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一輪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趨勢和特點

2018-01-27 18:39:15賀子杲
領導文萃 2018年2期
關鍵詞:全球化

賀子杲

近來,反全球化和去全球化潮流成為國際社會的關注點,全球化與去全球化兩種潮流交織在一起。中國目前需要積極應對去全球化潮流,倡導中國的全球化路徑,進而提出并充實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全球化作為21世紀的主流,其產生的條件是什么?當前去全球化潮流在全球范圍開始蔓延的原因又是什么?全球化與去全球化相互交織,是否成為新一輪全球化的特點?如何正確認識中國在新一輪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新一輪全球化的關系如何?在新一輪全球化進程中,中國如何正確處理中美關系?中國怎樣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來解釋新一輪全球化與全球治理,并構建中國的話語體系?本刊特約記者就上述問題專訪了上海社會科學院高端智庫學術委員會主席、世界中國論壇秘書長黃仁偉研究員。

《領導文萃》:全球化是21世紀的世界潮流,它產生的條件是什么?

黃仁偉:21世紀以來,世界的主要潮流是全球化。這一輪全球化的條件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市場經濟的全球化。全球化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原來計劃經濟的國家走向市場經濟,世界市場經濟從西方國家擴展到諸多非西方國家。以往市場經濟的全球化程度沒有這么大,大部分國家并沒有真正進入世界市場。這是市場體制上的全球化,尤其是中國加入WTO,世界市場真正變成了全球市場,否則世界市場最多只能覆蓋一半國家。

二是全球范圍的生產鏈條和價值鏈條的形成。在全世界范圍內排列生產鏈條和價值鏈條,從低端到高端,而不是在一個國家內排列。價值鏈、生產鏈、供應鏈都是在世界范圍內組合,沒有一個生產過程是在一個國家內部完成的。

三是資本的全球流動。這不僅包括直接投資的資本流動,更多的是虛擬資本的全球流動。虛擬資本的全球流動形成巨量熱錢,具有很大的破壞性。當熱錢進入一個國家,該國家就會產生大的泡沫,當熱錢離開一個國家,該國家經濟泡沫就會破滅。金融危機在某種程度上是由世界上的熱錢引起的。

四是全球信息網絡化。在世界范圍內形成全球信息網絡始于1990年代。自從有了全球網絡后,世界市場可以在同一時間內同時發生所有經濟行為。各個國家的政治相互影響、文化相互影響也大大加快加深。全球化與網絡化結合之后,全球化不再僅是經濟的全球化,還包括政治、社會和文化的全球化。

五是全球治理需求的出現。由于世界市場的資金、信息流動,各國的國內治理變得更加復雜困難。全球性問題不斷出現,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單獨應對。以往國際治理是二戰后在聯合國體系內、主權國家之間的一種規則體系。但是,這些國際治理規則已不能應對21世紀的全球問題,因而出現了全球化條件下的全球治理需求。比如,氣候、低碳、恐怖主義、大量難民和移民、毒品、全球疾病等問題是超越國界的,這些都是由全球化帶來的。這些問題在全球化出現之前就存在,但局限在一個區域內,沒有在全球范圍內大規模發生。所以,全球治理本身就是全球化的產物。

上述條件在21世紀以來更加明顯,從五個方面構成了全球化產生和發展的條件。

《領導文萃》:近年來,去全球化趨勢在全球范圍開始出現,那么,這一輪去全球化產生的原因又是什么?

黃仁偉:在最近2~3年,全球化大趨勢發生了重大轉變。這個大轉變就是發達國家內部出現了相當有力的反全球化、去全球化潮流。這股潮流前幾年是在草根階層、中下層發生的。最近幾年發達國家中上層甚至最高層也開始出現去全球化的政策性變化。最典型的是英國退歐和美國特朗普當選總統。這兩個現象表明,過去是全球化領頭羊的英美成為去全球化的領頭羊。很多人曾經把全球化比喻為西方化,進一步比喻為美國化,把全球治理比喻為西方治理,甚至比喻為美國治理。現在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發達國家帶頭反對全球化和全球治理。那么,到底是全球化是主流,還是去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是主流?這兩股潮流哪個更主要?特別是去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怎么會在發達國家出現并發展?對這個問題學術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對于各大國來說,如果不搞清楚這股潮流產生的根源,就沒法判斷這股潮流會持續多久,會不會很快就消失,或者說會不會取代全球化,使全球化潮流變成第二位的支流,而去全球化變成第一位的主流。當前這個問題就成了全球性的、關鍵性的問題。

