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興權 (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 523000)
隨著我國社會建設活動的高速發展,高新技術在社會上的應用為社會大眾的生產生活創造了一定的便利,數字博物館管理工作和傳播工作也突破了傳統博物館服務方式的限制,呈現出創新化發展態勢,數字博物館的綜合管理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而在數字博物館的未來建設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必然會更加深入,對博物館發展過程中積極探索智慧博物館的建設產生著相應的積極影響。所以新時期針對數字博物館的未來發展方向——智慧博物館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能夠為數字博物館的未來發展做出正確的指引。
新時期背景下我國數字博物館在發展過程中已經逐漸形成了特色發展優勢,整體建設和發展水平也全面提升,對數字博物館建設成效的獲取和社會功用的激發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具體分析,數字博物館在新時期的基本發展情況從以下方面得到適當的表現:
博物館一般是面向社會大眾免費開放的非營利性機構,主要職能涉及到教育、科學研究、文化保護、信息傳播等方面的內容,在博物館運行過程中能夠將社會上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有效的傳承,為文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近幾年,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博物館項目也得到了高速發展,并且博物館項目的建設和發展水平進一步增多。結合相關調查統計數據能夠看出,我國平均每30萬人享有一家博物館,博物館數量仍然無法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因此在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的支持下,相關研究者提出在信息技術的有效支撐下應該積極探索數字化博物館的建設,在數字博物館的支撐下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加完善的博物館服務,提高博物館建設和發展成果。
在數字博物館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主要針對數字處理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進行優化應用,并且將實體化的博物館轉變為具有具體職能的數字化博物館,使博物館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完整的網絡形態。簡單的說就是在數字博物館的建設過程中采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完成對博物館內部機構框架的設計和規劃,在轉變傳統博物館業務形式的基礎上,使博物館與計算機技術緊密結合在一起,確保能夠在博物館大環境下構建信息傳播的橋梁,保證能夠真正發揮出實體博物館的職能,使數字博物館的應用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在實際構件數字博物館的過程中,還能彰顯數字博物館實體虛擬化、信息資源數字化、信息傳遞網絡化的優勢,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對博物館網絡資源進行適當的完善,進而提高數字化博物館的建設和發展整體效果,為博物館的現代化建設提供良好的支持。同時,需要明確注意的是,在數字博物館的建設發展過程中也會遇到一定的問題,如無法實現對不同博物館元素之間關聯進行有效的控制,難以提升博物館的自我完善功能等,因此在互聯網技術進一步發展、數字監控和數字三維技術在博物館領域得到成熟應用的基礎上,博物館能夠進行更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部分數字博物館開始嘗試探索智慧博物館的轉型升級,對博物館事業的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在博物館領域,隨著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智慧博物館的構建成為博物館建設工作的主要發展方向,對博物館建設工作的優化開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新時期在推進數字博物館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對智慧博物館的建設和發展進行系統的研究和分析,并制定相對科學的建設方案,確保能夠借助智慧博物館的構建,推動我國博物館建設事業邁上新的臺階。
在網絡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博物館在發展過程中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明顯的增強,對博物館系統的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在實體博物館時代,信息交互主要是物與人之間的交互,發展到數字化時代,數字博物館在建設過程中創造性的采用了物、人、數字技術之間的交互,信息交互能力明顯的增強。而隨著智慧博物館的建設和發展,人機交互、物物交互、人數交互、數物交互成為可能,信息交互的覆蓋面得到了拓展和延伸,人成為信息交互的主體,在對博物館創新服務工作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結合人的需求制定相應的信息交互方案,能夠全面提高博物館的信息服務效果,為博物館的發展奠定群眾基礎。
在構建智慧博物館的過程中,將數字博物館的建設作為根基,通過充分利用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等,實現智能和互聯的有機融合,構造全新的把握發展形態。從技術層面對智慧博物館的建設和發展情況進行系統的研究,應該將智慧博物館的建設確定為數字博物館與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的整合,并且將智慧博物館作為實體博物館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支撐智慧博物館的建設和發展。在積極探索構建智慧博物館的過程中,數字博物館主要對博物館相關信息因素進行處理、分析、存儲和表達;物聯網技術組要對博物館不同信息采集和控制等進行傳輸和執行;云計算技術則需要結合當前海量的數據信息資源實施綜合管理,并在提煉有價值信息基礎上落實分析和決策,爭取在全面推動數字博物館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取得顯著的博物館建設成果,加快數字社博物館的建設和發展整體進程。如此才能夠在當前社會背景下全面推進數字博物館的綜合建設和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相較于數字博物館,新時期構建的智慧博物館在實際運行過程中表現出一定的優勢,能促進博物館綜合服務水平的提升。其一,其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借助遙感技術、智能技術的應用對博物館的藏品、展廳等運行狀態進行感知,并結合感知結果對綜合狀態進行適當的調整,增強博物館綜合管理工作的實際發展成果,全面提高博物館服務工作整體質量的提升。其二,在博物館的發展過程中通過構建相對封閉的信息化框架結構升級為相對復雜的開放系統,促進博物館發展過程中信息框架的整合和協同,確保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數字技術的整體效能,為博物館在新時期社會背景下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撐。其三,通過泛在網絡自己移動通信技術的應用能夠將智慧博物館的建設向移動互聯服務延伸,隨時隨地的結合數據智能融合服務推進博物館數字服務的發展,爭取能夠形成博物館的特色發展優勢,確保可以為用戶提供隨地隨身的智能融合服務,提高博物館綜合服務工作的便利性,全面增強博物館綜合服務工作的整體發展成果。其四,在博物館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還要高度重視人的主體地位,正視用戶視角下服務設計和工作,強調在開放服務主題的作用下塑造觀眾參與與用戶體驗的服務,全面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增強受眾群體對服務工作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確保綜合服務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其五,能夠引導政府部門、社會相關力量參與到博物館綜合服務工作中,在多方力量的參與下借助智慧博物館的構建促進廢物會文化和誤會問候語的傳承,創造出獨特的價值,保障智慧博物館的實際發展效果。如此就能夠打造全新的博物館發展模式,智慧博物館的整體發展成效也能得到適當的展現,對我國博物館事業在新時期社會背景下的持續穩定發展產生著重要的積極影響。
綜上所述,智慧博物館是數字博物館的全新發展趨勢,在針對我國數字博物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其當前發展情況對智慧博物館的構建和發展進行解析,進而制定科學的博物館建設和發展方案,有效助力數字博物館逐漸向著智慧博物館的方向發展,進而保證新時期在智慧博物館的支撐下博物館中的資源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為博物館社會功用的發揮創造良好的條件。
[1]張韶偉.智慧博物館——數字博物館發展新趨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7):101-102.
[2]駱曉紅.智慧博物館的發展路徑探析[J].東南文化,2016(6):107-112.
[3]熊麗萍.淺談如何運用互聯網思維推進智慧博物館建設[J].魅力中國,2017(29):44-45.
[4]包永泉.智慧博物館的智慧內核和理念導向[J].中外企業家,2016(36):231.
[5]給拉巴干.現代博物館智慧化科技建設的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2):185-185.
[6]王裕昌.淺談智慧博物館發展新趨勢[J].甘肅科技,2014(16):72-75.
[7]張曦.云南云龍古橋數字博物館虛擬展示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廈門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