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黎清



摘要:RRC重建過程是終端由于某種原因導致RRC連接中斷,在源小區或新小區發起的恢復RRC連接,以試圖快速重建業務,提升用戶感受的一個過程。但RRC重建會使得業務短暫中斷,影響用戶體驗。造成RRC重建的原因有很多,如:無線信號差、參數設置不合理、終端兼容性問題等,定位起來較困難。文章對這些問題定位過程中的經驗進行總結。
關鍵詞:RRC重建;優化;經驗總結
1RRC重建原理
1.1重建原因
在空口信令上,RRC重建請求攜帶的重建原因值有以下3個。
1.1.1handoverfailureUE
在切換流程中,在收到了切換的重配置消息之后,會啟動T304,但如果在T304超時之前UE無法完成在目標小區的隨機接入,則會發起原因值為“handoverfailure”的重建。
1.1.2reconfigurationfailureUE
在安全模式激活的狀態下,如果收到了重配置消息后對于重配置消息內的信元無法匹配或者存在兼容問題,則發起原因值為“reconfigurationfailure”的重建。
1.1.3otherfailure
除切換失敗和重配失敗觸發的重建,重建原因都是other。other重建常見原因為RLF,如果UE檢測到當前檢測到“radiolinkfailure”,貝丨J會發起原因值為“other”的重建,通常RLF導致的RRC重建,分為如下幾種場景。
場景1:當終端底層上報了N310次連續的失步指示,終端啟動T310,在T310超時前未能收到N311次連續的同步指示,則在T310超時后,終端發起RRC重建過程。
場景2:當上行重同步過程隨機接入出現問題。
場景3:當上行RLC達到最大重傳次數。
1.2重建標口信令
(1)協議中定義的重建流程如圖1所示,共3條信令。
(2)如圖2所示UE發送的RRC_CONN_REESTAB_REQ攜帶了重建前在源服務小區+的CRNTI,PCI,shortMAC-I以及重建的原因值(共3類:handoverfailure,reconfigurationfailure,otherfailure)。
(3)重建拒絕流程。當UE接收到RRC_CONN_REESTAB_REJ消息,UE將離開RRC_CONNECTED狀態,回到idle態,釋放的原因為:RRC連接^敗,如圖3所示。
(4)重建成功流程。當eNodeB接收到RRC_CONN_REESTAB_CMP,說明重建成功。對于R9終端,保存了重建之前的RLF信息,基站根據RRC_CONN_REESTAB_CMP中攜帶的rlf-infoAvailable-r9指示,要求UE上報RRC_UE_INFORSP,如圖4所示。
UE上報的RRC_UE_INFO_RSP中包含了重建之前服務小區的RSRP,RSRQ,ECGI,鄰區的信號強度,重建的目標小區及重建原因等,如圖5所示。
1.3重建相關的定時器
T301:UE在發送RRCConnectionReestabilshmentRequest時啟動該定時器。定時器超時前,如果UE收到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或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ject或被選擇小區變成不適合小區,則停止該定時器。
T311:該參數表示定時器311的時長。UE在發起RRC連接重建流程時啟動該定時器。定時器超時前,如果UE選擇了一個EUTRAN小區或者異系統小區,則停止該定時器。定時器超時后,UE進入RRC_IDLE態。
定時器T301,T311超時均會導致RRC連接失敗,UE回到空閑狀態。
2重建優化措施
2.1覆蓋
覆蓋問題包含弱覆蓋及越區覆蓋。
弱覆蓋是指基于鏈路預算獲得的最大路損覆蓋,由于上下行支持的最大路損不一致,通常在LTE中上行較之于下行先受限,故在弱覆蓋將分為上行弱覆蓋及下行弱覆蓋。一般當UE測量到下行RSRP<-120dBm時,則認為存在弱覆蓋,上行會略高于該值出現弱覆蓋(通常認為<-125dBm)。
