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意
永城是真正立足市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發展產業的,而且把美麗鄉村和產業扶貧有機結合起來,真正體現了產業興旺、鄉村美麗、人民富足、社會文明和諧的小康社會的鄉村美景,走出了一條非貧困縣率先脫貧奔小康的路子。
下一步,永城可以進一步篩選優質產業,特別是大力發展生態環保型產業。比如太丘鎮秀玉工藝品廠,這是一個很有前景的產業。這個產業就地取材,能夠帶動農村貧困群眾去脫貧,讓農民真正致富。再比如時莊村,這里的文化產業雛形已經顯現,可以再進一步提升,吸引更多文化元素進來,可以開展文化節、文藝比賽和競拍等,形成熱點、焦點,引起社會上更多人的關注。
時莊村有一個誠信小超市,這個超市不是很起眼,但代表了農村富足之后文明的提升,可以以此為模板,讓更多村莊都有這樣的愛心小超市。該村還有一個養老墻,上面掛了很多上歲數老人的照片,下面應該標注著名字、年齡、幾世同堂等信息。尊老愛幼是我國的傳統美德,這樣的方式,可以讓人們對永城這個“長壽之鄉”,有更直觀的感受。
總之,作為非貧困縣,永城在奔小康路上走得更快,給我們展現了富有活力的中原農村的靚麗畫卷,樹好典范,做好宣傳,打造出更多美麗文明鄉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