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海
摘 要:近年來,我國水利工程建設越來越多,水利工程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會給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在這樣的形勢下,必須加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不斷完善水利工程施工建設體系,采取一系列干預措施,消除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保證水利工程施工建設正常進行。在實際的水利工程建設當中,不僅會大大影響生態環境,還會導致生態環境調節降低。因此,必須加大對水利工程施工建設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對生態環境的危害性。
關鍵詞:水利工程 施工建設 生態環境 影響 對策
引言
水利工程建設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當下水資源愈發寶貴,水利工程的建設也十分必要,需要利用水利工程來對水資源進行集中利用,提高水源的利用率。各種水利工程拔地而起,如:水壩、岸堤、水閘、溝渠、運河等等。這些水利工程的建設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很大的便利這點無可厚非。水利工程的存在就是為了消滅水資源浪費、水害。
1、水利工程施工建設現狀研究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生態能源不斷地減少,人們對于能有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因此目前我國已經加大了對水利資源的開發,有效控制水利資源不足的問題。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在水利工程施工的過程中規模不斷的擴大,同時對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大,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水力資源的有效開發,需要不斷地加強水利工程的建設,才能夠最大程度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2、施工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研究
2.1河流流域的生態平衡
大的水利工程往往會人工地改變水的流向、水的流量等參數。人工建設的鋼筋混凝土強行建設到當地的生態環境中,導致原來的天然河道受損,破壞河道內的生態平衡。更甚者會影響河中正常生存的物種的正常生存,威脅內部物種的生命安全。若河流還常年攜帶泥沙,就會在河道內出現泥沙淤積的情況,抬升河床高度,造成兩岸的水患問題。
2.2對局部氣候的影響
當大型的農業水利工程建設完成,往往會造成當地的土壤濕度變大,地表的吸水能力變差,一旦有強降雨天氣出現,極易造成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嚴重的自然災害。但是反過頭來想一想這還不是自作自受。水利工程的作用是為了在旱季進行灌溉,雨季蓄水防洪。但人為地改變地形無疑會造成植被的破壞,山體結構的破壞。改變降雨量和地表蒸發量,提高溫度的上下變化幅度,反過來對當地一直生存著的植物動物造成巨大的影響。
2.3水利工程建設對土壤條件的影響
在土壤條件的分類上,黃土普遍存在于中國北方的半濕潤地域之內,該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由于土壤中所包含的水分不夠充足,進而導致堿性物質在北方半濕潤土壤內含量過高;相對來講,由于降雨量足夠,紅土通常存在于南方地區,而且伴隨著雨水的長期侵蝕,南方土壤中酸性物質含量也就比較多一些[3]。在以上區域進行建設水利工程項目后,本地的地下水位一定會因其出現產生一定的變化,從而將土地的酸堿性進行了重組,進而改變氮含量在土壤中的原有數據值,致使水利工程建設當地出現農作物產量降低等現象。另外,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設完成,土壤內在的環境也會隨之發生變化,該種變化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土壤內部小型生物的生長,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大量小型土壤內生物死亡。
2.4水利工程建設對生物多樣化的影響
水利工程建設完成后,河內水位會出現提升現象,水流相應的會出現變緩現象,水流之內會逐漸沉淀出部分營養物質。水利工程的建設對于水生生物的生存影響可謂巨大,長此以往進行下去,就會出現最嚴重的后果:致使水生生物滅絕。在此基礎上,陸地上的生物也會受到諸多影響。由于水利工程蓄水量的加大,陸生生物的活動范圍在原有的基礎上被縮小,部分以水生生物為生存食物的陸生生物捕食必然會更加困難,此時再加上地區氣候條件變化更具嚴苛性,最終也會導致陸生生物的生存環境嚴峻起來。
3、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防治措施
3.1防治空氣污染的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階段的大氣污染主要包含灰塵、燃油、煤產生的廢氣等。一方面需要通過對施工作業加強管理與規范來進行控制,另一方面還需要安裝除塵設備。具體措施如下:一是對施工中使用的砂石骨料采用封閉式車輛進行裝卸或在其上加蓋遮擋物。如果是散裝水泥、粉煤灰、礦粉等應使用罐車進行裝運。二是施工現場要配設專門的灑水車,對容易產生灰塵的道路、施工現場要定時灑水。如果遇上干旱天氣,或是干燥的春、秋季節應增加灑水次數,灑水車灑不到的地方采取人工灑水。三是對施工車輛尾氣排放進行檢測,嚴禁尾氣排放不達標的車輛進入工地現場或禁止其向工地運輸材料。四是工地廚房與澡堂等生活設施的煙囪高度不能低于附近最高屋脊的2m。
3.2加強噪聲控制減少施工過程中噪聲污染措施
為了控制噪聲污染,需要在施工的時候選擇符合相關環保標準的施工機械,并加強設備的維護和寶航工作,從而最大程度降低噪聲污染。在施工過程中合理的進行場地布置,確保混凝土及砂漿的攪拌能夠不打擾人們的生活。可以選擇進行隔離,施工機械如果噪聲太大可以選擇在室內進行操作,如果必須要在露天進行,需要采取降噪措施,從而控制噪聲的污染。
3.3完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
在實際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要想降低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還必須對相關環境保護體系進行完善,要從根本上落實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把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落實到各個施工環節,保證水利工程施工正常進行。在實際的生態環境保護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對動植物成長的保護,還要加強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要盡量多的選擇綠色材料,降低環境污染度,從根本上避免生態環境失衡問題出現。另外還要對相應的反饋機制進行完善,一旦發現不良問題,要及時上報并解決。
3.4加強領導的生態觀意識
加強相關領導的生態意識,使其認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與意義,從而堅定不移地對各項環保措施的順利推進起積極作用。設計水利工程施工方案時,不能只顧眼前利益,需考慮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要做長遠的計劃,為子孫后代造福。
3.5水域影響防治對策
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受到氧化影響,從而變成無機物的過程為稱為水資源水體自凈能力。在進行生態水利建設設計時,應該保證水利工程建設不會破壞水生植物,因為水生植物能吸收部分營養物,導致水生植物的根系能為微生物提供相應的附著介質,從而幫助水系統改善水質,并且提高水體的凈化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對水利工程進行操作的時候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附近的生態環境發生變化,所以說,建筑施工單位在進行施工的時候不僅僅只考慮所獲得的利益,還應該重視這里的社會因素,并且尤其要注意對環境的保護。從而促使這些地區不僅僅發展經濟,也要促進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來解決生態環境污染的問題。以此來綜合有效的建設水利工程,從而不斷促使我國的水利工程不斷發展,促進我國的環境治理水平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尚淑麗,顧正華,曹曉萌.水利工程生態環境效應研究綜述[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14,1:14-19.
[2]傅抱璞.我國不同自然條件下的水域氣候效應[J].地理學報,1997,52(3):246-253.
[3]溫振濤.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對生態環境影響及保護對策淺析[J].中國,2006(2):16-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