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蟬鳴聲消退的暮夏,光時總算有了些身心通暢的感覺,愜意地在店里清點庫存。
已是傍晚,風鈴輕響,迎接著訪客的來到。
那是一位高瘦白凈的女生,身著素凈的一身襯衫,頗有職場女性的精英風。
“您好,我叫聽雨。聽朋友說,在這里預訂禮物的話,您能幫忙送到幾年前的平行世界,是這樣嗎?”
“是的。并且在平行世界發生的事,會進入你今夜的夢境。”
聽雨笑笑,轉身走到貨架前,將一卷衛生紙拋給光時:“我要這個。請幫我送至2014年。”
2
光時接受委托,來到2014的G城時,滿目皆是一片荒涼。
G城在2014年剛剛經受過大地震的摧殘,放眼望去,滿目斷壁殘垣,皆是荒涼。光時抵達的時候正是災后第二天,無數救援隊員與志愿者從外省趕來支援災區,幫忙搶救傷員。
聽雨那時候尚是一名實習記者。她比其他的記者更有膽量,為了帶回新聞,一直跑在最前線。
光時找到她的身影時,她正一個人扛著攝像機,鼓勵著正在被消防隊救助的傷員。傷員的大半個身子被一塊巨大厚重的水泥板壓制著,已經堅持了28個小時,臉色已經變成青紫。
“堅持住,想想你還沒出生的孩子!不要睡!”看見傷員開始神智不清,聽雨激動地站起來握住他沒被壓制的右手。
“對,我還要回去看我老婆!”他聽聽雨這樣說,不由得開始激動起來,滿懷希冀地看著在他身旁的消防隊員。
聽雨正跪在傷員面前進行實時的直播,冷不防被人從廢墟堆上拉下來:“這位記者朋友,請你不要再進行采訪了。”
那力道太重,聽雨扛著攝像機不由重心不穩,差點摔在地上。
她不由看著來人,怒目相視:“我正在進行采訪,鼓勵傷員保持意志,我不懂這有什么問題?”
她仰面才看清那個男人的臉,冷漠得和他的聲音如出一轍:“他現在這么虛弱,非常需要保持體力。你讓他這樣激動是沒有好處的。”
“你是醫生嗎?懂這么多?”她不屑地看著他的志愿者衣服,顯然認定他在胡說。
“我不是醫生,但是我常年跟著醫療隊一起去災區支援。我想在這方面,我懂的可能比小姐您多一點。”
“不好意思,想怎么采訪也是我的自由。”聽雨不管不顧地想要跑走,繼續她的采訪。結果她剛抬腿的時候,大地又開始劇烈地抖動起來。
她還在發愣,身旁的男人已經將她的攝影機接過來扔下,握住她的手腕大喊:“快走,開始余震了!”
3
入夜,聽雨呆呆在帳篷前無法入睡。下午的余震令她的攝影機葬身在煙塵滾滾中,而她因為那個陌生男人的庇護死里逃生。
她不知他是什么時候來到她身旁的。她是被他濃郁的香煙味驚擾到,抬起頭才發現他的。
“那個你采訪的傷員救出來了。”他微微偏轉頭,吐了一口煙。
“是嗎?”
“但是在去醫院的途中,因為擠壓綜合征,電解質紊亂,他在十分鐘前,已經走了。”
她呆呆望著他:“怎么可能?他剛剛狀態很好,他很頑強。他已經堅持了那么久了,就這么一口氣而已?”
“可不就是這一口氣嗎?”他用手將煙頭掐滅,“回去吧,你的攝影機已經丟了,你留在這里也沒什么意義。”
聽雨總覺得他是暗里指責因她的介入,傷員才失去生命,不由得面紅耳赤地為自己爭辯:“我真的不知道這些。如果我早知道,我不會……”
“他不是因為你死的。”他望著遠處,一如既往的平靜,“我沒有責怪你什么。來到這里的人都是勇敢的,無可指責。”
聽雨有些羞愧地低下頭。只有她知道,她是有私心的。因為一直被報社冷藏著報道一些無關痛癢的新聞,她多么想沖在第一線,帶回有價值的新聞,從而改變她在報社尷尬的地位。
他說完這些話就想離去,卻被坐在地上的她扯住衣袖:“明天我能跟你一起嗎?我可以當你的助手。就當……當是謝謝你。”
“不必了。回去吧,小姑娘,去看一些快樂與歡愉,把那些帶給你的觀眾。他們不需要看見我們所看見的這些,為世界上不相關的陌生人傷感。”
4
與聽雨相遇的男人叫知秋,正職是建筑師。除了在災后對傷員進行救助,他最主要的任務是在災后重建階段,幫助流離失所的災民們建立臨時住宿的地方。
這是聽雨向其他志愿者打聽得到的消息。
她本來已經打算回去,卻無意間看見知秋站在另一處廢墟堆緊鎖眉頭,不由得走上前去:“昨天,謝謝你啊。我要走了。”
他下意識抬頭,看見她的臉,才回想起昨天發生的事:“哦。路上小心。”
“臨時居所的搭建,很有難度嗎?”
