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中鶴
1.體弱者:甩開胳膊,大步跨。體弱者要達到鍛煉的目的,走得太慢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開,全身活動,才能調節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最好每日2~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
2.肥胖患者:長距離健步走。肥胖者要每日走兩次,每次達到1小時,而且步行速度要快些。這樣才可以使脂肪燃燒,從而減輕體重。
3.高血壓患者:中速為宜挺起胸。高血壓患者走路,步速以中速為宜,每次行走半小時或1小時為宜。但對正在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應該避開胰島素作用的時間,以免發生低血糖反應。
4.失眠患者:晚上睡前緩行半小時。晚上睡前緩行半小時,可以放松大腦,收到較好的鎮靜助眠效果,有利于提高睡眠質量。
5.其他健康的人群:健步走。普通人,如果覺得跑步承受不住,不如選擇健步走,既能強身健體,又可減輕對關節的損傷。長期堅持下去,其效果會優于跑步。
1.姿勢:健走時要挺胸、抬頭、雙眼平視、收小腹、提臀收骨盆、肩膀松垂、手掌呈環狀。
2.時間:下午最適合鍛煉,尤其是老年人。早晨和上午,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等)的發生率,比一天中的其他時間段更高。
3.速度:健走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以每分鐘120~140步(約每小時5.5~6公里)的速度為宜,大概每秒走兩步。
4.強度:通常健走時心率約為最大心率的70%,應維持在每分鐘120~140次,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宜。
5.場地:健走場地應選擇空氣良好、視野開闊、安全的場所,如操場和公園,避免在車流量大的馬路及人行道上健走。
6.準備:在準備健走鍛煉之前最好查體(體檢和簡單的運動心肺功能測試),各種慢性疾病患者應遵醫囑,走時應有陪護。
7.運動鞋:適合健走活動的運動鞋,要合腳,輕便(材質透氣和柔軟,走起來較輕盈),避震(健走時腳底所受到的沖擊是全身體重的1.2~1.5倍),防滑和穩定性要好。此外,每走800公里就應該換一雙新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