越區覆蓋是指由于基站天線掛高過高或者俯仰角過小引起的該小區覆蓋距離過遠,從而越區覆蓋到其他站點覆蓋的區域,并且在該區域手機接收到的信號電平較好。
覆蓋問題引起的重建可通過以下方法優化:(1)調整天饋、調整發射功率。(2)及時處理影響覆蓋的告警。(3)增加小區的最低接入電平,使得該小區更難符合S規則,更難成為適當小區,UE選擇該小區的難度增加,避免小區邊緣用戶在本小區接入,減少弱覆蓋用戶接入帶來的影響。(4)調整A2盲重定向門限,使處于弱覆蓋區域的UE及早重定向到2G/3G網絡,減少可能發生的重建,改善用戶的體驗。
2.2鄰區漏配/設置禁止切換/錯配
通過UU口信令跟蹤,發現UE上報的切換測量報告基站未進行處理,X2/S1無切換請求信令,隨后發起重建,可以懷疑存在鄰區漏配錯配或禁止切換。
鄰區漏配/禁止切換排查方法:⑴根據兩兩切換話統,一天內切換出次數為0,但切換入的次數較多,則可能存在單向鄰區漏配/禁止切換。(2)雙向鄰區漏配/錯配可通過打開ANR功能實現鄰區的自動添加/修改/刪除。為避免打開ANR功能后對指標的影響,可設置為受控ANR,ANR受控模式下切換策略設為禁止切換。(3)定期核查外部小區,PCI混淆。
2.3切換
切換失敗后UE將發起RRC連接重建。切換問題可分類為切換過早、切換過晚。endprint
切換過早包含兩種情況:(1)UE收到切換命令,在切換到目標小區的過程中發生了無線鏈路失敗(Radu>LinkFailure,RLF)。在RRC連接重建時,重建回源小區。(2)從源小區切換到目標小區成功后,在目標小區只停留了很短的時間,就發生了RLF,在RRC連接重建時,重建回源小區或重建到其他小區。
切換過晚一般指的是服務小區信號己經很差,EN0DEB仍不發起切換,包括:(1)UE由于源小區服務質量不好而未收到切換命令,或者是收到切換命令但隨機接入過程失敗,UE發生RRC重建至目標小區。(2)UE還未上發測量報告,原小區信號己經陡降導致失步,UE直接在目標小區發起重建。
解決切換過早/過晚的問題,可以通過調整天線位置改善RF,修改切換參數或者配置使目標小區能夠延后/提前發生切換,從而避免產生重建。
2.4DRX參數設置
在LongDrxCycle配置為大于40ms,根據3GPP定義(見表1),終端RSRP測量的周期,是DRXCycle的5倍,如:DRXCycle為320ms,其測量上報需要的時間為1.6s,可能
終端還沒有完成測量,就己經移出了原網絡的覆蓋,出現切換失敗、重建。高速場景的影響更加明顯,建議高鐵高速小區關閉DRX功能。
部分高通芯片的終端在DRX短周期配置為80.1時有異頻測量虛高的問題,實際異頻信號很差,但上報的異頻RSRP良好,eNodeB向異頻切換但切換失敗重建,DRX參數修改為性能優先參數可規避此問題。
2.5SFN改造
切換過晚導致切換失敗引起的小區間重建以及來不及MR未觸發切換重建到其他小區,SFN改造后不需要再進行切換,規避這部分與切換問題有關的重建。
2.6UE不活動定時器
UE不活動定時器改短,UE將提前釋放RRC連接,減少可能發生的重建,并且增加RRC連接數量,增加重建比的分母。此參數對分子分母均有增益,重建比改善明顯。
3重建優化案例3.1高鐵小區組SFN
高鐵宏站重建比高,跟蹤信令如表2所示,重建集中在PCL239小區,此源小區與TOP小區同站,重建原因值為otherfailure。
重建前UE并未上報A3測量報告,根據重建成功后上報的RRC_UE_INFO_RSP消息,如圖6所示,目標小區己滿足切換條件,在測量報告上報不及時問題。
如圖7所示,重建源小區與TOP小區夾角過大,與高鐵過近,兩扇區重疊覆蓋范圍不足,引起切換不及時。
圖7重建源小區地理位置示意解決辦法:PCI238/239組SFN,規避兩小區之間切換。
3.2鄰區錯配/漏配
XX49小區重建比高,重建原因值集中于handoverMure,此由于TOP基站未能獲得UE上下文,此重建均被拒絕,如圖8所示。
