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有色地質局一〇九隊,遼寧 朝陽 122000)
GIS的含義是地理信息系統,它作為一個電腦信息系統對地球空間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整合,建模等運算,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學科。GIS這個概念最早是在1960年左右被加拿大學者提出,隨著近年來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GIS技術也隨之快速崛起,技術越來越成熟。同時,越來越多的領域都開始這一項技術,在礦產資源勘查中的應用非常廣泛,而且效果明顯[1]。
用gis技術來定位礦產資源主要是20世紀80年代一些發達國家在勘探相關的資源開采的過程當中發現的一項新型技術,這項技術能夠準確的定位礦產資源,根據礦產資源的成分來進行精準的開挖,這樣一來可以極大的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2]。
因為礦產勘探本身就是一項極其復雜并且受時空限制的龐大性的工程,而gis技術完全取代了傳統的人力、物力,并且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能夠精準快速的勘探出礦產資源的精準位置,因此,gis在礦產資源的勘探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強大的數據管理功能。gis的數據庫儲存了非常龐大的礦產資源數據,因此,在礦產資源評估的過程當中,一些相關地質方面的知識都可從中進行檢索得出,而且它具有長期保存功能,可以有效保障相關的礦產資源勘探開展,同時在搜索的過程當中,這項技術可以對于數據進行一系列的評估和分析,從而保證數據的精準性。其次,在傳統的礦產勘探的過程當中,人力因素占了主導的地位,gis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這種人力因素影響,因此更具有準確性。
(2)高效的數據統計分析功能。gis技術相較于傳統的gsc技術,可以從勘測圖形中進行綜合評估分析,精準的統計各項地質條件的空間位置、空間結構,從而定量研究該地質環境中存在的問題,這些都是傳統技術無法達到的。同時,在地質勘探的過程當中,這項技術可以將一些地質信息數據進行相互轉化,從而減少數據統計中出現的錯誤,將錯誤的數據進行篩選刪除,主要保留可用到的正確數據,從而使得數據更加具有精準性。
(3)靈活的空間分析能力。利用gis技術的管理圖層可以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圖層疊加,這樣一來會使得圖形更加具有立體感,也可以大大減少人工勞動,因為人工在繪圖的過程當中工作量是非常龐大的,而且會有不可避免的誤差。
(4)便捷的模型可視化功能。進行建模可以使得整個數據建立一個可視化的綜合體系,可以完成各種各樣的空間測量,可以更加方便的進行數據分析和數據處理。礦產信息的數據一般都是非常龐大而且非常繁瑣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對于整個礦產造成嚴重的損失,而gis技術可以利用DEM和TIN模型來進行高效的多功能建模,這種建模完全與gis技術結合起來,使得礦產的勘查工作更加具有透明化。
(1)建立空間數據庫。應用GIS技術建立該地區的礦產資源空間數據庫,可以實現對該地區的相關屬性和圖形相關信息進行檢索查看,從而提高礦產資源勘查評價的工作效率。如可以根據相關地質空間數據信息,查看該地區的斷層、河流、巖體等相關屬性信息。
(2)空間分析與評價模型的建立。通過空間分析可以從空間數據庫中找出有關成礦的信息,如相關的地質條件等;然后結合該地區已發現的礦產資源的分布情況,進行歸納和總結,形成成礦規律;最后借助GIS技術建立評價預測模型。空間分析主要包括:①對圖層的緩沖區進行空間分析,包含它的點、線和面的空間信息;②將地理、地質、物探、化探等特征圖層與礦點進行重疊空間分析。
(3)建立綜合評價模型.綜合評價模型建立的準確性影響著礦區勘查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在建立綜合評價模型時,必須結合項目區域的地質背景,對礦產資源產生的地質條件以及規律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和研究。評價方法及流程對礦產資源進行評價預測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空間位置的評價預測,二是礦產資源量的估算。本項目僅涉及第一種方法。
(4)成礦遠景區等級劃分。根據以上步驟,綜合項目區域的成礦地質條件、已知鎢鉬礦的分布情況以及GIS的測算結果,根據礦產資源的大小將該區域劃分成三類。①區域滿足成礦條件,礦產資源潛力大,且已經有相關礦點,為礦產首選勘查區域,該區域共計涉及礦區塊31個。②區域具備一定的成礦條件,礦產資源潛力大,有明顯的化學探測異常情況,可以首先進行地質勘查工作,也是實現礦區資源突破的重要關注區域,該區域共計涉及礦區塊20個。③區域存在基本的成礦條件,有一定的礦產資源潛力,需要進一步勘查或者引入新的技術手段進行資源評價,有希望發現礦產資源,該區域涉及礦區塊17個。
無論是空間數據還是非空間數據,對于礦產資源的勘查來說都是一個極其豐富的工作量,在數據進行評估的時候應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盡可能的提高數據的準確性,數據庫中與該礦產資源包含的全部信息都要一一提取。在進行綜合分析之前,一定要對原始數據進行綜合性的預處理,保證高質量的數據來進行格式轉換。
礦產資源勘查的過程當中,可以有一些操作性比較強的處理方式,比如說量化和轉換之間存在的問題,一般來說物理性的數據是最為準確的,也是最能清楚的表達出相關信息的。gis技術可以對于相關的信息進行疊加和緩沖,對于空間結構進行一個總體性的分析,評價數據是整個勘查過程的關鍵,利用一些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整合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大家對于礦區的建模還是存在非常大的爭議的,無論是傳統的經驗型和理論型還是gis的定量化方法都是要最后預測評價的,生成的預測圖可以利用布爾邏輯和代數方法來進行網絡化的整合,從而確保數據的精準性和分析的準確性。
GIS技術雖然在礦產資源勘探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要想使礦產資源勘探進一步發展,就必須將其與更多的技術相結合,GIS技術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GIS的優點有很多,其作為一種工具可以對土地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建立該空間的模型并對其進行分析。但是它只是一個工具,需要人來操作,如果輸入的數據有問題,得出的結果就會出現問題。我們不僅要利用這項技術,還要提高相關人員的工作素養,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