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票
維權是首要的任務
寧蒗縣大興鎮總工會想組織職工開展活動,可是工會沒有經費。大興鎮人大主席、工會主席朱紹芳把工會面臨的困難上報給鎮黨委、政府。
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職工活動經費的問題迎刃而解。
“只要工會有困難,我們就一定想辦法解決。”大興鎮鎮長羅光哈說。
因為有了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大興鎮總工會在工作中總是得心應手,特別在涉及協調其他部門共同行動時,只要工會有需求,各相關部門總會鼎力配合。
2016年,寧蒗縣修建一條二級公路,大興鎮有30余名農民工參與到道路施工中。工程完工后,這些農民工拿不到工資,他們相約到大興鎮總工會尋求幫助。
接到這些農民工的求助后,大興鎮總工會立即和承建公司負責人聯系,剛開始,負責人還接電話,但一提到農民工工資事情,立即就掛斷電話。
大興鎮總工會與鎮司法所取得聯系,并向寧蒗縣勞動監察大隊提出聯合調查的申請。
面對多個部門的聯合調查,公司負責人只得出面解釋,因為發包方的資金沒有到位,所以才出現了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情況。
一邊是農民工等著發工資,一邊是公司確實沒有錢。
就在大家商量怎么解決問題時,從寧蒗縣住建部門傳來一個好消息,該公司在開工時已經繳納了農民工工資保證金。
得知這個消息后,大興鎮總工會通過多方協調,按照正常手續提取了公司繳納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足額發放了這30余名農民工的工資。
為了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在每年春節前夕,大興鎮總工會都會聯合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門對轄區內企業進行排查,及時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情況,這樣的行動已經形成了一個慣例。
在實際工作中,大興鎮總工會更注重從源頭上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其中,加大工資集體協商力度就是一個重要的手段。
大興鎮轄區內有119家企業,25人以下的企業有78個,企業規模小成了大興鎮的一個特色。
在大興鎮總工會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活動中,企業規模小也成為很多企業主的借口。
朱紹芳說:“有的企業經營者認為工資應當由自己說了算,沒必要集體協商,因而對開展工資協商活動不積極,不配合;還有不少企業職工不了解工資集體協商的內容,對工資集體協商也不關心。”
面對這樣的局面,大興鎮總工會加大了宣傳力度,并積極尋求寧蒗縣工商局、縣人社部門的支持,在大興鎮總工會的努力下,轄區內的企業全部簽訂了工資集體協商合同。
麗江龍達建材有限責任公司也是大興鎮轄區內的一家企業,公司有15名職工,在沒有簽訂工資集體協商合同時,職工每月只有2200元的工資,通過簽訂這個合同后,職工每月的工資增加了200元。
職工的收入增多,正是得益于這種協調機制。
真愛如歌
愛心募捐是大興鎮的一個特色和傳統。
大興鎮原人大主席患上大病,看病花去了數十萬元,家里還有兩個孩子上大學。
因為治病,家里不但變得一貧如洗,而且還債臺高筑。
大興鎮總工會知道這件事后,在全鎮范圍內展開募捐活動,在時間、病魔與愛心之間,一場拉力賽正在緊張進行。短短的幾天時間內,就募集到了5萬元的愛心款。
在大興鎮總工會的愛心倡導下,受益的職工群體在不斷地擴大。
有一名職工家里發生火災,大興鎮總工會第一時間為他送去救助金,同時也倡導干部職工奉獻愛心,在大興鎮干部職工的幫助下,這名職工順利度過難關。
大興鎮有幾名職工,生活比較困難。工會一直把他們列入關愛的對象。
鐘順海就是其中一位,他妻子沒有工作,女兒屬于過敏體質,對食物極為挑剔,只要吃錯食物,馬上就嘔吐。
為了照顧女兒上學,鐘順海的妻子在學校旁租了一間房子,專門為女兒做飯。生活費、房租、學費全壓在鐘順海一個人身上。因此,工會在逢年過節慰問時,都把他納入慰問對象。
值得鐘順海欣慰的是女兒的成績一直都很好。高中畢業后,女兒考取了上海的一所大學,鐘順海在欣喜之余又開始擔心女兒的學費問題。
就在一家人為女兒的學費犯愁時,大興鎮總工會送來了金秋助學申報表。
在工會的幫助下,鐘順海的女兒順利入學。
在每年申請困難職工救助的時候,大興鎮總工會爭取把困難職工的名額都報上去,每年都會有幾名困難職工得到寧蒗縣總工會的救助。
今年51歲的羅正富是大興鎮紅旗中學的一名老師,他母親今年已經88歲了,患有心腦血管病。妻子沒有工作,而且身體也不好,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異常艱難。
大興鎮總工會把他納入困難職工檔案,每當逢年過節時,工會都要到他家里慰問,并為他送去慰問金。
大興鎮規模以上企業少,工會經費較為緊張,但在職工身上卻舍得花錢,每逢有職工過生日,工會都會為他們送去生日蛋糕,雖然每個蛋糕的標準為100元錢,但在職工心里,工會之情是難以用金錢衡量的。
在文體活動上,大興鎮也沒少下功夫,每年的籃球、氣排球等活動深受職工好評。
“工會主席不是選出來管人的,而是要為職工群眾服務的。”正如朱紹芳所說,只有你心里裝著職工群眾,職工群眾心里才會裝著你。
為村民構建美好家園
大興鎮牛圈坪村民小組有一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村民已經搬進新居。
村民的居住條件雖然改變了,但村民的生活習慣還停留在從前的模樣。
朱紹芳在村民搬進安置點后去走訪,她發現安置點的垃圾遍地,村民家里也異常凌亂。
回到鎮里后,朱紹芳把見到的情況向黨委、政府匯報。經過黨委、政府的討論,大興鎮總工會組織30余名干部職工到牛圈坪村民小組開展村容環境整治活動。
活動現場,這些干部職工有的掃地、有的鏟土、有的撿拾雜物,大家齊心協力,經過一個下午的清掃,牛圈坪村臟亂差的面貌得到改變。
王國玉是大興鎮的一名職工,他也參與到了這次環境整治的過程中。
王國玉說:“整治只是一種手段,最重要的是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
大掃除結束后,為了進一步提升村民的居住環境,大興鎮在安置點為村民統一規劃了畜圈,干部職工還在村里為他們種植了綠化樹。
朱紹芳說:“現在這個村大變樣了,進村的道路上也見不到垃圾了,村民還輪流為職工種下的樹澆水。”
在大興鎮總工會的幫助下,村民的文明意識越來越高。現在,牛圈坪村民小組已經形成了垃圾定點投放、人畜分開的生活習慣,社會主義新農村在牛圈坪村民小組正照進現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