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兆貴
公文作為處理公務活動的一種特殊文體,在語言運用方面,有它的特殊性,要求用語準確、風格莊重、簡潔規范,然而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直接從民眾生活中吸收并運用口語詞,這種現象不少。我們先看以下例子:
1.“……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禁止以各種形式招收未通過成人高考的超前生、進修生,搞所謂的‘先上車后買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做好高等學校各類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發〔2007〕13號)
2.“利改稅第二步改革,是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次改革,把國營企業的分配關系用稅的形式固定下來,較好地解決企業吃國家‘大鍋飯的問題,為落實企業自主權提供必要條件,使企業逐步做到‘獨立經營,自負盈虧,調動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國務院批轉財政部關于在國營企業推行利改稅第二步改革的報告的通知》國發〔1984〕10號)
在上述例子中,就運用了來自生活的口語詞,其中,“例1”有“先上車后買票”,“例2”有“大鍋飯”,這些都屬于來自民間的口語詞,不僅上述例子,在其它的公文,我們也可以找到來自生活的口語詞,如“開綠燈”“敲竹杠”“定心丸”“耳邊風”“急剎車”“走過場”“踢皮球”“一刀切”“鐵飯碗”“菜籃子”“保護傘”“釘子戶”等等,可見,講究語言莊重文雅的公文,并不排斥來自民間生活而又具有通俗形象特征的口語詞,在公文寫作中,也應恰當運用充滿生活氣息的口語詞。公文中恰當使用口頭詞,其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使公文語言的通俗特質得到強化
在語言的運用方面,公文不同于文學作品,文學創作為了增強可讀性,在語言運用方面,努力追求生動,所以會出現比較多的形象描寫,而公文注重的是它的實用性,目的是用于機關處理和開展公務活動,在語言表達上,追求的是平實易懂,使公文的閱讀者與執行者更容易準確領會公文的精神,把握公文實質,更有利于開展公務活動,口語詞的運用,使公文語言的通俗特質得到強化。我們看以下例子:
1.“抓緊落實糧食風險基金和副食品價格調節基金,制定切實措施,穩定‘菜籃子‘米袋子‘火爐子價格。”(《全國物價大檢查總結報告》國發〔1994〕50號)
2.“各地區、各部門要下大力量整頓價格秩序,加強價格監督檢查工作。對借改革之機‘搭車漲價、越權漲價、利用價格進行欺詐、謀取暴利等行為要嚴肅查處,對各種不合理的收費要堅決取締。”(國務院《關于今年下半年各級政府不再出臺新的調價措施的通知》國發明電〔1994〕15號)
以上各例子中,都適當運用了口語詞,其中“例1”口語詞有“菜籃子”“米袋子”“火爐子”,分別借代副食品供應、糧食供應以及民用煤和煤氣的供應,用語生動形象,平易通俗,含義簡明。“例2”有“搭車”,本是指“乘坐順道經過目的地的車”,這里采用其引申義,意即借改革之機亂漲價,以達到個人私利目的的行為,“搭車”一詞用語形象貼切,含義一目了然。
二、以另一種方式展示公文的形象性
公文寫作為了完成特定的現實任務而制發的,政治性和權威性都很強,莊重嚴謹是它的重要特征,不以追求形象生動為目的,但如果在文中恰當運用一些來自于生活的口語詞,則能大大提升公文的形象性,使公文在莊重嚴謹中顯得活潑、生動、形象。請看以下例子:
1.“涉嫌犯罪的非法證券類案件從調查取證到審理終結,主要涉及證監、公安、檢察、法院四個部門。從工作實踐看,大部分地區的上述四個部門能夠做到既有分工,也有協作,案件辦理進展順利,但也有部分地區的一些案件久拖不決,有的甚至出現‘踢皮球的現象,案件辦理周期過長。”(《四
部委印發關于整治非法證券活動有關問題的通知》證監發〔2008〕1號)
該段中的“踢皮球”本來指的是一種體育活動,比賽中皮球在不同隊員之間互相傳遞,該詞借用公文中,形象地說明了一些部門對工作不負責任,互相扯皮推諉。
2.“……當前土地管理特別是土地調控中出現了一些新動向、新問題,建設用地總量增長過快,低成本工業用地過度擴張,違法違規用地、濫占耕地現象屢禁不止,嚴把土地‘閘門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2006年9月5日)。
