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陜西某地一項工程驗收合格已過去兩年,然而給鎮政府修路的項目負責人卻遲遲拿不到工程欠款,原因是鎮政府換屆后,對于前任簽訂的合同并不認賬,甚至說出“誰當時簽的字,你找誰去”。
在不少地方的招商引資或者工程實施過程中,“新官不理舊賬”的問題時有發生,引發諸多經濟層面的糾紛。為了維護政府公信,應當旗幟鮮明地對這類現象說不,并從根子上加以治理。相關制度明確規定,不得以政府換屆、領導人員更替等理由違約毀約,因違約毀約侵犯合法權益的,要承擔法律和經濟責任。對于“新官不理舊賬”的行為,應及時啟動問責機制,倒逼當事人積極履行義務,同時還要建立科學的基層政府績效評價體系,一個工程或項目,不管經歷了幾任領導干部,都應該列入地方政績考核。 (經 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