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軍花
疑問:有些飲料號稱不含能量,真的有零能量的飲料嗎?
分析:很多正在減肥或控制體重的消費者特別注意減少能量攝入。市場上有很多“零能量”的飲料,在這些飲料的營養成分表中,能量確實被標注為“O”。在我國相應標準中,聲稱“零能量”是有要求的:食品中的能量低于17千焦/100克(固體)或17千焦/100毫升(液體)。也就是說,一款飲料標示“零能量”,并不意味著其中真的一點能量也沒有。但是,由于能量含量低微,攝入后對人體營養的影響微不足道,所以可標示為“0”。
疑問:“無糖”飲料真的不含糖嗎?為什么喝起來是甜的?
分析:“無糖”飲料中的“無糖”,是指每100毫升飲料中碳水化合物或糖的含量等于或低于0.5克。糖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種,產品的營養成分表中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為碳水化合物含量直接標注為0;另一種為碳水化合物含量不是0,但在碳水化合物項下單獨標示出了糖的含量為O。這兩種情況都是可以的。為什么有些飲料明明不含糖,喝起來卻是甜的?這是因為,飲料中添加了一些甜味劑來替代蔗糖,這些甜味劑屬于食品添加劑,會在配料表中標出,如阿斯巴甜、安賽蜜、甜蜜素等。
疑問:含糖量多少可被稱為“低糖”飲料?
分析:與“無糖”飲料類似,“低糖”飲料也是指飲料中碳水化合物或糖的含量低于一定的值。按照我國相關標準,糖含量低于5克/100克(固體)或5克/100毫升(液體)的食品屬于“低糖”食品,消費者可在購買時看標簽上營養成分表中糖的含量是否達到“低糖”要求。
疑問:奶茶=奶+茶?
分析:與傳統奶茶不同,超市里售賣的奶茶飲料不是大家理解的牛奶加上茶葉配制而成的。奶茶配料表中排在前幾位的原料一般為水、白砂糖、植脂末,奶粉和茶葉往往排名較后。配料表中原料的順序是按照含量由多到少來排列的,奶茶中奶粉和茶葉的含量較低,不是主要成分,有的奶茶甚至根本不含奶粉或牛奶,完全由植脂末和食用奶味香精替代。
疑問:飲料中維生素的種類和含量達到什么要求,才能被稱為“維生素飲料”?
分析:維生素飲料外包裝的營養成分表中會標注多種維生素的含量,如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C、煙酰胺等,含量不盡相同。至少應該有三種維生素的含量都達到相應的要求才可以稱得上是維生素飲料。如我國規定每1 00毫升飲料所含的維生素要達到相應營養素參考值(NRV)的7.5%,或每420千焦能量中所含的維生素達到NRV的5%。如果大家看到某款維生素飲料的營養成分表中沒有達到至少三種維生素的NRV%為7.5%或以上(按每100毫升計算),那么可以試著按照能量折算,符合每420千焦能量中所含維生素的NRV%達到5%的規定,也可以稱得上是維生素飲料。
疑問:果汁飲料和果味飲料一樣嗎?
分析:果汁飲料是在果汁或濃縮果汁的基礎上添加水、白砂糖、食品添加劑和食用香精等配料配制而成的飲料。一般來說,產品名稱中注明“果汁飲料”,你就知道它還額外添加了其他物質。當然,我國對果汁飲料中果汁的含量是有要求的,至少要達到10%。不同品牌的果汁飲料配方不同,果汁的含量也不盡相同,有的可以達到50%,有的可能只有12%,這些信息都會在產品標簽中標示出來。
果味飲料由糖、甜味劑、酸味劑和食用香精為原料調制而成,它的味道主要是由香精調配出來的,所含的果汁成分很少,甚至可能不含果汁。果汁飲料的配料表中肯定有果汁,而果味飲料不一定。有一種產品介于兩者之間,叫作“水果飲料”,果汁含量在5%~10%之間。
不少果汁飲品在包裝上注明了“100%果汁”或“純果汁”,仔細一看配料表,發現基本上都寫著水、某種水果的濃縮汁。其實,這種果汁的確切叫法應該為“復原果汁”,是先從果汁中除去一定比例的水分,將其變為濃縮果汁,便于保存和運輸,之后再添加適量水分,將其還原為與原果汁成分比例相同的飲品。通俗地講,“復原果汁”就是濃縮果汁和水勾兌還原而成的果汁。這種100%果汁并不是大家認為的原榨果汁,只是它不添加其他配料,如白砂糖、食品添加劑等。
疑問:我買到的是不是純正的咖啡?
分析:咖啡味道香濃,可提神醒腦,越來越受歡迎。但你買到的是咖啡還是咖啡飲品?這兩者的區別從配料表中就可以看出。咖啡一般只有一種配料——咖啡豆、咖啡粉或速溶咖啡。咖啡飲品則不然,它的配料表前幾位一般是白砂糖、植脂末和葡萄糖漿,還有一些食品添加劑,用來調節產品風味和口感。多達十幾種的配料中,咖啡的排名往往是倒數的,甚至可能是最后一位。這說明在所有配料中,咖啡含量所占的比例是最小的。當然,有人不習慣咖啡的苦澀,中意咖啡飲品的風味,但不要把兩者混為一談,以為自己買到的是純正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