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金昌,甘肅 金昌 737100)
火法冶金工藝在鉛冶金行業有著廣泛的運用,主要包括燒結工藝、還原熔煉工藝兩大環節,所需時間相對較長。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在發揮氧氣作用的情況下所形成的頂吹煉鉛、氧氣底吹煉鉛和閃速煉鉛等多種煉鉛工藝更具優勢,不僅直接有效,還大大節約了時間。在熔煉過程中運用氧氣,能夠強化效果,直接還原反應含硫物料的熱態氧化渣、自熱氧化,在2+2的兩轉兩吸工藝流程下,SO2(濃度較大)煙氣能夠生成硫酸[1]。燒結操作在氧氣的介入可以省略,整個流程更加簡化,周轉有價金屬的時間縮短,相關損失也降到很小。
借助火法工藝進行鉛冶金時,在富氧、工業純氧的作用下能夠降低鼓風量、煙氣量,也就降低了煙氣所產生的熱損,相當于大約節約了火法冶金工藝35%的熱量。鉛精礦內所含硫化物所發生的熱反應是關鍵熱來源,進行熱平衡運算,得知發揮高濃度富氧、工業純氧作用時,若總硫≥14%,其中涵蓋單質硫、硫化物,直接熔煉硫化鉛精礦就能夠平衡熱的支出及收入,使熔煉達到自熱的效果[2]。
鉛冶金工藝在運用氧氣的情況下,可以有效降低煙氣排放量,但是SO2的濃度明顯增大,這就需要借助兩轉兩吸制酸工藝來改善,實現環保的目的,同時也可以高效回收硫。在降低煙氣量的同時,也有效控制了制酸尾氣量,尾氣中所含的SO2明顯降低。在運用氧氣后,大大優化了傳統鉛冶金的不足,鉛火法冶金工藝下生成氮氧化物得到了控制,脫硝任務量也大大減少,還消除了SO2污染嚴重及脫硫煙氣制酸難度大等弊端。
在氧氣的作用下,鉛冶金工藝下的熔煉熱明顯增強,爐床能力大大改善,所以能夠在幾秒鐘氣相內結束閃速煉鉛反應塔下造渣反應、氧化熔煉反應,床能力約為65t/(d·m2)左右。而在富氧側吹煉鉛工藝下,借助具有攪拌功能的富氧氣流,傳質傳熱效率、速率有效改善,反映效果也更好,床能力提升至75t/(d·m2)左右[3]。同以往燒結脫硫設備相比,富氧熔池熔煉、閃速熔煉爐過程中的爐床能力更強,而且配置也相對合理。
鉛冶金工藝在氧氣的作用下,能夠對多種含鉛雜料進行運用,包括鉛渣、鉛泥之類,對品味及硫含量的要求大大降低,使原料適應能力得到有效改善。
火法冶金工藝在運用氧氣之后,能夠高效的控制渣型,表明原料成分相差較大也不會影響整個生產工藝,對熔劑的需求量也明顯降低。
在傳統鉛冶煉方式下,大大污染了生態環境,而借助氧氣底吹熔煉技術進行鉛冶金生產后,研制出全新的工業化設備,也形成了鼓風爐還原煉鉛工藝,有效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不僅大大促進了國內有色金屬行業的發展。
同時還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新工藝生產過程中,能夠對熔煉爐進行可旋轉式氧氣底吹,借助多元套管結構氧槍的功能,再加上速冷鑄渣機、高料柱鼓風爐、防腐余熱鍋爐、氧槍口保護磚等多種先進的設備及技術,使生產裝置更具產業化的特征,效率大大提升。當下所研制出的工業化裝置、氧化底吹熔煉—鼓風爐還原煉鉛工藝技術,對冶金行業有著重大的意義,極大的提高了技術水平,縮短了同先進國家之間的差距。
該工藝技術主要借助氧氣的作用,進行底吹爐氧化反應,彌補了原有工藝的缺陷,消除了原燒結存在的傳統問題,環境污染狀況也到了有效緩解。在底吹生產方式下,運用鼓風爐來還原高鉛渣,提升了熱能利用率,也能夠有效回收金屬,減少了出現揮發鉛物(沸點較低)的現象,煙塵率大大降低,返塵量也得到明顯控制[4]。
經過實際兩廠投產效果得知,氧化底吹熔煉—鼓風爐還原煉鉛工藝技術降低了投資成本,且380kg標煤/t~400kg標煤/t粗鉛左右的綜合能耗明顯優于傳統工藝,再加上能夠回收約98%的銀和鉛金屬,還可以捕集99%以上的硫,使排放物符合國家標準,整個生產所需費用僅占85%的原有工藝耗費。
鼓風爐還原工藝、熔池熔煉技術二者在有機整合之后所形成的氧化底吹熔煉—鼓風爐還原煉鉛工藝在環境保護、經濟效益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在鉛冶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并逐步向銅冶煉行業延伸。
基于多樣化的鉛冶金工藝下,對氧氣的運用也會存在差異,需要結合工藝技術的操作條件來合理的控制和調整氧氣壓力、使用量及濃度大小。
高濃度富氧主要應用于氧氣底吹和富氧側吹工藝,其中后者能夠大范圍的調控氧氣濃度。對于富氧頂吹來說,因為熔池較高,熔體下的氣流面對著較大的阻力,這就要求提高富氧空氣的攪動能量,應降低氧濃度,并增強氧氣鼓吹量。而氣相下的閃速熔煉的氧化反應,碳熱、電熱兩大靜止反應為還原反應,無需借助氣體進行攪動,因此要求工業純氧的氧氣濃度≥95%[5]。
以10萬t/a鉛冶金規模為例,當進行富氧側吹煉鉛鉛冶金工藝時,壓力/MPa為0.1~0.2時,富氧用量/m3·h-1在13600左右,富氧濃度達到40%~80%,富氧側吹氧化熔煉+富氧側吹還原熔煉。
在我國鉛冶金行業不斷的發展過程中,氧氣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已經取代了原有的鉛冶金技術。氧氣冶金工藝具有多方面的優點,充分挖掘和發揮其作用能夠有效推動鉛冶金行業的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