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旋芝
(西京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3)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其獨特的文化逐漸被沉淀并傳承下來。而中國的儒家文化與思想,其歷史文化更是悠久,儒家文化的內涵思想:“仁、義、禮、智、信”被現代教育當作是國學的關鍵思想,是中國文化發展并且傳承的基石,更是我國悠久文化的源泉。而高校作為教育事業的發展重地,是培養優秀人才、傳承文化思想的重要據點,高校圖書館則體現著一所高校的文化底蘊以及優良作風。由此可見,高校圖書館的建設應當與文化的傳承緊密結合、協同發展。
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涵蓋了各種思想與理論的一套完整的文化體系。也有概念指國學是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的總稱。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以及世界各國對我國文化思想的認可和接受,發揚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以及建立以中國傳統文化為特色的文化市場,提升我國的民族自信,是21世紀我國重視的主要問題。因此國學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國學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也成為我國公民所關注的焦點。
隨著近年來我國科學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高校在圖書館的建設上也緊跟信息時代發展的步伐、受計算機互聯網和大數據的影響,大部分高校圖書館建設引入了現代信息化的技術,將自身的館藏錄入計算機中,采用大數據的處理方式,使得查書、找書已經成為十分便捷的事情。但是隨著數字化的發展,應當警惕高校圖書館過分重視硬件的發展,而忽略了自身文化的積累和沉淀,從而導致只注重信息科技的發展,而忽略中國文化傳承局面的出現。
首先,建設高校圖書館應當跟隨時代發展的潮流,適當利用“大數據”的處理方式,將現代信息技術與高校圖書館文化傳承相結合,不僅在信息的處理方式上有所改變,在人性化的服務上也應當有所提升。例如為學生提供自習室、提供相應的研究探討空間;升級圖書館的借閱系統;為學生提供電子版的圖書閱讀權限等等,通過便利的服務,使得學生借書、看書成為一種享受。
其次,在圖書館裝修方面,高校也應當考慮將古風元素融入到裝修中,從圖書館內的小的裝飾品,到館內整體的色調風格,營造一種文化積淀和書香氛圍,使學生對我國國學文化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陶冶學生的個人情操。
文化建設主要著重于以下三點。
第一,提升圖書館館員的自身素質。圖書館館員作為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自身的素質以及專業素養一定要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夠為師生傳遞更加精確的圖書信息。圖書館應當加強相關圖書館館員的培訓工作,提升館員對國學文化的認知感,使每一位館員都能在國學文化的學習中得到心靈上的洗禮,為以后的各項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加大圖書館的宣傳力度。高校圖書館作為國學文化的重要載體,不應當只對部分師生開放,而應當加大對外的宣傳力度,將國學思想廣泛的進行傳播。圖書館還可以進行相關的主題活動,通過不同的方式吸引師生參加活動,將高雅的國學知識展示給師生,從而吸引更多的師生參與到國學文化活動中來。
第三,帶動區域文化的建設。國學文化的魅力在于能夠讓讀者感受到親切的歷史文化,讓讀者能夠接觸到儒家思想的深處進行理解學習,因此高校圖書館的建設,還可以在文化傳承的同時,帶動一個區域的文化建設。當一所高校處于城郊地區,城市文化館距離較遠,這難以滿足普通群眾對于文化的需求。此時,高校圖書館就應當承擔起周圍的文化傳承發展的重任,向周圍群眾宣傳國學文化,開展相應的讀書活動,使高校圖書館與區域文化的發展緊密結合。合理建設高校圖書館,帶動區域性文化的發展,并且對于大范圍內的宣傳國學文化有著很大的作用。
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與傳承生生不息,高校圖書館作為文獻資源的聚集地,作為文化積累的重要地,與我國國學文化的傳承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高校圖書館的建設中,需注重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自身文化的建設,提升館員的自身素質以及圖書館的宣傳力度,從而帶動區域文化的發展和傳承。同時,也應將文化傳承與高校圖書館建設協同發展,從而有效促進我國國學文化的發展與傳承,使我國文化發展更加源遠流長。
[1]穆祥昆,張婷婷,曲舒怡.文化傳承與高校圖書館建設協同發展研究[J].圖書情報導刊,2016,1(01):151-154.
[2]宋晨暉.論高校圖書館文化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J].辦公室業務,2014(23):13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