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山金紅嶺有色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 赤峰 025450)
紅嶺礦業公司尾礦庫擴容工程于2014年報批建設,9月份有色集團公司通過招標確定該工程由溫州建設集團礦山工程有限公司進行施工。在施工完成新建管涵56米時,工程技術人員發現原溢洪管道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按照原設計方案無法對原溢洪管道進行加固施工,因此對尾礦擴容工程進行了重新設計[1]。
因發生重大設計變更,紅嶺公司于2015年4月6日請示有色集團公司對變更后的《尾礦庫擴容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代初步設計)》進行評審,于5月29日《尾礦庫擴容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有色集團批復。7月9日有色集團組織專家進行評審,于9月11日《尾礦庫擴容工程初步設計》獲得有色集團批復。初步設計中明確將壩體由1105.0m抬高至1135.0m,增容900萬m3,總庫容達到1340.89萬m3,在3000t/d的生產規模下增加服務年限11.2年。
結合集團公司內幾大礦山對尾礦庫設計、建設的經驗,根據實際情況,我公司尾礦庫采用上游筑壩的筑壩方法,該方法通過分散放礦管,將尾礦礦漿在壩前分散放礦,以形成尾礦庫自然沉積灘,然后在尾礦沉積灘上利用尾礦砂修筑子壩,這種堆積壩工藝操作簡單,需要投入的資金較少,經營費用較低[2]。
設計明渠布設位置需穿過大面積密實林地,管涵與明渠交接處因地勢較高,開挖面工程量大,導致工程投資大,工期長,林地征用困難。針對以上問題,經過現場測量后進行了優化設計:一是將排水明渠布設位置從拐點標x4942369.722,y40442575.718偏移3度44分,方位351度34分連接回水池;二是將交接管線位置調整23度,方位279度38分,與明渠拐點相連,經過上述優化減少挖方約10500m3,縮短工期約10天,項目節省投資328606元。
為加快工程進展,保證后續混凝土溢洪管施工有足夠的時間,通過倒排工期的方法,大力壓縮前期土方作業時間。在土方開挖、運輸作業時增加了兩臺300型挖掘機,摒棄了單向開挖方案,采用從壩體內、外兩側相對開挖的土方作業方式,將原定的土方作業時間提前了10天,為砼溢洪管道澆筑爭取時間[3]。
紅嶺公司擴容施工主要是通過改變尾礦溢洪管道排洪方式和通過加高壩體來維持尾礦庫的繼續服務,該方法的優點是能最大限度的使用現有設備、減少大量工程費用,但是隨著壩體的加高出的現植被破壞、土地置換、施工困難等問題,應引起我們的思考和分析。
隨著尾礦擴容壩體加高,占用周邊林占地面積增大,擴容前期置換手續不到位致使施工時,當地村民、駐地林場管理員多次以破壞林地為由阻攔施工,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施工進度。
為保證施工現場“三通一平”,給施工單位提供施工條件,公司多次組織在尾礦庫周邊山體進行開挖鋪路,當施工完畢或水位上升后便予以廢棄或者挖斷,而當另有工作面開工時又需要重新開挖鋪路,如此循環往復造成了庫區周邊植被的大量破壞。
擴容及筑壩工程需要大量土石,土石方的開挖會對尾礦庫周邊山體原有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擴容及筑壩兩項工程的挖、取土方沒有整體設計方案,施工過程中存在取土點比較隨意、零散、平向破壞面積較大等現象,造成后期需要補種大量植物進行山體綠化回復山坡植被。
林地置換工作及周邊村鎮關系協調工作的完善為施工創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據測算本年度還需要占用林地600余畝,按照8.3萬元/畝考慮需要置換資金5000萬元,但是在2016年投資計劃中集團公司只批復100萬元,需要由公司單獨申請、做出立項報告。
鑒于本地區適合混凝土施工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五個月,所以在每年五月前應該做好項目的前期手續,進入五月氣溫穩定后應立即展開施工,并盡可能的縮短前期施工準備工作,為后續主體、關鍵工程的施工留有充足時間。
施工前應進行總體規劃,布置、確定一條方便后續施工、維修等進入庫區內部作業的道路,由施工單位進行修筑后,堅持“誰破壞誰修復的”原則避免施工單位為取土方便而破壞道路,避免頻繁、重復修路。
在這次尾礦庫擴容工程中,我們從遇到的問題中獲得了很多施工經驗,一個工程項目的施工,不僅要考慮經濟利益,還要重視是否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從工程設計源頭控制,做好初步設計的論證、優化及施工過程中的管理和質量風險點的控制,盡量減少和排除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為公司的長久、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1]董金奎,馮夏庭,張希巍,張忠輝.地下采場破碎巖體穩定性評價與參數優化[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9).
[2]馮盼學,解聯庫,劉建東.多空區極復雜大隱患環境下殘礦安全高效回采技術研究[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13(04).
[3]周科平,劉福萍,胡建華,高峰.尾礦庫潰壩災害鏈及斷鏈減災控制技術研究[J].災害學.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