壞黨內政治生態的重要“污染源”。
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我們正視存在的問題,把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擺在突出位置。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要在實踐中堅持問題導向原則,針對當前黨內政治生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監督執紀問責的本職有針對性做好相關工作。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要尊崇黨章,依規治黨,把黨章具體、豐富、生動地落實到紀律檢查工作中,忠誠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和使命。要加強對思想政治工作的監督,督促廣大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加強對民主集中制落實情況監督,積極推進嚴格按照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開展工作。加強對黨的組織生活、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三會一課”等制度實施情況的監督,促進廣大黨員主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促進黨內問題解決。
加強監督管理。嚴格黨內監督,重點要把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管好。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要加強對述責述廉,個人重大事項報告,重大事項記錄、報備、公開等的監督。還要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日常監督管理,紀檢監察部門要對照《黨內監督條例》開列的九項監督工作、“三項具體任務”,加強對紀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同時要加強日常監督,注重抓早抓小,在第一、第二種形態上下功夫,使廣大黨員干部習慣在監督下工作。嚴格重點監督,紀檢監察部門要聯合審計、法律等多種力量,對企業中涉及工程招標、物資采購、管人管錢的業務部門和崗位作為監督重點。
嚴把干部選拔任用關。樹立和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自覺防范和糾正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嚴防“帶病提拔”和“帶病上崗”,是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的責任。要堅持好干部“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五條標準”,嚴把選人用人政治關、廉潔關、形象關,及時、準確作出結論性意見,對政治上有問題的一票否決,廉潔上有硬傷的堅決排除,協助黨委做好選人用人情況的監督。
強化問責追究。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要把問責作為凈化政治生態的利器。對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企業規章制度不力,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到位,“兩個責任”缺失缺位,分管范圍內發生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違紀問題多發頻發,違反“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等情形,要堅持“一案雙查”嚴格追責,既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又要追究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既要追究分管責任,又要追究主管責任。同時,要強化“兩個責任”述職和檢查考核結果運用,對責任落實不到位的,予以“一票否決”。
加強作風建設。良好的作風和良好的政治生態是相互促進的。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要以抓常、抓長的決心和毅力抓好作風建設。要緊盯重要時間節點,緊盯隱形變異、花樣翻新典型問題精準發力,嚴肅查處私車公養、繞到旅游、錯峰送禮、化整為零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事宜等隱形變異問題,對頂風違紀的,要從嚴從重查處、進行點名道姓公開曝光,推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常態化、持久化。
[1]紅旗東方編輯部.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大家談[M].紅旗出版社,2015.9.
[2]杜偉.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與實踐.中國方正出版社,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