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 川
俗語說 “眼見為實”,而在日常生活中眼見也未必全都真實。在臨床工作中,眼科醫生就常會遇到一些患者,訴說自己在看東西時,形狀發生了變異,或看到的東西變大、變小了,或者出現幻視等,這在醫學上稱為 “視覺異常”。常見的視覺異常主要有以下幾種:
視物變形。在正常人的眼睛里,視網膜十分平整地鋪在眼球壁的最里邊,當人看東西時投射在視網膜上的物像是十分平整的,而且一清二楚,輪廓分明,能客觀地反映出物象的形態和大小。如果由于某種原因視網膜變得粗糙不平或有水腫,如中心漿液性視網膜脈絡膜病變、視網膜脫離、黃斑病變、出血等,看到的東西就會變形,變得歪斜或扭曲,就像照“哈哈鏡”一樣,臨床上稱為視物變形。少數患者還伴有色覺異常。另外,還有一些食物中毒患者如某些蘑菇中毒或癔病患者,也會發生視物變形的情況。
小視與大視。即患者看到的物體較客觀存在的物體縮小或變大。一些黃斑病變或黃斑附近的視網膜、脈絡膜病變(如視網膜挫傷、出血等),由于視網膜明顯水腫,使排列在視網膜上的視細胞間隔加大,接受外界物體刺激的細胞數相對減少,這時看到的物象比實物要小,這就是醫學上所說的 “小視癥”;有的患者由于視網膜(尤其是黃斑區)粘連,瘢痕收縮牽引,使視細胞擁擠在一起,此時看到的物象比實物要大,這就是醫學上所說的“大視癥”。
影像重疊。眼睛在視物時,物體在眼內所結的模糊影像不止一個,且又不在同一個水平面上,這是眼睛出現散光的原因。一前一后兩個影像在視網膜前方,叫“近視散光”;反之,叫“遠視散光”;一個影像在視網膜前面,另一個影像在視網膜后面,叫“混合性散光”。
光視癥。即患者在黑暗之處時,自覺眼前有閃光、星光或光環出現,即使在閉眼時也可感覺到眼前有閃爍的物體在晃動。這種現象多由視網膜脈絡膜等局限性病灶刺激視網膜細胞引起。尤其在視網膜脫離之前,當玻璃體內的機化條索牽引視網膜使之發生裂孔時,就常有這種光視現象發生。另外,癥狀性光視癥還可出現在機體發生循環虛脫之前。
幻視癥。有些患者在意識清醒的狀態下,會看到一些虛幻形象,這些患者多為腦部出現病變,如炎癥、腫瘤、外傷出血等,這些病變刺激大腦枕葉視皮層時,就能引起幻視癥。
飛蚊癥。有部分患者訴說眼前有小黑點或小蟲子在飛舞,能跟隨眼睛轉動而轉動,有些能自行下沉或轉移。如近視眼、老年性白內障等均可出現飛蚊癥。做檢查時若沒有發現明顯的玻璃體混濁,視力不會明顯受影響。這些情況可能是生理性的玻璃體細胞殘留引起,或者是高度近視玻璃體變性的初起現象。倘若眼前還有較大的黑圈出現,或者有串珠狀或蟲體樣條紋浮動,應進一步檢查有無玻璃體濃縮和液化等問題發生。
虹視。主要表現為在直視燈光時,在光源周圍可出現像彩虹一樣的光環。急性青光眼患者初期常出現虹視,白內障初期患者也可出現虹視,患急性結膜炎的患者有時也會有這種現象發生。
黃視。最常見于一氧化碳中毒時,心臟病治療時的洋地黃中毒、利尿劑氫氯噻嗪過量,驅蟲藥山道年以及抗結核藥乙胺丁醇等藥物過量時,均可出現黃視。
綠視。多見于癲癇發作及強心甙類藥物中毒的早期癥狀,如心衰患者服用地高辛時出現綠視癥,則為藥物過量引起的中毒。
紫視。多見于視網膜脈絡膜炎,患者早期眼前會發生冒紫煙之感。
紅視。多見于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血液病引起的眼底血管破裂出血。出現這種紅視后,視力會急劇下降,嚴重時可失明。
白視。常見于口服洋地黃藥物發生中毒時,會把有色物看成白色。
黑影。視野中有黑影,常見于玻璃體混濁。
總之,凡眼睛視物出現明顯異常,絕大多數是發生各種疾病的表現,有時甚至是危險的致盲眼疾的前兆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眼科檢查治療,絕不可麻痹大意,以免耽誤治療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