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龍進,李 磊
(江蘇省地質礦產局第三地質大隊,江蘇 鎮江 212001)
某礦區受開山采石影響,礦區及其周邊區域存在較多的露天采石宕口,坡面巖體裸露,存在較多危巖,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消除地質災害隱患,保障周邊人民的生命安全,消除高鐵沿線視覺污染,2018年初,省委要求加強城際鐵路沿線可視范圍內露天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該治理區南距城際鐵路約1.2km、距312國道約1.5km,北距龍潭街道2km、距長江約4km,南京市區約32km。受開山采石影響,治理區大部分山體植被被破壞,邊坡幾乎無植被發育,呈裸露狀態;周邊原始山體植被發育較旺盛,以落葉闊葉樹—常綠闊葉樹混交林、雜樹為主。
礦物及其衍生物滲透到人類文明的各個方面,風俗習慣,商業,福利和日常生活質量。在現代世界,擁有礦產資源的能力已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財富和權利的象征,是現代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的支柱。在日常生活中,礦物及其衍生物也隨處可見,也可以反映一個家庭的財富。礦物和奢侈品密不可分。然而,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隨著不斷開發利用,儲量和可開采資源日益減少,礦產資源面臨的人力資源供應日益嚴峻。因此,地質學家在礦物資源預測和勘探的使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地質環境主要指各種環境因素,包括地球的生物圈,水圈,大氣圈和巖石圈。地質環境是指地形和地貌的合理開發利用,為人們建設一個相對穩定的區域。生活和社會生產提供重要的生態和地質環境資源。另一方面,地質環境問題也可能危及人們的生存和社會經濟發展。在這個階段,我國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表現在地質災害,土地資源荒漠化,淡水資源危機,土壤侵蝕等,以及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環境問題,地球化學循環中出現的環境問題,和人類活動中發生的環境地質問題。近年來,我國的地質災害日益嚴重,對人民的生命財產構成直接威脅,給國家造成巨大損失。地質環境部門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國土資源部的財政投入有所增加,消除了許多地震災害,但仍受暴雨,地震等相關因素的影響。
目前來說,對我國面臨著的各種環境資源的問題的解決,有利于國民經濟和社會保證順利運作。自然環境中的資源問題主要包括大氣油田和礦產的開發,解決這些問題的難度很高,非常具有挑戰性。由于我國目前已接收開發的地區,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尚處于發展中,因尚處于發展中,這也就是說對我國的礦產資源而言,目前其開發的發展正處于高峰期。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可能會面臨著資源枯竭的問題。需要在未涉足的或涉足尚淺的領域探索和發現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氣或礦產儲量,并用科學手段合理規劃,這是我國當前必須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目前的情況下,對地質災害的基礎的了解和掌握已經在進行環境問題在地質勘探中的重要性分析中成為關鍵。在礦產資源的開發中,地質災害系數不斷上升往往與一些開發團隊不夠專業,以及沒有采用合理的手段有著脫不開的關系。解決環境地質問題目前已成為在解決環境地質問題時和我國資源的合理規劃和地質勘探中的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
要想對我國災害地質進行科學的劃分,首先要進行的是對我國土地資源在地理上的劃分,我國的土地資源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環境地質,對不同地質區域應進行不同的地質預防方案。對于我國東部地區,要全面做好防災工作。對于中部地區,要預防河流導致的地質災害。對于西部地區,應加強防災意識,制定相關對策,盡量減少損失。
在工程地質的勘探過程中,工程活動、工程設計、地質勘探三者互相滲透影響。因此人類活動或者是環境的影響導致工程設計的變化是不可避免的。因為這些不可避免的原因,補充性勘查就顯得尤為重要。第一是,巖石工程的探索勘查工作。作為礦業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巖石工程中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包括:巖層松散易塌陷;由于施工,地下水的穩定性和性狀很容易發生變化,帶來嚴重的環境地質問題。第二,環境調整效果在工程活動中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為了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以及人為的地質問題,需要做到的是加強補充性勘查的力度和效率。
工程地質調查是工程地質中一項非常重要的經濟建設防災任務。這項任務主要是為工程建設規劃,設計和實際施工提供科學可靠的地質基礎,以合理利用各種有利的地質條件和自然條件。改造或避免各種不利的地質環境,確保工程建筑的經濟合理性,安全性和穩定性,保證工程建筑的正常運行。工程地質勘查的主要任務包括下述幾點:第一是應當積極研究施工區各種工程地質條件,選擇相比而言最為優良的地質條件;第二是認真研究并仔細分析建筑工程地質問題,進行定量和定性評價,為建筑設計和實際施工提供科學可靠的地質基礎;第三,結合施工現場的各種工程地質條件,結合建筑設計和實際施工等,建設規模,結構,類型和實際施工方法等。各方提出了相應的合理建議,并提出應注意的地質要求,確保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整體安全;第四是為防治不利地質條件提供科學地質依據;第五,科學合理的預測建設項目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和有效的地質環境保護措施的發展。
綜上所述,通過對環境地質問題進行分析,可知地質環境極易受到人類工程活動的影響,而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又會對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不容忽視的影響。對于這些問題,可以采取的應對策略有:第一,加強地質勘查,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對地質災害情況進行掌握,對我國災害地質類型進行科學的劃分;第二,加強補充性勘查,目的是提高環境地質的穩定性,為建立完善的地質災害預防制度,以及建立有效的監控打下基礎,推動我國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第三,為了良好地解決目前的環境地質問題,減少人為因素導致的環境問題,推廣環境地質管理技術,開發地質災害預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