我的看法可能不同于許多學者的觀點。我認為,全球化帶來的財富分配的極不均衡和利益的嚴重失衡是去全球化潮流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世界范圍內,跨越國界的全球化導致跨越國界的貧富分化。全球化的輸者或失去者是在全球范圍形成的,不是一國范圍的兩極分化。全球化的贏者或獲得者也是全球范圍的,而不是一國范圍的財富積聚。當資本從發達國家流出,生產鏈的崗位也隨之從發達國家流出,全球化對發達國家經濟帶來破壞性的影響。這種影響開始是以經濟虛擬化的形式出現,最后導致經濟空心化,以致大量失業和巨額債務。資本和生產崗位過去集中在發達國家,很多非西方國家并沒有融入全球市場,沒有在整體結構上與全球市場鏈接,要素流動主要局限在發達國家之間或發達市場內部?,F在,發展中經濟全面進入世界市場后,就會產生發達經濟的資本“泄洪現象”,即從高處流向低處,不是水平流動,而是從高端的發達地區流向低端的不發達地區。然而,這種資本流出大于資本返回,一旦流出并獲得高額利潤就很難流回,利潤和工作崗位很少回流母國。這樣,發達國家的中下層(中產階層的下層和下層的貧窮者)的人數大規模增加,收入降低或者收入在最近10~20年基本沒有提高。這就是西方民粹主義和保護主義產生的社會根源和經濟根源。

那么,不僅是社會的中下層在全球化過程中成為輸者,發達國家的不同利益集團和資本集團,特別是制造業集團也可能成為輸者,實體經濟成為輸者,金融或虛擬、網絡經濟則成為贏家。因此,不僅中下層不滿,中上層部分成員也成為全球化的輸者,他們也參與和支持中下層的反全球化潮流。

不僅如此,這種不滿還上升到國家層面。當財富從發達國家流出以后,發達國家的稅收來源就不斷減少,普遍出現的國家債務危機和財政危機,使這些國家都收不抵支。西方國家財政過去主要靠大公司上繳稅收,現在因為大公司的利潤外流而減少稅收來源。另一方面,富人通過網絡將資金轉移出去,將資金轉移到避風港、金融自由港或不納稅地區即所謂“避稅天堂”。國際游資在那里集結,展開投機活動并獲取利潤之后又回到避風港。發達國家財源由此出現枯竭。endprint

國家財源枯竭導致另外一個惡性循環,就是社會福利保障能力下降。不管是美國、日本還是歐洲都遇到這個困境。二戰結束以來,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穩定的兩個最主要要素是中產階級和社會保障。在全球化的沖擊下,這兩個最基本的支柱和基石出現動搖。這就動搖了西方制度的根本穩定性,動搖了西方國家在世界范圍內的控制能力。現在西方不僅解決不了國際問題,也解決不了國內問題。國內公共物品和國際公共物品都嚴重短缺。財政問題和債務問題并存,國家債務、地方債務、私人債務交織,麻煩一環扣一環。

一方面,全球化造成財富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流動,向全世界的虛擬空間流動。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窮困人群向發達國家流動。這就造成合法和非法移民、難民、非法人口販賣等向發達國家涌入,這就出現發達國家由移民造成的社會危機。其一,社會危機本身加劇了已有的財政危機。部分移民轉化為本地居民后,西方社會保障的負擔加重。其二,移民以較低工資參與就業競爭,中產階級的工作崗位本來已經減少,又被外來人口稀釋一部分工作機會。這一來中產階級工資更加難以提高。蛋糕的大小有限,吃蛋糕的人數增加,每個人享受的蛋糕份額就會減少。其三,非西方、不發達國家的窮困人口進入西方國家以后,原來不發達國家或非西方國家同西方國家的文化沖突化直接進入到西方國家的社區里。過去文化圈之間相隔很遠,只有在文明圈邊緣地區相互交叉?,F在文明的沖突進入發達國家核心部分的居民生活區。由此,種族矛盾就帶來了排外主義,排外主義又把大量移民和難民的消極后果歸咎于全球化。

這樣幾個危機交織在一起,經濟空心化、財政債務危機、人口流動帶來的社會矛盾沖突化,構成了逆全球化產生的主要原因。反過來看,產生逆全球化的原因短期內能否消除?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西方國家不可能在三年、五年內把這些現象的根源消除,反而這些現象在十年后可能還會加劇。西方國家的民粹主義和民粹主義推動的政客民粹主義化的潮流還會繼續。

問題是,這個潮流的繼續會否就等于全球化潮流被淹沒?全球化會否變成支流?我認為,全球化的總趨勢不會改變,但是全球化的負面因素會上升,全球化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動力會下降,全球化給國家和社會帶來的弊端和不穩定性會增加。下一個時期全球化的正面因素和負面因素將交織在一起,甚至互相抵消。在某些時間、某些地區、某些議題上,負面因素可能超過正面因素。但另一方面,全球市場的流動性和一體化趨勢還會繼續進行。這就是新一輪全球化的特點。

《領導文萃》:您能否具體描述一下?

