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2018年是“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十周年。十年來,中國乳業的發展走過了一條極不平凡的道路,可謂喜憂參半,冰火兩重天。喜的是,經歷了“三聚氰胺事件”的洗禮之后,奶業人知恥而后勇,苦練內功,不斷提高奶業生產的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尤其是在相關部門的嚴格監管下,生鮮乳和乳制品的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部分牧場和企業甚至達到或超過了國際先進水平,可以說,與十年前相比,中國乳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憂的是,隨著乳業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國內外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中國乳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局面并沒有完全形成,尤其是2014年以來,我國奶牛養殖成本不斷攀升,但生鮮乳的收購價格卻連續下跌,大量的中小養殖戶因生產難以繼續而紛紛退出奶牛養殖業,全國奶牛存欄數量不斷下降,更重要的是,終端消費市場對國產乳制品的認識和消費信心持續低迷不振,多重的打擊使我國乳業的發展一直走不出“三聚氰胺事件”以來的陰影,乳業的發展一直異常艱難。
一是發布生乳標準,彰顯農墾奶業自信、樹立中國乳業新形象。生鮮乳生產和質量標準,是連接奶牛養殖和乳品加工的重要因素,能否持續健康也是促進中國乳業振興和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而對行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重重困難,農墾乳業聯盟率先探索突圍之路,召開了數次專題會議,經過多方論證和多次研討,2016年4月,聯盟制定了《中國農墾生鮮乳生產和質量標準》,并頒布。相比國家標準,聯盟制定的《標準》對乳蛋白率、乳脂肪率、菌落總數、體細胞數都進行了大幅度調整,目標是接軌歐美國際先進水平。
秘書處對13 個墾區的55 家牧場進行的實地調研顯示,90%以上達到了《中國農墾生鮮乳生產和質量標準》,事實證明,這個標準是與農墾當前生產方式相適應,與產品質量水平相匹配,與消費者強烈期待相契合的,是對農墾奶牛養殖水平的真實體現,也間接證明了中國奶業養殖水平的整體提升,也為推動生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和復原乳檢測標準的修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對樹立中國乳業新形象、堅定產業發展的信心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二是傳播發展理念,提升農墾品牌價值,恢復國民消費信心。聯盟的發展理念不僅得到了成員單位和業內同仁的關注和認可,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甚至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和支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作為關注產業經濟發展、服務百姓生活的權威媒體,高度認可聯盟的發展理念。為了客觀、真實地反映國產奶粉和進口奶粉的質量安全狀況,在選擇品牌方面,在聯盟的技術支持下,為了解除消費者的疑問和困惑,以及盲目崇洋媚外的心理,2017年,聯盟為央視財經頻道《消費主張》欄目歷時半年制作了《消費測評:揭開奶粉的秘密》上下兩期專題節目,測評結果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使消費者對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信任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聯盟組織部分成員企業聯合在央視財經頻道投放的宣傳廣告也取得了良好效果。為了進一步擴大品牌宣傳效果,在2017年西安召開的聯盟成員大會上,中國農墾乳業聯盟與國家奶業創新聯盟聯合推出了中國乳業品牌宣傳與推廣計劃,旨在更大范圍、更廣泛地宣傳“優質、新鮮、健康”的中國造乳制品。
三是創建標桿牧場,帶動聯盟和行業奶牛養殖水平提升,確保生鮮乳質量安全。為推動《中國農墾生鮮乳生產和質量標準》落地實施,打造一批國內頂尖牧場,2017年聯盟啟動了農墾標桿牧場創建工作,經過培訓、評估、指導、整改、驗收等環節,有19 家牧場通過驗收,并被授予“中國農墾標桿牧場”稱號。以每個牧場2017年1月和8月的數據為例,通過驗收的19 家牧場生鮮乳乳蛋白含量平均值為3.32 g/100 g,乳脂肪含量平均值為3.97 g/100 g,菌落總數平均值為2.47 萬CFU/mL,體細胞數平均值為17.71 萬個/mL,可以說通過驗收的牧場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標桿牧場不僅提升了各成員單位的奶牛養殖水平,聯盟還利用各種機會舉辦“農墾標桿牧場經驗分享”專場報告會,向聯盟內外的牧場推廣和傳播他們的經驗,真正起到了推動和引領行業發展的作用,得到了行業的一致好評。另外,北京三元、廣州風行、中墾華山牧乳業等成員企業還充分利用和挖掘了農墾牧場、標桿牧場以及生鮮乳標準的潛在價值,研發和定制了相關產品,進一步提升了相關產品的附加值。
四是整合行業資源,共謀農墾乳業發展。聯盟成立后,為加強技術支持和保障,成立了中國農墾乳業聯盟專家組。專家組由乳業行業內專家組成,圍繞乳業全產業鏈發展,設置顧問4 名,以及奶牛養殖、乳品加工、質量安全和產業經濟4 個組,共計44 名專家。專家組針對聯盟有關奶源基地建設、乳品加工技術提升、生鮮乳品牌建設、行業發展新技術、產業宏觀經濟研究分析等方面提供支持與服務。另外,在2016年湛江召開的聯盟成員大會上,中國農墾乳業聯盟與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旨在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大力發展優質乳,到目前已有6 家成員企業啟動和通過優質乳工程驗收。同時,聯盟成立以來,加強與科技企業戰略的合作,為乳業生產提供全方位服務,先后與山東碧海包裝材料有限公司等產業鏈上的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它們將在生產過程中通過提供優質的機械設備、飼料、獸藥、疫苗等生產資料,為聯盟成員單位優質生鮮乳和乳制品的生產提供全方位服務和保障,截至到2018年主席聯席會審議通過,經過三屆聯盟成員大會簽約,共有19 家企業成為聯盟戰略合作伙伴。
三年來,聯盟積累了一定的成果和經驗,下一步,聯盟將在農業農村部農墾局的領導和指導下,在中國農業科學院等科研機構的支持下,以國務院關于《推進奶業振興 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為導向,聚焦聯盟成員單位、加盟企業以及戰略合作伙伴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培訓交流、品牌推廣、戰略咨詢等方面的發展需求,統籌處理好各方面關系,舉辦好各類活動,提升服務質量,全心全意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技術交流與培訓,提升奶源基地建設水平。聯盟將繼續以推動《中國農墾生鮮乳生產和質量標準》落地為導向,以農墾標桿牧場創建為路徑,廣泛開展各類調研、技術培訓和交流活動,不斷提升農墾生鮮乳質量水平。
二是開展品牌宣傳工作,提高聯盟和成員企業品牌價值。聯盟將在與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深入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媒體合作領域,聯合更多權威媒體平臺,通過專題節目制作、拍攝系列宣傳片、廣告投放等方式,向消費者宣傳農墾系統奶牛養殖的行業優勢,科普“優質奶只能產自于本土”的消費理念。
三是整合乳業優勢資源,探索推動乳業科技成果轉化。聯盟將積極探索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措施和方法,在科技創新、產品研發、中試驗證、推廣使用等環節方面,促進各成員企業、加盟企業和戰略合作企業的科技成果轉化,不斷提升各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把聯盟各項工作做實,把聯盟服務平臺做大,把聯盟發展活力做強。
各位領導、嘉賓,各位代表,新時代迎接新使命,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我相信,在各級部門的領導、指導和鼓勵下,在各企業的支持和參與下,聯盟將進一步履行其宗旨,發揮好紐帶作用,與乳業界同仁攜手前行,為農墾乳業、甚至中國乳業實現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