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貴陽
稻水象甲的主要入侵途徑是遠距離貨物移帶。稻水象甲的主要傳播方式是依附在稻谷、稻草或以稻草為包裝物的物品,通過水路或陸路運輸完成遠距離傳播,通過移帶和存水近距離傳播,它本身自帶擴散能力,它的生命力很強,不僅可以飛行,還可以隨水漂流,在水中存活很長時間。
稻水象甲繁殖很迅速,雌蟲可以不經過交配,直接產卵,每只雌蟲可以產100到200粒卵。正常條件下,這些卵都能夠孵化,產生幼蟲蛹,又變成新一代出雌蟲。通過這樣的規律可以看出,當一個稻水象甲雌蟲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就可以建立起一個稻水象甲的種群。
稻水象甲為了躲避敵人通常會采取假死的策略,當它在水稻尖部采食時,遇到天敵就會采取假死的方式掉到地上或是水里,假死可以有效的幫助它躲過天敵,這一過程可以持續幾十秒甚至幾分鐘,這種特性可以促進它在新環境中能迅速繁殖。滯育性也是它的生存策略特性,當稻水象甲生長的環境不適合生長時,它就會停止進食以此來停止發育,可以一直從上一年的夏季到第二年的春季,這種狀態可以保持200天以上。稻水象甲具有趨嫩性,也就說它專吃葉尖或者嫩葉葉肉,稻水象甲在水稻插秧時就開始活動了;當水稻葉子變老以后,它就開始進入繁殖階段,稻水象甲產出的卵在,7到10天就可以孵化出幼蟲,幼蟲會鉆到水中或泥中對水稻根部造成危害,致使水稻難以吸收到足夠的水分和營養,影響水稻分蘗,最終導致水稻減產。這種危害通常會導致水稻出現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的損失,是對水稻最致命的危害。通過觀察發現,稻水象甲嚴重的田地里,其密度高達每平米60頭,這樣的密度可以讓田地里的水稻苗一夜之間全部受害。
稻水象甲在我縣一年發生一代,完全變態。其生活史為越冬成蟲-卵-幼蟲-蛹-新一代成蟲-越冬成蟲。可分為:遷入危害期:越冬成蟲約在4月中旬(日均溫穩定通過15℃)開始陸續遷入稻田危害產卵,成蟲高峰在5月下旬,到5月底成蟲基本結束;卵期:稻水象甲卵期僅7-10天,但由于越冬成蟲產卵期長,所以卵期約為5月上旬至6月上旬;幼蟲危害期:據調查分析幼蟲危害期約為5月中旬至6月中旬;蛹期:田間6月上旬開始發現土繭,根據前幾個階段發育情況分析,蛹期約為6月上旬至7月上旬;羽化期:6月中旬后期,開始發現羽化成蟲,預計羽化期約為6月中旬后期至7月中旬為羽化期。
我縣2013年5月21日首次在曹碑鎮9村發現稻水象甲的成蟲及危害癥狀,經過省植檢站專家實地確診為稻水象甲。經普查2013年稻水象甲危害水稻面積0.5萬畝,2016年危害面積為秧田1030畝、移栽本田10100畝,共計11130畝。主要涉及到沿涪江、梓江、沈水河流域的曹碑、仁和、青崗、天仙、東岳、文升、玉太、大于、復興、雙溪、太興、廣興、沱牌等13個鄉鎮。近幾年稻水象甲傳播危害已威脅全縣水稻制種產業和水稻大田生產。
(一)封鎖處理
1、一旦發現稻水象甲,應該及時進行封鎖處理,科學確定重點封鎖管制的植物和植物產品,根據其攜帶傳播方式確定必須檢驗的物品,并且及時告知相關生產經營和運輸單位或者個人,配合相關部門做好物品檢疫工作,減少稻水象甲的傳播幾率。
2、結合地理環境和交通狀況,根據疫情普查結果和傳播情況等,確定疫情發生急需封鎖控制的范圍,及時對這些地區進行嚴格封鎖,嚴格控制有關物品的流動。
3、在從疫情發生區運進貨物之后,要及時對包裝貨物的稻草、稻樁、草紙鋪墊物、秧苗等進行集中消毀,避免帶入稻水象甲,產生新的疫情。
4、在發生疫情范圍較小的轄區可以采取果斷燒毀秧苗的措施,對土壤施藥并且隨時跟蹤監測,保證徹底消滅蟲害。
(二)稻水象甲的防控方法:堅持“狠治越冬代成蟲,兼治第一代幼蟲,挑治第一代成蟲”的防控策略。做到“五統一”,即統一組織、統一技術、統一購藥、統一時間、統一防治。
1、農業防治。在春季育秧前,將田邊的水草和溝渠邊雜草;疫情發生區稻田“只灌不排、遇水防溢”;水稻成熟收割時,可以將稻草燒毀,在半個月之內滅茬翻耕,炕干土塊。
2、物理防治。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燈光將成蟲誘殺,普通的白熾燈和日光燈、頻振式殺蟲燈等都可以使用。
3、化學防治:以防治越冬代成蟲為主,針對越冬場所、秧田期和大田期分三個階段施藥防治。
(1)稻谷入庫后,立即熏蒸殺滅成蟲。
(2)處理種子,可以用35%丁硫克百威種子處理干粉劑拌種。每一千克催芽露白的種子使用25到30克的干粉劑,將瀝干水的種子放在塑料袋內搖晃5分鐘,使種子表面完全被處理劑覆蓋,晾干30分鐘后播種。若處理沒有浸濕的種子應該灑水濕潤種子,再進行拌種。
(3)水稻帶藥移栽。一、秧田(苗床)噴霧:秧苗移栽前3-5天,選用75%三環唑+45%毒死蜱1000倍液或25%咪鮮胺+10%四氯蟲酰胺1000倍液,噴霧至秧苗滴水為止。二、藥液浸秧:水稻移栽時,選用75%三環唑+45%毒死蜱1500倍液或25%咪鮮胺+10%四氯蟲酰胺1500倍液,浸秧苗1分鐘左右取出,堆悶半小時后移栽。水稻移栽能有效地殺死移栽初期遷入稻田的越冬成蟲。具有費省效宏、省工省藥、“一噴三防”(預防葉瘟,防治一代螟蟲和稻水象甲)的作用。
(4)邊際施藥防治。針對水稻移栽初期,稻田周邊,濕地周邊聚集了大量的成蟲,實施邊際藥劑防治,可大幅度降低藥劑防治面積。
(5)關鍵期施藥防治:越冬成蟲的遷入高峰期,是防治成蟲的最佳時期。每公頃用5%毒死蜱18千克緩釋顆粒劑拌毒土撒施,并保持淺水管理。能達到非常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