黃仁偉:第一個特點,西方主導的全球化將成為歷史。由西方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共同推動的全球化正在出現,在該進程中,新興經濟體正逐漸占上風。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經濟中的GDP比重正在走向平衡,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經濟體中的GDP比重逐漸占上風,將占60%。發達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下降,新興經濟體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上升,全球化重心將移向新興經濟體,這個新特征越來越明顯。而新興經濟體的領導者是中國,占金磚國家GDP的一半以上。

第二個特點,全球化越來越需要由全球治理來引導。全球治理的短缺造成了全球化的負面因素得不到控制,才會有越來越大的“去全球化”。可以說,控制了全球化的負面因素,去全球化的潮流才會削弱,全球化才能更健康地發展。全球治理是新一輪全球化的主要推動力。全球化要向機制建設方向發展,如果沒有機制建設,全球化完全是盲目的自發的,反全球化力量必然得到強化,其破壞性將越來越大。目前全球治理對全球化的作用有限,全球化的破壞性幾乎不受制約。所以,全球化與全球治理成為一對相互作用的矛盾運動。

第三個特點,中國全球治理方案的出現。隨著全球化與全球治理矛盾的互動,全球治理是向何處發展?誰提供全球治理方案,并提供全球治理的公共品?這些新問題在美國那里得不到答案。美國總統特朗普不僅不支持全球治理,甚至退出全球治理框架,如巴黎氣候協定。美國難以成為新一輪全球化的領頭羊,不能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國際社會開始把眼光轉向中國,希望中國在全球化中起到領頭作用、引導作用,發揮公共物品提供者的作用。中國現在難以馬上實現這些作用,但是這個方向已經清晰地顯示出來。2017年的瑞士達沃斯論壇、“一帶一路”峰會、漢堡二十國峰會以及金磚國家峰會,中國最高領導人發表的一系列講話,都是強調在全球化基礎上推進全球治理。這成為中國的主旋律,贏得了全世界的正面肯定。雖然中國還沒有把全球治理的引導責任全部接過來,但是這個趨勢已經出現。

第四個特點,用實體經濟的投資和“一帶一路”倡議帶動新一輪全球化是中國新的國際競爭力的比較優勢所在。中國已基本完成國內大范圍的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在最近15年內完成了一場基礎設施革命。中國在基礎設施領域已走在世界前列,如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高壓電網、無線通信網、港口網、機場網。在中國基本完成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的情況下,可以向世界提供強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包括資金、技術、人力和裝備。中國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全面具備這些能力的國家。

《領導文萃》:請您進一步談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新一輪全球化的關系。

黃仁偉:中國在全球化中的作用集中體現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戰略性的倡議。我們在國際上稱“一帶一路”倡議,是因為需要參與國家的接受和意愿與合作。“一帶一路”倡議在新一輪全球化中將起到核心的、重大的、歷史性的作用。

其一,“一帶一路”建設可以引導世界過分膨脹的熱錢轉變成實體經濟的投資。現在的全球化是熱錢過多,實體經濟的直接投資過少。所以經濟增長乏力,增長的都是泡沫,然后就破滅。泡沫帶來的是少數人暴富,多數人財富蒸發?!耙粠б宦贰苯ㄔO就是要把部分熱錢變成實際投資,重新平衡世界經濟。“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資金大規模加入熱錢,如果中國資金都加入熱錢,全世界的金融災難就會驟增。中國已經進入由對外貿易為主轉向對外投資為主的階段。一旦中國進入對外投資為主的階段,國內資金外溢,流量越來越大,并導致人民幣大幅度升值,逐漸成為國際硬通貨和國際貯備貨幣。這一系列轉變將促使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對外投資國之一。如果中國資金投向熱錢,全世界將會處于災難;如果中國資金投向實體經濟領域,全球化的負面因素將會逆轉。中國倡導“一帶一路”將改變世界資本市場,中國資本將引導世界資本向實體經濟流動。這樣,中國就是扭轉全球化負面方向的最重要力量。endprint

