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清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人參的國家之一,據相關資料顯示,人參在我國的種植已有將近1700年的時間。并在十七世紀時廣泛出入歐洲和美洲。而西洋參的種植歷史相對于人參來說要短很多,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我國才開始有計劃的種植西洋參。由于我國對西洋參的種植時間很短,缺少西洋參的種植經驗,所以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種植時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本文將針對我國當前的西洋參種植產業的現狀進行分析探討。
西洋參又被稱為花旗參,最早產于美洲大陸,目前美國和加拿大是西洋參的主產區。西洋參屬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熱解毒,滋陰補腎以及口齒生津的功效,對于常見的虛熱煩倦、失血口干、肺虛久咳等癥狀有良好的療效。在我國屬于滋補圣品以及名貴的中藥。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國開始對西洋參進行種植以來,我國的西洋參種植技術得到了巨大的進步,種植技術越來越成熟,直到現在我國已有很多地區進行了西洋參的種植。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在西洋參的栽培技術、病蟲害治理、品種培育、技術加工、藥理藥化以及西洋參新產品的研發等方面進行了深度的研究,并通過實際考察和種植獲得了豐富的西洋參種植經驗,是我國的西洋參種植技術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我國的西洋參種植產業也隨之得到了快速穩定的發展。目前,我國西洋參的種植區域不斷擴大,逐漸形成了西洋參的四大種植區,即東北種植區、華北種植區、華中種植區以及康滇種植區。
西洋參在我國的東北地區種植非常廣泛,由于東北地區緯度較高,大部分處于北緯之間。并且東北地區溫度、氣候以及土壤條件都滿足西洋參的中只要求,無霜期更是能夠達到115到150天。這樣的環境條件得天獨厚,使得西洋參在東北地區得到了廣泛的種植。據研究顯示,東北地區的西洋參年產量達到了我國總體西洋參年產量的一半以上。
華北地區主要以平原為主,其緯度和海拔適中,氣候條件和地理位置可以說是我國最好的地方,交通發達,并且緊靠渤海灣以及天津港,有利于西洋參的出口和貿易。因此西洋參在華北地區得到了最好的發展。
華中地區屬于北亞熱帶氣候,海拔高并且氣候相對來說不如華北地區,但是西洋參的種植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普及。
康滇地區平均海拔達到了3000米,屬于高海拔地區,氣候濕潤,雨水充足,整體氣候條件優越,有利于西洋參的生長。
目前我國的西洋參產量既可以創造相應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可以滿足于我國人民的總體需求,并且在這幾十年的西洋參種植中,西洋參的品種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達到了幾十種之多。
對于我國當前的西洋參產業來說,應該注重于品牌的建設,加強產品的宣傳力度,擴大消費市場。相關西洋參產品生產企業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對西洋參進行品牌宣傳,提高消費者的購買力度。并且還可以和各種媒體平臺合作,對西洋參產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宣傳,提高人們對西洋參產品的認知度,從而使消費市場得到擴大。
加強品牌的建設,相關西洋參企業需要注重西洋參產品質量的提高,只有產品質量得到保障,才能獲得廣大群眾的認可,企業才能取得長久發展,從而形成企業獨特而有力的品牌。
只有在合適的區域選擇合適的西洋參品質來進行種植,才能使西養生得到良好的生長,并且其產量和質量也能夠得到保障。對西洋參的種植總體來說就是因地制宜,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充分發揮出西洋參的種植優勢,并且充分發揮出種植區域的優勢和特點。另外,在西洋參的種植期間,盡量少使用化學產品,避免當地的生態環境受到污染。
西洋參主體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屬于名貴中藥,所以西洋參自身的莖葉還可以提取出揮發油、多糖等有效成分,并可以對西洋參的莖葉進行綜合開發,創新出新的附加產品,提高西洋參的產品附加值。
西洋參的種植技術的推廣可以從三個反面來講。首先,西洋參的種植可以向標準化種植的方向發展,將光照和水分經過科學規劃后進行有效控制,并按照種植要求建立遮陰棚,保證土壤的水分和酸堿度滿足西洋參的生長需要。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其次,開發利用微生物制劑使土壤的有益微生物數量得到提升,并對土壤環境進行改良使土壤的利用效率得到提升。從而使西洋參達到高效率種植。最后,加快研發西洋參新品種新技術的速度,并加大對西洋參種植技術的研究力度,實現西洋參種植的高質高產。并對新的種植技術進行宣傳推廣。
綜上所述,西洋參種植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并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西洋參種植技術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其種植效率和產品質量都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因此,希望我國的西洋參產業在今后的經營中取得更好的發展,進一步拓展市場,促進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