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磊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變革,網絡的縱深發展,信息渠道的多元,信息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高校安全穩定是關乎整個社會和諧穩定的大問題。發揮好黨委信息的重要作用,對于維護高校安全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黨委信息;安全穩定;突發事件
黨委信息是各級黨委領導掌握情況的耳目、科學決策的參謀、聯系群眾的渠道,具有較強的政治性、綜合性和權威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開展平安校園、文明校園、綠色校園、和諧校園創建活動,切實維護教育系統和諧穩定。安全穩定是學校發展最小的成本、最大的收益,是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面對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長的態勢,發揮好黨委信息主渠道作用,對于維護高校安全穩定、構建和諧文明校園,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定期發布正面性信息,營造安全穩定氛圍
當前,高校安全穩定工作呈現政治性、全局性、綜合性、可控性、應急性和長期性等特征,必須高度重視,通盤考慮,狠抓落實。高校黨委信息工作必須圍繞學校黨委中心工作,服務發展大局,全方位提供高質量、高層次、高效度的信息,打造成為展示發展成果、密切黨群關系、推動改革發展的重要平臺。
一是加強輿論引導。恩格斯認為,“就單個人來說,他的行動的一切動力,都一定要通過他的頭腦,一定要轉變為他的意志的動機,才能使他行動起來。”黨委信息工作,要充分利用校園網絡、校報、廣播臺、宣傳板報、新聞發言人等多種宣傳媒體,向師生員工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通報學校重大決策部署和改革政策,回應師生重大關切,引導師生多一些理解支持、少一些抱怨唱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使全校上下真正了解學校發展現狀,明晰重點工作和目標任務,激發創業干事的熱情,自覺維護校園和諧穩定。
二是跟蹤問題信息。跟蹤研究問題信息,有利于把握改革發展的脈搏和“痛點”,架起對話和互動的橋梁,找到“活血化瘀”的療法。李克強總理曾指出“權威信息跟不上,謠言就會滿天飛”。在新媒體時代,面對社會關注的輿情事件,任何“封捂堵壓瞞”的應對手段很難平息輿論,甚至帶來的新的輿情次生災難。對校園輿情、突發事件及失實信息進行評估、分析、澄清和處置,以“嚴謹的調查”回應公眾的猜測,以“權威的發布”滿足公眾的知情,對澄清謠言、安穩人心、維護穩定起著重要作用,有助于營造團結共事、和諧穩定的教書育人氛圍。
二、準確梳理熱點類信息,及時緩解困惑矛盾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推動教育事業優先發展、科學發展作為重要職責,健全領導體制和決策機制,及時研究解決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隨著全面改革的深入推進,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各高校大都處于發展的關鍵期、攻堅期,廣大師生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也呈多樣化、多元化。教師關注的從基本的工資、住房問題,擴展至子女上學、醫療社保、職稱評審、人事改革、社會治安、反腐敗等問題。學生關注的不僅僅是學習、生活和就業,而把目光從校園生活轉到社會,更加關心國家改革對自身發展的影響,比如大學生創業政策、大學生應征入伍、志愿服務,等等。
一要找準熱點信息。“熱點”,即師生普遍關心的敏感問題。黨委信息是反映師生呼聲、解決師生熱點難點問題的重要紐帶,必須堅持群眾路線,體現人文關懷,做到與人為善。要貼近民意,關注民生,把師生關心的熱點、難點和網絡上的社情民意作為工作的重點,在謀求對策、化解矛盾、解決問題上花大力氣、下苦功夫。要加大對熱點難點信息的調查和了解,及時掌握師生的訴求和期盼,篩選、甄別網絡輿情普遍關注的重大事件和情況,探索輿情趨勢分析和研判的新方法、新途徑,準確反映影響改革發展、安全穩定、民族團結的各種因素和傾向,為領導及時有效解決問題提供第一手信息。要充分發揮黨委信息工作“解難效應”,真正把心思花到干事業上,把精力用到育人才上,及時掌握師生的所想、所愁、所盼,為領導解決熱點問題和實際困難提供參考,使信息真正成為領導和師生溝通交流、解決難題的橋梁紐帶,讓廣大師生以愉悅的心情、健康的生活,共享改革和發展的成果。
二要暢通信息渠道。信息是科學決策的基礎和依據,它貫穿于決策制定、實施、反饋、督促的全過程,貫穿于黨委工作的全過程。要注重拓寬信息來源渠道,從傳統渠道和新興媒體中獲取有關學校的相關信息,對其中反映的重要和敏感情況及時核實。要強化信息報告基礎工作,積極探索在院系、年級、班級等設立信息報告員,加強信息隊伍建設。建立健全重要時期、敏感時段的信息傳達機制,強化學校安全穩定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報送工作,嚴格信息報告時限,杜絕重大安全穩定信息的遲報、瞞報、漏報。建立開放便捷的信息報告平臺,暢通信息溝通反饋渠道,牢牢把握安全穩定工作的主動權。
三、廣泛捕捉傾向性信息,防止突發事件發生
“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則廢。”突發事件,有時是很小的一件事情,經過一定的渲染,就有可能發酵成大事件。因此,對突發事件絕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審慎處理。為領導提供預警性信息,幫助領導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把控事態發展,是黨委信息工作在維護高校安全穩定方面發揮領導“耳目”作用的重要體現。高校黨委信息內容涉及師生思想動態和學校方方面面,面對復雜繁多的信息,如何捕捉、發現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這需要科學的方式方法。
一是綜合分析。對來自不同部門的、零散的、反映同類問題的信息進行歸類綜合分析,從中發現問題,消除隱患苗頭,杜絕發生集體停課、非法集會、游行示威、突發性、群體性事件等影響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的安全穩定事故。比如,某校績效工資改革方案,雖然在學校“兩代會”審議通過,但有41%的代表投了反對票。教職工對績效改革方案反響較大,不同的意見和看法紛至沓來。學校黨委辦公室信息工作人員立即深入調查,弄清楚各類人員、各個層面對方案中的哪些規定有意見、為什么會有意見,分析不調整會有什么后果,連發多篇《信息快報》,使學校領導快捷、全面了解和掌握教職工的真實想法,從而保證了方案兼顧各方利益,得以有效實施。
二是重點排查。注意觀察群眾來信來訪數量和內容的變化,從中發現問題。群眾上訪或在網上發布敏感信息,歸根結底來自現實生活中的矛盾和訴求。不徹底解決實際矛盾,采取“空對空導彈”式的回應,是不可能讓群眾滿意的。群眾情緒不穩定,事情不解決,矛盾就可能會激化或升級,也容易引起突發事件。這時就應深入調查,找出問題癥結,提出解決對策,供領導決策,切實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把矛盾化解在初始階段,為師生創造安定有序、和諧融洽、充滿活力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我們黨不懈追求的社會理想。高校安全穩定是社會安全穩定的重要內容,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關系到教育事業的持續協調健康發展。只有充分認識高校黨委信息工作的總匯地位,發揮好黨委信息工作主渠道作用,思想上同心、目標上同向、工作上同力,才能掌握高校安全穩定工作的主動權,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點項目(項目編號:SK2016A0702)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學校安全穩定工作的特點[EB/OL].http://bwc.jxnu.edu.cn/s/27/t/930/9b/66/info39782.htm.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
[3]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