其二,向實體經濟轉移有諸多方式,如向外國企業投資,或購買各種技術,更重要的是向基礎設施投資。全世界基礎設施嚴重落后,基礎設施改造需要的資金達到幾十萬億甚至上百萬億美元。這個問題在幾十年都不能解決并完成。世界上最大的投資方向是全世界的基礎設施。中國的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流向基礎設施,將成為新一輪全球化的核心特征。中國帶頭建設基礎設施,是用中國的基礎設施帶動全世界的基礎設施,用中國的產業鏈轉移帶動全世界的產業重構布局。這就是全球化的再平衡。當全球化負面過多時,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可以將虛擬的熱錢轉向有益的直接投資。

其三,當中國基礎設施投資落地以后,就會帶動這些基礎設施投資的地區,促成這些地區加速進入世界市場,加速發展本地經濟。“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大部分恰恰是歐亞大陸的落后地區,它們將首先得到帶動,進而還將帶動非洲和拉美地區,帶動整個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和人民福利。

其四,“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大量的地方治理,也會帶動新一輪全球治理的當地化。當地化的全球治理超越民族國家,本土化的全球治理就會上升到區域治理,最后成為全球治理的一種實驗。這就改變了西方輸出西方民主、純粹的西方市場模式和西方治理模式,而是與當地發展結合,以當地人民自己的經驗文化為基礎的、不同特點的國家和地區治理。在這個基礎之上,才能形成多元化的全球治理,才能使全球治理擺脫西方的普世價值、單一治理。因為當前很多問題是西方單一治理造成的。所以,“一帶一路”建設是全球治理的試驗場所,難民問題、生態問題、反恐問題、打擊毒品、流行疾病問題,都在“一帶一路”的區域內結合起來,通過當地的治理機制得到控制和解決。

“一帶一路”建設的比較優勢正好與國際基礎設施的大量空白狀態相結合,中國的供應能力和各地區對基礎設施的市場需求能夠結合并具有對等性。全球化是由全球化的基礎設施來決定,基礎設施的一體化水平與全球化發展程度相一致。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發展差距正是全球化受到梗阻的重要原因。市場體制軟件系統的全球化和基礎設施硬件系統的全球化,二者缺一不可。市場全球化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必須有基礎設施的全球化,目前市場的空間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當基礎設施進入全球化市場之后,市場空間才能真正開發出來。“一帶一路”就是解決兩個需要,一個是基礎設施一體化的需要,一個是全球市場一體化的需要。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最終促使全球市場的中間洼地區域隆起。這是需要巨大能量才能推進的高水平的全球化。這就是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引導或者以“一帶一路”為主要動力的全球化。

“一帶一路”也將為全球化、全球治理開辟新的空間,為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找到新的動力、新的引導力量、新的支撐、新的增長點。中國從地區大國向世界大國和世界強國的轉變也將在這個過程中完成。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可以培養中國的各種能力。在某種程度上,通過“一帶一路”可以實現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兩種體制和規則、兩種話語權的鏈接和統籌?!耙粠б宦贰背h的基本實現,大致需要30年時間。到2050年左右,兩個一百年也基本上實現。從理論上來講,我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際基礎是“一帶一路”倡議,用“一帶一路”倡議證明人類命運共同體,用人類命運共同體來拓展“一帶一路”倡議,實現擺脫西方化軌道的全球化。

總之,在新一輪全球化特點的基礎上,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將成為新一輪全球化的主要動力和支撐。

《領導文萃》:中美關系事關全球發展大局,您是如何看待新一輪全球化過程中的中美關系?

黃仁偉:談到新一輪全球化進程中的中美關系,我們以“一帶一路”和全球治理頂層設計來預測中美關系的新趨勢。全球化與全球治理囊括了當代世界的所有問題。“一帶一路”作為操作性戰略,是處理全球化與全球治理這對矛盾的關鍵。中美關系不是帶動“一帶一路”建設,不是帶動全球治理。相反,中美關系服從于“一帶一路”倡議,服從于全球治理。毫無疑問,中美關系仍是各個大國關系中最重要的關系。如果中美在全球化與全球治理中合作,那么中美關系在未來幾十年就具有比較正面的發展趨勢。如果中美在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中不能合作,那么老的地緣政治因素、老的大國競爭的修昔底德陷阱就會占上風,中美關系就會回到冷戰和二戰前的大國關系。既然“一帶一路”建設是新一輪全球化的動力和支撐,那么在老的地緣戰略框架下還是在新的全球化與全球治理框架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是合作、競爭還是沖突,就成為觀察中美關系的關鍵。如果中美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合作,中美關系就變成好的關系。如果中美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競爭和沖突,中美關系將會陷入較大的麻煩境地。我們需要用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一帶一路”等三個概念來設計新的中美關系,以此找到擺脫“修昔底德陷阱”的路徑。

《領導文萃》:最后,請您談談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說明全球化與全球治理這對矛盾的運動與發展?

