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興無
1957年秋天,擔任國家農墾部長的王震,受命率中國民間農業代表團訪問日本。回國前,王震想買一臺久保田生產的手扶拖拉機樣機帶回中國。有人提醒他說,這要違背總理的禁令。原來,周恩來在行前的要求中有一項特別的禁令:日本人很想和我們做生意,到了日本后,不要買他們的東西。王震說:總理雖然叫我們別買他們的東西,但這種東西確實很好,對我們發展農業很有用啊!于是他決意買下。
回國后,周恩來見到王震,開玩笑說:“我就知道你王胡子管不住自己,才行前特別交代,沒想到你還是違背了禁令。”見王震有些尷尬,他笑了起來,“你買回來的這些東西都很好嘛!”之后,周恩來還特地指示從日本進口了一些手扶拖拉機,分配到各省。
王震在向毛澤東匯報日本運用農業技術的成功經驗時,還專門介紹了手扶拖拉機的用途。
王震在寫給中央的訪日報告中,就接受外來的新技術,開發、推廣、普及手扶拖拉機提出了具體建議。
手扶拖拉機很快在中國誕生了,并形成批量生產。由于它造價較低、小巧靈活、動力強勁,能犁耕、旋耕,又能播種、收割,也能灌溉、脫粒,還能跑運輸,一機多用,很受農民歡迎,稱之為“多面手”。20世紀60年代,手扶拖拉機迅速普及開來,成為中國農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和富裕的標志,不僅在我國南方迅速推廣,北方農村也廣泛使用,成為中國農業機械化的先驅。王震是手扶拖拉機普及的主推手,但在推廣的過程中,他堅持實事求是,堅決反對不切實際的“大躍進”。“文革”中,有的地方搞“拖拉機大會戰”,王震斥之為“歪嘴和尚瞎念經”。
那時,王震被下放到江西紅星墾殖場。當時江西省給紅星墾殖場農機廠下達了生產500臺手扶拖拉機的任務。紅星農機廠搗鼓了好久也沒有眉目,只好拆了一臺手扶拖拉機,拼湊出一臺“新拖拉機”,準備到縣城去報喜,沒想到剛開到廠門口就熄了火。
王震知道紅星農機廠根本不具備這種生產能力,氣憤地說:“這是勞民傷財的瞎指揮!”建議農機廠把精力用在生產急需的收割機和粉碎機上,不要再搞什么拖拉機了。
王震見大家有顧慮,就坦坦蕩蕩地說:“如果上面追究責任,我替你們挨整。”幾天后,拖拉機大會戰指揮部果然派工作組下來,見農機廠把拖拉機制造停了下來,那些人氣惱地吼道:“我們要去告你們!”關鍵時刻,王震站了出來,義正辭嚴地說:“我們這里沒有生產拖拉機的條件,不搞這種‘鬼拉機’,要搞粉碎機。”老將軍錚錚鐵骨,指揮部的人望而生畏,第二天便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