圖8XX_49小區重建比原因值統計檢查發現重建源小區PCI=198與重建TOP小區無鄰區,而與距重建源小區3.8公里的C小區存在鄰區關系,eNodeB將TOP小區信號誤以為是C小區信號,而向C小區發起切換請求,但切換失敗重建到TOP小區。各小區地理位置如圖9所示。
解決辦法:刪除錯配鄰區,增加正確鄰區。
3.3切換參數設置不合理,過早切換
XX_50小區重建比高,問題集中于切換失敗引起的重建。核查兩兩小區切換,存在大量切換過早,如圖10所示。
檢查TOP小區切換參數(見圖11),此小區同頻切換幅度遲滯/同頻切換偏置/同頻切換時間遲滯設置均不合理,在目標小區信號不夠好的情況下極易觸發切換,引起切換失敗重建。
解決方法:調整TOP小區的同頻切換幅度遲滯/同頻切換偏置洞頻切換時間遲滯為3/3/320。
3.4PCI混淆引起重建
高鐵小區XX_54重建比高,日均重建6000次。跟蹤信令,重建集中于PCI=81(與TOP小區共站),重建原因大部分為otherfailure,如圖12所示。
重建信令如圖13所示。
重建前eNodeB下發測量控制如圖14所示,要求UE上報PCI=83(TOP小區)的ECGI,但UE未能讀取成功,隨后重建到TOP小區。
圖14eNodeB下發測量控制流程經過核查PCI=81鄰區信息,發現重建源小區(PCI=81),存在PCI=83的per混淆,無法正常切換,如圖15所示。
解決方法:刪除遠端鄰區,將ANR模式改為受控模式。3.5越區覆蓋
XX_51小區重建比高,多個小區向TOP小區存在切換失敗原因引起的重建,如圖16所示。
重建TOP小區與重建源小區分布如圖17所示。圖中數字為跟蹤到的重建次數,TOP小區與最遠處重建小區站間距8.06公里。
TOP小區的TA分布,TA≥4占比40%左右,TOP小區越區覆蓋,存在大量遠端用戶,如圖18所示
解決方法:TOP小區下傾角由4°調整到8°。
3.6異頻測量虛高引起重建
某1.8G小區切換失敗類重建多,查看兩兩切換,過早切換總共4312次,向2.1G過早切換3868次,由2.1G引起的過早切換占比89.7%,占絕大部分,如圖19所示。
分析切換失敗重建的標口信令,切換前源小區頻點為1825,異頻鄰區PCI345的RSRP為-77dBm,信號質量很好但還是切換失敗,如圖20所示。
DRX參數配置如圖21所示。設置為省電優先,懷疑因異頻測量虛高導致誤切引起切換失敗。
終端測量結果虛高的原因為:終端在DRX打開后測量異頻信號時會出現測量結果跳變導致結果虛高,更深層原因通未提供。
規避辦法:將DRX設置為性能優先。
3.7終端兼容性問題引起重建
某站重建比高,重建集中于reconfigurationfailure,現象為eNodeB下發異頻測量控制后,UE發起重配置失敗原因的重建,如圖22所示。
UE發起重配置失敗觸發的重建,原因通常有兩種:(1)消息里下發的信元錯誤,格式或范圍不符合協議。(2)UE能力不支持其中某個信元的配置。
對于第一個原因,檢查A4信元內容和格式都是正常的,并且和沒有發生重建的呼叫對比也是一樣的,排除eNB下發消息錯誤的可能。
對于第二個原因,由于下發的異頻頻點75和41140分別屬于FDD的bandl和TDD的band41,查看該UE的FGI是:
01111110000011111111100011011110(7EOFF8DE),左邊數因重建引起Volte語音中斷。
起第13,25,30bit為1,表示支持FDD和TDD的切換,如圖23所示,UE能力信息顯示該UE支持bandl和band41。
在此情況下UE仍然發起重建,判斷UE存在問題,需廠家分析UE側LOG分析原因。規避措施:(1)無異頻區域刪除異頻頻點。(2)存在異頻區域盡量減小A2門限,減少異頻測量的下發。
4結語
RRC重建作為KPI指標的一部分,比例過高將影響用戶感知。通過合理優化,降低重建次數,可以減少部分掉話及重建造成的網絡中斷,隨著Volte用戶的逐漸增多,顯著改善因重建引起的Volte語音中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