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帥 (河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050000)
近十年來,研究“姜夔自度曲演唱”的甚少,左娟的《三首姜夔自度曲的演唱研究》1運用文獻分析法,對具體研究對象之文本及其相關文獻進行梳理、分類;通過自身聲樂實踐、觀察他人聲樂實踐,著重研究了姜夔自度曲演唱“為什么”和“如何做”等問題。針對其音樂分析展開具體說明,結合西洋作曲技法和研究方法進行歸納總結,分別對《鬲溪梅令》《杏花天影》《揚州慢》的曲式進行分析,從調式調性以及旋法角度進行研究。《姜夔自度曲的藝術特征和演唱研究》2從姜夔本人及其音樂創作對《鬲溪梅令》《杏花天影》《揚州慢》《凄涼犯》四首作品進行較為全面的研究,從作品背景到詩詞風韻再到曲式調性等音樂本體分析,進而把握作品風格。綜上兩篇論文,在演唱方面的研究角度及章節布局基本一致。另外《姜夔“自度曲”的藝術特征及演唱規律探析》作者直愛嫵3,針對《杏花天影》的旋律特點(變化音、音型、終止)進行了分析。筆者認為,古曲演唱要對曲式結構和咬字用聲有更針對性的研究,尤其是詞樂的結合,這將是如何真正演唱好姜夔自度曲的重中之重。
左娟的《三首姜夔自度曲的演唱研究》和柴玲的《姜夔自度曲的藝術特征和演唱研究》均從姜夔自度曲的詞作文本展開,從詩詞中的語言把握主旨及內容思想,結合文本所體現的思想感情表達音樂語言。其中,左娟更注重演唱中語言的把握,把詩詞分析與之結合。柴玲從詞作本身分句分段,比如:情緒、景象、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等,積極拓寬研究視野,結合與音樂相關的學科進行研究,盡可能從文學的角度為聲樂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參考。演唱實踐離不開理論支撐,如楊蔭瀏先生的《宋姜白石歌曲研究》以及馬莉嘉4的《“清空的旋律”——關于南宋姜夔自度曲的研究》,就對姜夔自度曲的詞境意境、譯譜、作品風格等做了大量貢獻工作,讓后者在研究時有理可依。另外,楊子5的《姜白石詞調歌曲研究綜論》以時間主線,做了建國前、建國初期30年的成果、80年代以來研究成果的綜論。發表在中國音樂期刊上的《姜白石歌曲十七首研究綜述》6均有涉及詩詞意境分析,這都對姜夔自度曲歌曲的演唱研究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撐和捷徑。再有,寧萌的《姜夔自度曲的演唱探究》7也根據姜白石自度曲的特色“雅”與“和”集中探析了情聲腔的情感體現。
姜夔自度曲演唱分析大致分為氣息、咬字吐字、速度力度、情感把握等幾個方面。王狄8的《凄婉低沉——南宋時期姜夔自度曲的藝術特色——以自度曲中的〈杏花天影〉特點研究為例》中,通過咬字、氣息和強弱,發表了個人觀點和見解,針對行腔,總結出《杏花天影》具有太湖流域發音的創作特點,腔調和唱法以江南民歌為基礎,該作品極致的體現了姜夔作品的特點,給人一種灑脫、靈性、清新和朦朧之美。河南大學藝術學院講師直愛嫵,就如何完美的再現古詞曲音樂的藝術流風余韻,總結出以情尋聲,依字行腔、按腔格規則予以處理、潤腔、識文斷句的演唱規律,提出了在演唱中應注意詞情與音樂的統一,準確把握詞曲的藝術精華,盡可能準確地再現千百年前詞曲的藝術魅力。《姜夔自度曲的演唱探究》中提到歌唱家單秀榮的演唱,分別從換氣氣口、依字行腔(軟咬和硬咬)、發聲技巧與詞結合的方面闡述怎樣演繹姜夔自度曲。《姜夔自度曲的藝術特征和演唱研究》一文中,在演唱技巧的咬字方面針對自度曲提出了獨到見解。左娟在她的學位論文中說道,姜夔自度曲基本上是見句逗換氣;咬字需注重平仄與音調的把握,重視裝飾音的應用;速度和力度應根據歌曲的層次與情感和音色需求而變化;反復吟誦體會歌詞所述意境、投情、音調與語言音調配合緊密達到聲情合一。
縱觀當前姜夔自度曲演唱的研究現狀,也在不斷地(從文本到曲譜再到加入演唱者主觀意圖)取得成果。在對姜夔自度曲演唱探究同時,也有研究者進行反思和創新,追求“變死音為活曲,化歌者為文人”之境界,注重音樂與文學的結合,并對還原古曲風韻在緊鑼密鼓的努力著,這是深化聲樂領域的先驅行為。但關于自度曲演唱的曲式調性和詞樂結合問題上,筆者認為還有待商榷,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宋代聲樂演唱具象也無從考究,姜白石歌曲雖傳有曲譜卻也尋聲不得。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的研究還需更進一步深入內核,用音樂與文學緊密結合的眼光看待姜白石歌曲的演唱實踐。以上純屬個人拙見,也是音樂學者的訴求。
注釋:
1.左娟. 三首姜夔自度曲的演唱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13.
2.柴玲. 姜夔自度曲的藝術特征和演唱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7.
3.直愛嫵. 姜夔“自度曲”的藝術特征及演唱規律探析[J].大眾文藝,2014(03):139-140.
4.馬莉嘉. “清空的旋律”——關于南宋姜夔自度曲的研究[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報),2016,34(03):49-58.
5.楊子. 姜白石詞調歌曲研究綜論[D].河南大學,2013.
6.陳東,曾美月. 姜白石歌曲十七首研究綜述[J].中國音樂,2005(03):53-60.
7.寧萌. 姜夔自度曲的演唱探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0.
8.王狄. 凄婉低沉——南宋時期姜夔自度曲的藝術特色——以自度曲中的《杏花天影》特點研究為例[J].音樂創作,2014(08):139-141.
[1]丘瓊蓀. 白石道人歌曲通考[M].上海:音樂出版社,1959.06.
[2]鄭祖襄. 姜白石歌曲研究[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5(04):23-31.
[3]趙玉卿. 姜白石俗字譜歌曲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0.
[4]孫珂. 對于姜夔自度曲的演唱研究及現狀分析[J].中外交流,2016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