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中
3月27日,馬云創(chuàng)辦的湖畔大學迎來了第三屆學員,錄取率僅為4.07%,比全球競爭最激烈的斯坦福大學本科錄取率4.4%還要低。今年入學的44名企業(yè)家學員的背景更加多元化,覆蓋近30個行業(yè)領域,僅不到三分之一的學員從事線上行業(yè)。除了胡海泉、羅振宇等“名人”外,新學員中還有很多行業(yè)的“隱形冠軍”。例如,將生菜種到極致的馬鐵民,他創(chuàng)辦了浩豐食品,結球生菜的研發(fā)水平、種植技術、年出口量均居全國第一。
在開學典禮上,校長馬云信心滿滿地表示,再過20年,中國500強公司中的CEO,有200個會跟湖畔大學有關。“未來30年是新企業(yè)誕生的30年,昨天的套路不靈了,我們必須培養(yǎng)出新的一批人出來”。
湖畔大學為何如此牛?是什么吸引眾企業(yè)家們趨之若鶩?湖畔大學到底是一家怎樣的大學?記者采訪了新學員中的“隱形冠軍”馬鐵民,用現(xiàn)身說法為您解密。
含金量幾何?
湖畔大學位于杭州西湖鵒鵠灣附近,隱沒于西湖山水間,位列中國六大頂級私人會所之列,應該是環(huán)境最優(yōu)雅的“學校”。其前身為馬云名下私人會所“江南會”。“湖畔大學”之名則源于馬云創(chuàng)業(yè)時所住的公寓小區(qū)名“湖畔花園”,是阿里巴巴和淘寶的誕生地,寓意“記住每一位創(chuàng)業(yè)者”。
馬云經常會講起“湖畔大學”的故事,八九年前,那時候經濟形勢也不是很好,馬云和史玉柱、郭廣昌等一群企業(yè)家在一起,去不丹散心,因為聽說不丹環(huán)境特別美,連空氣都是甜的。在不丹,一群人交流了很多關于信仰、信念和思想。在回程的飛機上,大家說企業(yè)那么難做,索性成立一所民營企業(yè)大學,成為中國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黃埔軍校”。飛機上大家一哄而上,把馬云推任為第一屆校長。所以此后的幾年,大家一見面都喊馬云叫校長。這樣校長喊了幾年之后,校長自己覺得有點愧疚,2015年湖畔大學開始了第一屆新生的招募和開學。
馬云、柳傳志、馮侖、郭廣昌、史玉柱、沈國軍、錢穎一、蔡洪濱、邵曉鋒這九名企業(yè)家和著名學者擔任首批校董,全是中國大佬級的人物,所以說湖畔大學簡直就是中國工商界的“黃埔軍校”。
在馬云的眼中,湖畔大學是一個創(chuàng)業(yè)的學校。“我們在這兒不是培養(yǎng)最大的公司,為大而大必定亡。”馬云表示,新技術革命到來,公司架構會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未來將不再以標準化、規(guī)模、體量、資金等來衡量。“面向全球、面向未來,要做‘好企業(yè),而不是‘大企業(yè)。”馬云認為,成功的人都應該有良好心態(tài),“樂觀、正能量、不抱怨,懂得反思自己”。
錄取標準是什么?
據介紹,第三屆在線上系統(tǒng)報名的學員不計其數,最后有1080名符合條件:必須是創(chuàng)業(yè)3年以上的企業(yè)決策者;需提供企業(yè)3年完稅證明,公司規(guī)模超過30人;有3位推薦人,其中至少1位為湖畔大學指定推薦人,包括校董、知名企業(yè)家、校友等。但最后只從中錄取了44名,湖畔大學是如何萬里挑一的呢?
據馬鐵民透露,湖畔大學前期去報名學員企業(yè)進行了走訪,詳細了解了企業(yè)的具體情況,進行初選,最后80多人進入面試。“我感覺,他主要考量的是使命和價值觀。”馬鐵民講到,面試的題目是“世界因你而有何不同?”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展開:“你要什么?你有什么?你能放棄什么?”