“嗯,”他跳下廢墟堆,“現在鋼筋水泥根本運不進來,鋁管太貴。雖然現在可以把災民們疏散到體育館,但長遠來看,并不是解決方法。我在考慮其他的材料,但沒有頭緒。”
“其實作為記者,經常和許多不同的人打交道,我也會突然有些奇思妙想。以前在一個幼兒園采訪小朋友的時候,他們問我,卷紙能不能搭建一個房子。我說我覺得不能,他們卻將用完的卷紙芯當積木一樣拼接出一個房子來給我看。我在想,硬紙筒是否有可能建造出一個房子來呢?”
知秋波瀾不驚的眼放出火光。他激動地抓住聽雨的肩:“我之前也想過這件事,之后忽然忘了這個靈感。謝謝你!謝謝你!”
5
聽雨又在災區等了一個月。她一點點看著知秋如何設計出硬紙筒架子,并將這些硬紙筒進行拼接造成名副其實的“紙房子”。因為知秋有借助日本設計師先前的經驗,而聽雨又精通日文,她留在他身旁一起幫助他翻譯材料。雖然剛開始他們經常互懟,彼此埋怨,甚至朝對方發火,但到最后,他們親密無間的合作終于取得了成功。
第一所紙房子建造完的時候,他高興地邀請聽雨前去參觀。在那所紙房子里,他手舞足蹈,一反平常倨傲的姿態,可愛得像個有糖吃的孩子:“以后如果能將這些技術投入使用。再怎樣地震都不怕了。”
聽雨也被他的快樂所感染:“真的很棒,知秋!雖然我第一次見你時,很討厭你。但我必須說,你很棒。”
他笑得眼睛都瞇成縫:“聽雨,留下幫我吧。我們一起環游世界,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我得走了,知秋。報社已經催我回去了。”她遺憾地想,為什么她總有著野心勃勃的目標等著她去實現。她如果能像他這樣純粹無私就好了。
“真的不再考慮一下嗎?”他忽然移開身子,將一架身后的卷筒紙芯拼接出的攝影機展示給她看,“可是我想我再也找不到這樣與我心有靈犀的人了。”
面對他誠摯的相邀與含蓄的告白,她卻視而不見的只是輕輕和他擁抱作別:“我不是與你心有靈犀的人。我只是一陣不屬于你的風。有時候,我真討厭我自己。祝你一切順遂,保重自己,知秋。”
她沒有收下他的厚禮。他目送著她奔赴遠方。
但是在2014的世界,剛走出門的聽雨遇見了拿著神秘禮物的光時:“聽雨小姐,這里有一份來自未來的禮物,請您簽收。”
6
“所以在故事的最后,我看見她轉身回去找他。她告訴他,她會陪伴著他造完一百棟紙房子,并為每一棟房子的主人寫一個感人的故事。因為他就是她最值得驕傲的新聞。”翌日回到禮物店的聽雨在講述故事結局時,眼含淚光,“我在紙筒芯里寫給他的是:一葉知秋,你是我的遠方。因為我后悔了,光時。可惜一切都只在平行世界上演,而我卻無后悔的權力。”
“但是你現在已是知名記者了。”光時安慰她。
“是的,我本來想休個長假,推掉一個采訪。但是現在,我改變主意了,女人還是拼事業最重要。”她將日程表拿出來,細細翻看時,卻不由愣住,唇角卻浮起笑容。
“去吧。”光時看見她的表情,早有預料地鼓勵她。這心有靈犀的重逢,是命運奇妙而慷慨的饋贈,豈有不收之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