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新太
綠色生資,全稱綠色食品生產資料,是20世紀90年代緊隨綠色食品之后發展起來的公共品牌,與綠色食品全程關注安全相伴,綠色生資關注的是綠色食品生產過程中的投入品,如農藥、肥料、飼料及添加劑等。經過20多年的培育,綠色食品已經發展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安全優質食品(農產品)精品品牌,綠色食品產業已經成長為一個規模巨大的新興產業,綠色食品發展模式已經在示范引領農業標準化生產和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農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作為綠色食品產業發展重要物質保障的綠色生資,其發展明顯滯后,正在成為制約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應引起業界的高度重視。
綠色生資的概念及發展現狀
綠色生資,是指獲得國家法定部門許可、登記,符合綠色食品投入品使用準則要求,可優先用于綠色食品生產、加工,經中國綠色食品協會核準并許可使用特定綠色生資標識的安全、優質、環保的生產投入品。換句話說,綠色生資和綠色食品一樣,也是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注冊擁有的質量證明商標,實行證明商標使用許可制度,并授權中國綠色食品協會進行標識管理。標識使用許可范圍包括符合綠色食品投入品使用準則的肥料、農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獸藥、食品添加劑,以及其他與綠色食品生產相關的生產投入品。
自1996年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和綠色食品協會組織優秀的投入品生產企業開發綠色生資以來,尤其是“十二五”以來,全國綠色食品工作系統和綠色生資企業,圍繞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和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解決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生產力與承載力錯位、農產品供需結構失衡等突出問題為己任,以優化調整農業結構和推進農藥、化肥減量使用為重點,積極開展市場推介宣傳,使得綠色生資逐漸走進了廣大企業和公眾的視野,市場知名度穩步提升,產品總量不斷擴大。截至2016年12月,綠色生資有效用證企業121家、產品266個,產品品種包括肥料、農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和食品添加劑等,基本涵蓋了除獸藥外綠色食品生產允許使用的投入品。應該說,在前些年沒有進行大力宣傳,近幾年雖加大了宣傳,但宣傳手段、宣傳廣度和深度不足,還沒能引起生資產業界足夠重視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可貴。
但是,從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對綠色生資的需求看,2016年年底,全國1萬余家綠色食品企業(2.4萬余個產品)的原料產地及696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面積之和已超過2億畝,對生資的需求應當是一個較大的數字。顯而易見,現有用標的綠色生資產品的總量規模與綠色食品發展及原料基地建設的需求差距亦較大。也就是說,推動綠色生資開發,補足綠色生資的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空缺,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
綠色生資的發展意義及前景
從農業綠色發展全局看。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綠色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引領我國現代化建設走進了生態文明新時代。2017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把農業綠色發展擺在生態文明建設全局的突出位置,全面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制度體系,基本形成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與生產生活生態相協調的農業發展格局,努力實現耕地數量不減少、耕地質量不降低、地下水不超采,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秸稈、畜禽糞污、農膜全利用,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民生活更加富裕、鄉村更加美麗宜居。”在面臨農業資源趨緊、農業面源污染、農業生態系統退化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等突出問題的情況下,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應從我國國情農情出發,以保障糧食安全、綠色供給和農民增收為基本任務,堅持問題導向,抓住關鍵環節,更加注重資源節約、更加注重環境友好、更加注重生態保育、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努力在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上下功夫,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意見》提出“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化肥、農藥利用率達到40%;……到2030年,化肥、農藥利用率進一步提升,農業廢棄物全面實現資源化利用”,既是目標又是途徑。綠色生資堅持“安全、有效、環保”的產品定位,倡導綠色化、清潔化、標準化生產方式,推行集“原料管控、產品檢驗、包裝標識、證后監管、推廣應用”于一體的全程質量保障模式,綠色生資不單純追求產品質量的達標,而是更加注重下游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業節本增效,順應了農業綠色發展“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和“化肥、農藥利用率進一步提升”的新要求。如綠色生資肥料的推廣使用,可有效減少化肥使用量,改良土壤生境,改善作物品質,有效降低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使廣大消費者享受到更多的放心食品。
從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看。眾所周知,綠色食品的理念和做法是實行標準化生產和全程質量控制,倡導綠色、減量和清潔化生產,遵循資源循環無害化利用,嚴格控制和鼓勵減少農業投入品使用,注重產地環境保護。很顯然,無論是綠色食品企業全程標準化生產模式中,還是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建設中,投入品的正確選擇和規范使用至關重要。為此,農業部頒布了一系列極其嚴格的綠色食品投入品使用準則,這些準則對綠色食品生產過程中的農藥使用、肥料使用、獸藥使用、動物衛生防疫、飼料及飼料添加劑使用、漁藥使用和食品添加劑使用等作了細致翔實的規定,并且其中允許使用物質的列表還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訂。毫無疑問,企業或生產基地要在生資市場上選用符合準則的投入品,是要費些周折的。而綠色生資經第三方評價核準,符合綠色食品投入品使用準則的要求。企業使用綠色生資既簡單易行,又有利于落實科學施肥、合理用藥、規范使用添加劑的相關制度規定。在基地建設中統一推廣綠色生資,向農戶提供優質安全投入品,也有利于規范投入品使用行為,減少質量安全隱患,提升綠色食品的公信力和美譽度。
從綠色生資產業推進政策看。近年來,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正在成為綠色食品加工業制約因子,而綠色生資又是原料基地的制約因子。為充分發揮綠色生資在保障和提升綠色食品質量安全方面的物質支撐作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和綠色食品協會決定,圍繞推動綠色食品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任務,結合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統籌謀劃、廣泛動員、強化服務、開拓市場,積極推動綠色生資開發與推廣應用,力爭用3至5年,使綠色生資開發應用工作覆蓋到所有省份,綠色生資品牌影響力得到明顯提升,形成一批規模大、聲譽好、引領作用強的綠色生資龍頭企業,使生產加工企業達到800家以上,產品達到2000個以上,肥料、農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獸藥和食品添加劑等五大類綠色生資得到均衡發展,綠色生資和綠色食品開發及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協調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同時,為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產品競爭力,更好滿足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需要,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和綠色食品協會還出臺了多項舉措,鼓勵廣大優秀農資企業申報綠色生資,引導推動綠色生資與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綠色食品企業有效對接,積極組織綠色生資的產品開發與成果應用轉化,設立綠色生資示范推廣專項資金,支持綠色生資獲證企業開展示范試驗和開拓更大市場,組織綠色生資企業免費參加綠博會、肥料雙交會、植保雙交會等專業展會等效果明顯,綠色生資已經受到廣大經銷商和消費者的歡迎。
總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開發綠色生資,從源頭上優化生產投入品結構,擴大優質安全投入品的市場供給,不僅有利于夯實和豐富綠色食品發展的物質基礎,而且有利于控制和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改善生態環境,當然也有利于生資產業獲利和可持續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綠色生資必將成為促進綠色食品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新業態與新動能,誰能抓住這個機遇,誰就能獲得長足發展。
(作者單位:河南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
延伸閱讀
綠色生資標識使用申請人可向省級綠色食品工作機構提出申請,并提交《綠色食品生產資料標志使用申請書》及相關材料(一式兩份)。有關申請資料可通過中國綠色食品協會網站(www.greenfood.org.cn/sites/cgfa)、中國綠色食品網站(www.greenfood.org.cn)或河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站(www.hagreenfood.org.cn)下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