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方
日常生活中的雞蛋經常給我們出“難題”,除了“土洋”之爭,雞蛋深淺不一的外殼也成了大家爭論的熱點。有人說選深色的有營養,有人說淺色的少污染。到底,該怎么選?
在雞蛋的形成過程中,影響蛋殼顏色的色素主要是原卟啉(又稱卵卟啉)。合成原卟啉能力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所以蛋殼顏色主要受遺傳因素的影響。
對一只母雞來說,蛋殼顏色深淺是比較固定的。天然食物或商品飼料中獲得的色素,并不能被沉積到蛋殼中。當母雞隨著年齡增長而蛋的重量不斷增大時,有限色素就會分布到表面積擴大的蛋殼上,導致蛋殼顏色變淺。蛋殼的顏色與其包裹著的蛋白和蛋黃的形成沒什么關聯,而我們所需求的營養,基本都是來自于蛋白和蛋黃。
所以說挑選雞蛋不要太看重蛋殼顏色,僅憑顏色也很難判斷哪種雞蛋更有營養。在雞蛋的選擇上,還是以新鮮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