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發(fā)人深思,體現(xiàn)了湖畔大學的使命:“培養(yǎng)更多有責任、有擔當、有情懷的中國企業(yè)家群體”。
馬鐵民在應答中,將自己如何從從身無分文的打工仔,到世界五百強的中國合作伙伴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娓娓道來,“我們的愿景是做服務全球可信賴的農產品、食品企業(yè),構建消費者和食品的信賴關系,用科技和創(chuàng)新改變‘三農。”
另外,之所以能夠進入湖畔大學,馬鐵民總結說,跟浩豐食品近三年來在互聯(lián)網領域的探索和實踐密不可分。“在互聯(lián)網時代,我們一直致力于信息化系統(tǒng)的建設和完善,搭建蔬菜配送的浩豐大數據中心,通過數據分析,精準地鎖定終端消費者,滿足消費者對蔬菜口感、喜好、安全、便利的個性化需求。”“如果沒有這樣的實踐,僅僅想去學習,是進不去的。”
為何只教失敗?
在開學典禮上,校長馬云講起20多年前自己的一個段子。1993年,肯德基剛進入杭州不久。當時馬云在杭州電子工業(yè)學院教書。因為有一些學生找不到工作,于是一心想離開學校的馬云帶著23名學生一起去肯德基應聘,結果23名學生全部被錄取,老師卻沒被錄取。
湖畔大學不像MBA是學習成功的案例,而是學習失敗的教訓。在馬云看來,所有的失敗都是最佳的營養(yǎng),這是心態(tài),你怎么看待這個失敗,你怎么跨過這個失敗的坎?
當天下午,馬云親自開講湖畔大學第三期的第一課。馬校長遲到了10多分鐘,脫掉了上午穿的西裝外套、皮鞋,身著紅色毛衣、黑布鞋登臺,主講愿景、使命、價值觀。第二課,教務長曾鳴主講戰(zhàn)略。
學員馬鐵民透露,他們的課后作業(yè)很有意思,只有幾個字“你聽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這看似簡單,可真把我難住了,真得經過了一段很長時間的思考,才交上作業(yè)。”馬鐵民說。如此開放式的作業(yè),體現(xiàn)了馬云辦“新學”的苦心,馬云曾說:“阿里巴巴派很多人去學MBA,去之前都很聰明,回來以后都傻掉了一樣,我有一段時間給停下來了,不是MBA不好,我們今天要換一種教育方法、教育思考。湖畔思想,一種新學,一種新的思考。”
“在馬校長的課上我聽到了,做企業(yè)做人要有堅持初心和夢想的決心,也要有不斷自我否定自我調整的準備,不斷地試錯!不斷地組織變革!要有使命、愿景、價值觀。要調整相匹配的戰(zhàn)略、調整組織匹配相應的資源。”馬鐵民還對馬云講的“終局思維”印象深刻,“沒有不落幕的企業(yè),人的生命向死而生,我們要看到結局才能坦然的決策,讓我們知道怎么做是正確的。”
三年能學到哪些課程?
在湖畔大學3年學費為36萬元(不包括交通、住宿以及游學費用),其中前兩年每兩個月集中學習三至四天,后一年為跟蹤期,畢業(yè)后沒有任何學歷學位。“我們每兩個月有一堂必修課,每個月有一堂選修課。”馬鐵民補充到。
2015年湖畔大學第一期的課程設置,分為“戰(zhàn)略”、“組織變革”、“創(chuàng)業(yè)者的征途”、“慧眼禪心”、“硅谷游學”、“DT時代”六大模塊。第二期開始,湖畔大學形成了清晰的教學體系,所有課程圍繞“中國民企三十年”、“DT時代的商業(yè)”、“百年系列”三大脈絡展開。
教務長曾鳴稱今年湖畔的課程設置將進行創(chuàng)新,例如開始進行選修課和必修課結合的教授模式,并開設一門新課程《新商業(yè)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平臺經濟學》,曾鳴稱這都是全中國其它商學院開不出的課。“我希望與商學有關的課是選修的,而非商學的是必修課。”馬云說。
曾鳴表示,湖畔大學是一個終身學習的平臺,設計了“繼學禮”的三年目標,“三年結束的時候,首期班同學會給社會展現(xiàn)這三年,我們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我們給社會帶來了什么變化,第三年是同學自主設計、參與、互動的學習過程。我們很期待在三年結束的時候,湖畔一期將給整個社會帶來怎么樣的驚喜,期待你們的努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