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福珍 趙 君 浙江理工大學
顏色釉人物繪畫是一種獨具魅力的藝術,高溫顏色釉獨特的材料特性和豐富的表現手法使人物繪畫呈現瑰麗多變的藝術作品。本文試從顏色釉與人物造型的結合,顏色釉在藝術作品中的運用等方面來探索顏色釉與人物題材之間的表現形式。
顏色釉陶瓷人物繪畫是一種內涵豐富的藝術。顏色釉的人物題材別具一格,嚴謹的人物造型與活躍的顏色釉發色之間存在著“對立統一”的矛盾關系,創作中需要在“矛盾”的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不拘泥于人物的原造型,凝化為高度簡練、概括并略帶夸張的形象,使造型和顏色釉相得益彰,取得完美融合的效果。人物顏色釉創作與釉料的綜合使用、表現手法和施釉的方式密不可分,從而呈現妙不可言的最佳效果。
面部特征能體現人物內在精神氣質與內心活動,直接反映人物的性格與情感,是人物靈魂的寫照。由于高溫顏色釉材料有不確定性、不可控性以及流動性的特點,無法深入刻畫人物精細的面部和細節。采用綜合的裝飾手法表現,結合釉下穩定的色劑,釉上的粉彩、新彩等可勾勒出神形兼備的面部。這種綜合裝飾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顏色釉所不能達到的效果,同時充分發揮了不同釉料的特性,滿足人物造型的藝術表現。
顏色釉經窯變后呈現豐富微妙的肌理變化,使衣物變得美輪美奐,經久耐看。創作過程中通過控制筆觸的厚薄使色彩濃淡相間有致,利用顏色釉這一特點可隨人物動靜的變化表現虛實的衣紋、屈曲重疊的衣物。不僅自然地體現了人物的形體結構,還能讓衣物遮掩下的形體儀態在顏色釉的裝飾下閃爍著迷人的光彩。
在人物畫的創作過程中,背景有渲染畫面意境和營造畫面整體效果的作用,因此,背景的處理不容忽視。根據畫面整體需要,創作中利用顏色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采取多元化的手法處理背景。畫面背景的局部和整體吹釉,不同厚薄的吹釉會取得不同的效果,或云霧迷蒙,或輕巧雅致,或厚重凝練,或柔和舒緩……背景虛化模糊的處理對主體人物造成強烈反襯效果,從而更加突出了人物主題。涂釉、滴釉和澆釉的手法,使背景與人物之間前后呼應、相互影響又彼此烘托。顏色釉人物的創作融入了顏色釉的特征,創作出無限可能。
工藝美術大師李一新曾說:“我畫的是人物畫,在背景上我希望它特別地豐富,我不希望我的瓷板畫很單薄,僅僅用很多簡單的那種顏色釉隨便施一施,我不希望是這樣。”他強調用顏色釉來凸顯人物畫的豐富性和厚重感。他的作品《小溪》中用不發色的色劑勾勒出人物的五官,人物的肌膚用留白的方式與天空相互呼應,黑色顏色釉呈現的頭發與樹,也遙相呼應,絢麗且多變的窯變釉把人物服飾的質感、厚薄、紋路發揮得淋漓盡致。背景中幾層不規整的圓弧形草地以花釉為主表現出奇妙的朦朦朧朧流動效果,各種變化神秘的色釉滲透在一起,自由流淌后顯得特別豐富而又厚重,人物處在其中十分突出。李一新巧妙使用顏色釉讓整幅畫中具有“裝飾性油畫”般的獨特效果,成功突破了陶瓷繪畫形式。
在繪畫與顏色釉結合的問題上,陶瓷藝術家們非常重視處理材料與作品之間的關系。只有將顏色釉與人物畫天衣無縫地結合在一起才能賦予傳統陶瓷鮮活的生命力,讓陶瓷藝術在新時代大放異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