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士奇
人生自古誰無死。在人生最后一段夕陽紅里,如何讓它“紅”起來,是年邁的人們要思考的課題。
對此,我探索出老年健康生活六體會,分享給大家。
一是心態(tài)。“窮也幾十年,富也幾十年。”這是我的座右銘。開朗的心態(tài),是讓人長壽的一個主要因素。在社交上,盡量與中青年打交道,吸取他們朝氣蓬勃的精神,為自己的身心注入新鮮活力。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信念,要坦然面對生老病死。不少悼詞上說“一路走好”,要把去世當作奔赴宇宙的一趟美差。
二是飲食。在飲食上順其自然為好。我一生中最愛吃甜食,每天都離不開糖,因為糖是一種碳水化合物,能提供人體所需的熱量。我今年71歲,很少患病,每年吃藥不到100元,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都正常,牙齒才掉了一顆。
三是多喝開水。我每天要喝一熱水瓶多的開水,因為白開水對人體起著排毒利尿作用。
四是運動。老年人運動要量力而行,宜走不跑、宜慢不快、宜短不長、宜輕不重。總之,根據身體承受能力而定。
五是旅游。旅游可以陶冶情操,經常外出看看祖國大好河山、體味一下異地風土人情,可以讓老年人胸懷開闊、情緒飽滿。
六是寫回憶錄。如感興趣的話,可以寫寫或者講講自己的人生經歷,甚至可以立下遺囑,但千萬別為子女財產分配而煩勞,主要是給兒孫訴說自己一生的學習和工作(勞動)、曲折和經驗、錯誤和成績,以及對夕陽紅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