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 霞 (涼州區少年兒童業余體育運動學校 733000)
鄉鎮文化站,是政府設立的、服務當地群眾的公益性綜合文化機構和公共文化設施單位,是現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窗口,是政府和農村群眾聯絡感情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紐帶,是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弘揚先進文化的前沿陣地。鄉鎮文化站的設立,對于鄉鎮的文化建設,農民的素質提升以及農村精神文明的建設都有重要意義。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人們對于精神生活也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近年來,鄉鎮群眾活動不斷發展、完善,農村的文化活動不再只有少數文藝愛好者參與,而是逐漸發展成為了大部分群眾的共同愛好。人們將工作、生活中的靈感帶到文化活動中,使文化娛樂的形式不斷豐富。尤其是在晚飯后,人們都走出家門,到公園里、操場上跳廣場舞,鍛煉健身,享受生活的樂趣。現在的農村里,群眾文化活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其中。
過去,農村中的文化活動多為散步、聊天或跳舞等,形式頗為單一。時間久了,難免使人厭倦。因此,需要為農村文化活動注入一些新鮮的血液,豐富農村文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吸引更多人參與其中,不僅可以豐富群眾精神生活,提升群眾幸福感,同時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例如最近幾年廣受關注的廣場舞、戲劇等文化活動方式,正逐漸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重要活動方式。
在農村群眾文化活動興起之初,許多群眾對他的態度是圖新鮮、湊熱鬧,參與的積極性沒有那么高;同時,活動場地及設施的限制,比如缺少燈光、音響等設備也對活動的展開造成了影響。種種原因導致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無法廣泛開展。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一些地區的鄉鎮村干部響應國家號召,改變陳舊觀念,文化部門也對鄉鎮文化活動大力宣傳。得到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之后,活動場地、設備等問題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人們的思想和審美也隨著時代的發展產生了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并認可了文化活動這種形式,參與積極性也大大提高了,不斷有新人參與到文化活動中,其中慢慢涌現出一些積極分子,由他們擔負起了組織和指導的責任。如此一來,群眾文化活動的規模不斷擴大,其形式也日益規范。
農村文化活動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必須要追求高品質。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文化,其文化活動的形式也不盡相同。通過政府及文化部門的扶持引導,以及人民群眾之間的相互交流學習,各地區都將形成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活動。高品質和精品化將是農村文化活動的發展趨勢。
隨著各種鄉鎮文化活動如火如荼的展開,為了讓廣大群眾能夠更好的文化盛宴,各地政府在鄉鎮設立鄉鎮文化站,作為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展開和指導中心,向廣大人民群眾傳播文化知識。鄉鎮文化站給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展開帶來了極大的幫助。
鄉鎮文化站對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展開具有指導作用。農村群眾的文化活動受當地的民俗風情影響,政府通過鄉鎮文化站,可以更加了解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如興趣愛好和生活勞作特點,并由此制定針對性的文化建設方案,豐富農村群眾的精神生活。同時也可以利用文化站,向農村群眾傳達黨的路線方針,統一群眾思想等。鄉村文化站作為樞紐,方便政府對農村群眾的日常生活,文化愛好,心理訴求等進行實時觀察,進而準確向上傳遞農村群眾文化建設需求,向下傳遞黨的政策路線,使政府與農村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
農村群眾大多純樸善良、樂于助人,但也存在一些眼界狹窄、道德低下之人。由于農村里一般很少有娛樂設施,文化建設比較薄弱,人們在閑暇時間的娛樂活動只有棋牌、聊天等,極易因為金錢或口角而引發矛盾,在部分農村群眾思想覺悟不高的情況下,可能將矛盾激化,引發打斗等對人身造成傷害的嚴重后果,影響農村社會環境的穩定性。鄉鎮文化站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可以讓農村群眾把閑暇時間用于高雅的文化活動中,同時群眾們通過參與文化活動,其思想素質、行為素質也能得到提升,并且具備寬廣的心胸和開闊的眼界。這樣,更多的人能夠在遇到矛盾時,使用智慧去將它化解,避免矛盾進一步激化。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農村文化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非凡的價值,是我國文化界的瑰寶。諸如釀酒文化、剪紙文化、傳奇故事、戲曲文化等,都是寶貴的農村文化,這些文化中有一部分受到重視,被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但還有許多農村文化還未來得及被發現開采,就已經隨著傳承人的故去而消失了,成為無法挽回的文化遺產。政府通過鄉鎮文化站,對農村中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發掘與探索,保護與傳承,使農村文化能夠得到保留與發揚。因此,鄉鎮文化站對于保護及傳承農村特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鄉鎮文化站對于農村文化建設有重要意義。基層政府以及文化管理部門應當對文化站的管理宣傳加以重視,使其發揮功能,更好地滿足農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使文化活動真正深入到農村的文化建設中去。
[1]劉小云. 新農村文化建設中鄉鎮文化站發揮的作用探索[J]. 大眾文藝, 2017(10).
[2]楊波. 淺談發揮鄉鎮文化作用——帶動農村群眾文化建設[J]. 資治文摘, 2015(3):21-21.
[3]邱杰. 發揮鄉鎮文化站作用,帶動農村群眾文化建設[J]. 現代企業文化, 2017(2):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