黃仁偉:全球化與全球治理是一對矛盾,如何認識這對矛盾運動,是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最新發展。全球化與全球治理的矛盾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在全球范圍的運動。全球化,特別是經濟全球化,基本上是生產力在全球范圍內的重新分布和發展,也包括全球生產關系向市場經濟、向跨國公司的全球發展。如果說全球化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那么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就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聯合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的國際體系、國際規則和國際機制,是在主權國家基礎上而不是全球化基礎上形成的。這個體系無法治理全球化過程中的問題。這種相對過時的、二戰后與冷戰中形成的世界范圍的上層建筑,被西方國家牢牢控制,遠遠滯后于全球化的經濟基礎。要建立一個新的世界性的國際體系,實際上是構建新的適應全球化的全球治理上層建筑。

當前的全球生產關系仍然是以西方為主導,不管是市場經濟還是跨國公司,都落后于生產力的全球發展。傳統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是在一個國家內討論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而不是在世界范圍內討論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就可以在世界范圍內討論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發展。在某種程度上,這還會進一步證明,共產主義只能在世界范圍內實現,而不可能在一個國家內實現。只有當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在世界范圍內普遍化之后,當這兩對矛盾的運動規律被認識之后,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才可能成為真正的科學真理。否則,一個地域內的社會主義往往是導致封閉,走向落后。換言之,某些社會主義國家出現挫折,就是因為它們沒有融入全球化的潮流,或者說它們是在非全球化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列寧指出在帝國主義的薄弱環節可以首先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國家。但是,列寧并沒有認識到,在不具備全球化的條件下,一國不僅不能建成共產主義,即使是社會主義也很難建成。

馬克思指出,社會主義在發達資本主義普遍聯系的情況下才能取得勝利。在全球化條件下,歷史唯物主義所揭示的規律將再一次得到證明,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又將重新顯現。20世紀馬克思主義轉變為列寧主義后,最初建成社會主義陣營,但是脫離了全球化潮流,就由強變衰,最后解體。在全球化條件下,我們重新認識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馬克思主義一定要能夠解釋當代的、最大的、最關鍵的、最普遍的問題,全球化與全球治理是覆蓋所有問題的核心概念。如果馬克思主義不能解釋現在發生的普遍問題,那么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就無法體現。如果我們將全球化與全球治理放在歷史唯物主義中加以考察,并能夠得到解釋,那就證明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也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普遍意義。只有與全球化趨勢相融合的社會主義,才是符合世界普遍規律的社會主義。endprint

猜你喜歡
全球化
新冠疫情的暴發遠不是讓各國變得更加孤立,而是讓全球化出現改觀
英語文摘(2020年5期)2020-09-21 09:26:30
關于全球化與博物館再定義的幾點認識
中國博物館(2019年2期)2019-12-07 05:40:30
新舊全球化
英語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16
全球化減速:全球化已失去動力 精讀
英語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4
好奇心與全球化是如何推動旅游新主張的
英語文摘(2019年11期)2019-05-21 03:03:28
凈能源危機:特朗普的貿易戰與全球化的終結
能源(2018年6期)2018-08-01 03:42:04
全球化陷阱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6
經濟全球化面臨4個重大挑戰
中國自行車(2017年5期)2017-06-24 10:45:32
“雙反”反出一個中國光伏加工全球化
能源(2016年10期)2016-02-28 11:33:26
全球化戰略必須因地制宜
IT時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看国产精品|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欧美成人二区| 色偷偷男人的天堂亚洲av| 国产微拍一区| hezyo加勒比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丝袜91| 色婷婷啪啪|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2021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 亚洲一区色|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99草精品视频| 午夜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xxx|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大片|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91黄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啪啪一区| 亚洲黄色高清|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三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18在线播放| 992Tv视频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黄色在线|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99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 jizz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原创不卡在线| 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精品三级网站| 欧美日韩在线国产| 欧美成人区|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日韩成人午夜|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AⅤ| 国产美女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她的性爱视频| 亚洲国产无码有码|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99伊人精品| 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无码|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国产男人天堂| 国产成人一区|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久久综合五月|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国产精品3p视频|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视频一区亚洲| 亚洲AⅤ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欧美v在线| 国产成人欧美|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