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友們被微信朋友圈里一個“公益活動”刷屏。這個活動是尋找和自己同一天出生的山區貧困小朋友,捐助1元錢助其改變命運。然而,當記者也獻了愛心后,卻發現其中有些小朋友的資料不實,有的出生日期根本不存在,有的有多個出生日期,還有的連小朋友們的理想都一模一樣。 (漫畫/王鐸)
近日,秀秀看到一則兼職淘寶刷單廣告,通過刷單能拿回本金,每單還能掙到1元錢傭金。秀秀覺得很不錯,便試了一下。接著,對方提高傭金比例,要求連刷10單。之后,秀秀通過對方發來的商品二維碼鏈接,分6次向對方支付現金4000元左右。轉完錢后,對方稱繼續刷單才能退款,秀秀這才發覺被騙,趕緊到公安局報案。 (漫畫/吳之如)
又到年終歲末,一份高質量的工作總結不可少。然而,翻開一些政府部門的總結,多半是熟悉的套話。一旦有了“套路”,自然就會產生應付心理。如套用網絡范文,稍加改動為己所用;將他人的總結更新數據,重復利用……用這種作風來總結過去和指導工作,其后果可想而知。 (漫畫/朱慧卿)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