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會琴
我和老伴從相識到相戀,再到攜手踏上紅地毯,相對于時下的“閃婚族”來說,我們當年是走過了三年的“長征”。最終,我們“四渡赤水”,勝利到達了“陜北”!
從兩人世界到“第三者插足”——第一個孩子出生,我們又走過了三個年頭;從第一個孩子牙牙學語到三個子女陸續結婚成家,我們走過了近40年的征程——也許,這段婚姻生活才可以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長征”!
在“長征”途中,我和老伴共同締造的婚姻生活卻是牢不可破,堅不可摧——因為我們在生活中遵循一個原則:“文火”煲婚!老伴對我,知疼知熱;我對老伴,實心實意。盡管我倆坦誠相待、心心相印,但在烹調婚姻這道湯時,我還是選擇了“文火”:微火慢煲。即對老伴的愛,不能一下子傾囊倒出,愛到極致;而是像“文火”煲湯那樣,一點點地加溫,一點點地把愛“下撥到位”。
老伴過生日時,本來想好了“生日慶典”的全部內容:給他買件羊毛衫作生日禮物,弄一桌豐盛的生日筵席,再把孩子們全都叫來,在電視臺點一首生日祝福歌,再買上一個大花籃。可我只選擇了其中的兩項,余下的慶賀內容推移至下一年度的生日慶典。這樣,老伴的生日慶典就能夠年年有新意了,年年能給老伴帶來驚喜,自然,老伴也就更加“重視”我了。
老伴嫌客廳裝修年頭太久有些“超期服役”了,我沒有找裝修師傅進行全面“整改”,而只是花了一周時間繡了一個十字繡,裱好后掛在客廳里,客廳立馬“到處鶯歌燕舞,舊貌換新顏”啦!
歸根結底一句話:“文火”煲晚晴,入滋入味,且富有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