該段中的口語詞“閘門”本義是指裝在水閘或管道上可以啟閉,從而控制水位和調節流量的設備,在這里形象地說明要采取有力措施,制止使用土地增長過快的不良現象。
三、使公文表達更加簡潔凝練、文約事豐
公文辦理要講究效率,文字表達同樣也追求實效,具有生活特征的口語詞,文字不多,但簡明扼要,含義豐富,具有文約事豐的特征,口語詞的恰當運用,大大提高了公文的閱讀效率與辦事效率。請看例子:
1.“必須認真總結和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區別不同情況,采取多種形式,經過試點和不斷總結經驗,積極探索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新途徑。要防止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簡單地換‘婆婆和‘一放就亂、一亂就收的現象重演;防止‘一刀切、一哄而起和搞形式主義。”(《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教委關于深化高等教育體制改革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1995〕43號)
“一刀切”是該段文字中所運用的口語詞,在文中指那些不顧實際情況,一律按某一標準處理事情的做法,“防止‘一刀切”是指探索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新途徑過程中,應根據具體情況來辦事,不能用劃一的辦法處理情況或性質不同的事物。該詞在文中含義豐富,言簡意明,體現出簡潔凝練、文約事豐的特點。
四、恰當的口語詞更能準確表達公文的內容
語言表達準確,這是公文寫作的基本要求。公文的用語準確,大多數情況下來自規范的書面語,但充滿生活氣息的口語詞,在特定的語境中,其意義是非常明確的,也是符合公文寫作要求的,恰當運用規范的口語詞,能準確形象地表達公文的主旨,更好地發揮公文的作用。我們看以下例子:
1.“各級各部門要建立健全督促檢查制度,堅持領導掛點跟蹤督辦、全程跟蹤督辦和重點專項督辦相結合,組織督查組深入項目所在地,重點檢查項目建設用地、資金撥付和地方配套資金的落實情況,重點檢查工程項目建設的進度與質量,督促各施工單位加快項目工程進度,確保項目工程質量,堅決杜絕‘豆腐渣工程。”(《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為民辦10件實事工作進展情況的通報》桂政辦發〔2007〕125號)
該段文字中運用了“豆腐渣工程”這個口語詞,該詞源自朱镕基1998年視察九江長江防護堤時的講話。“豆腐渣”是沒有粘性的,粉碎而且脆弱,用“豆腐渣”來形容那些偷工減料的爛工程是再恰當不過了,通俗形象,準確簡明。
2.各地要認真清理政府機關公務人員及其子女、配偶直接參與或入股經營出租汽車的行為并限期令其脫鉤。對一些地方政府機關公務人員徇私舞弊、私養黑車、牟取暴利,甚至成為非法營運“保護傘”的行為要嚴肅處理,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各級政府要把打擊各類車輛非法運營活動作為一項長期任務長抓不懈,防止“走過場”。(《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我省出租汽車行業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川辦發〔2005〕4號)
這段文字中運用了“保護傘”和“走過場”這2個口語詞,均帶有貶義色彩,其中“保護傘”比喻可以起保護作用的有威懾性的力量或有權勢的人,準確而形象地說明了一些地方政府機關公務人員對社會上的違法現象的包庇和縱容。“走過場”本來是指戲曲中角色在舞臺上出場后,很快從另一側下場,在公文中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卻不實干,搞形式主義,敷衍了事。
可見,以書面語體為主要的公文寫作,語言表達雖然追求平實、簡明、莊重,講究實用,但恰當使用口語詞不但不影響公文語言的表達,相反,從某方面來說,能強化公文語體特征,給公文表達帶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