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梅
【摘要】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肩負著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使命,只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才能夠把學生培養成優秀的社會主義共產黨接班人。據相關研究得知,現階段初中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了解程度還遠遠不夠,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中相關知識的融入也嚴重不足。基于此類情況,有計劃地進行課程調整安排,創新教學課程,做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的的融入在課堂上面,使得學生可以從中學習。【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模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黨在十八大會議中就明確的指示出,培養和實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該融入到中學的教育中去,正確的價值觀的建立應該從小抓起,創新現階段各大中小學的德育課教學,是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關鍵步驟,把知識融入在平時需要學習的課程中間去,讓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課程的學習中,規范自身行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優秀的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模式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考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模式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學生有著很多的好處,不僅利于提升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效率,還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學生的思想道德,幫助學生在提升學習成績的同時,也可以建立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校在中間應該充分發揮其優勢以及主導地位,在學生的課程中適當的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建立良好的校風校紀。在實際的操作中,可以結合具體的人和事,向學生逐步的輸送思想教學。學校可以定期的開展一些與家庭的互動活動、社會活動等多方面,是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一個重要步驟,多讓課堂與其生活相結合,在課堂上加入實踐活動。不同的年紀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初一學生認知能力較為低下,初二初三的學生認知能力較好,學校應該了解學生的此類特性,不同的年紀設立不同的課程,高年級的可以設立想多難一點的知識,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發展中的年齡,認知能力,生活能力各方面都還不夠全面,人生觀價值觀也都在建立的過程中,而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程,對學生的思想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引導作用,如果再與生活相結合的話,加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學習,能更好的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在道德與法治課這門課程中,用生活化的方式進行教學,讓道德教育回歸生活,回歸社會,在生活中體驗與學習,提升學生的品德素質。讓課本回歸生活,讓學生對課本產生興趣,在快樂中學習,建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模式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融入方式1.基于實際情況,讓課本回歸社會與生活教材是教學的根本依據,但教學需要老師才能實行,教材是死的,但人是活的,這就需要老師根據自身生活經驗,將道德與法治課課本與生活相結合起來。以課本為總結但舉例確需要來源于生活,教師可以實地取材,發現生活中學生所熟悉所了解的事情進行講解,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實例作為舉例,使學生對社會發展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對道德與法治課課本知識與實踐也能更好結合。比如,在初一課本第一章“新學校,新生活”這一課中,就可以利用周邊環境改變的圖片來給學生進行教學,實現對比教學,比較周圍環境的改變,在網上收集一些學校的老照片,在課堂上通過PPT的形式,放映給學生看,看完之后讓同學們自己回去拍攝現在所看到的學校,然后老師再進行以圖片對比的形式展現給學生看,學生會發現時代在進步,學校的環境越來越好,娛樂設施越建越多,有了綠油油的足球場,寬敞的操場等。之后老師再引入一些課本知識,教會學生在新的一學期努力學習。通過這樣實際的范例,學生會更深刻了解自己的新學校。2.實地取材,在課堂上建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師,一切事物都來源于生活中,道德與法治課課本知識的有效利用也需要結合生活,實地取材教學。學生只有真正地身臨其中才會貨真價實的有所感悟,通過親身觀察、思考、實踐等獲得知識,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多組織一些課外活動,不僅只是局限于課堂上面,從生活中去學習,讓他們身臨其境扮演生活中的角色,從中學會生活與做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優秀的品德,學會善待他人,謹慎交友。如舉辦一個周末春游活動,讓學生們提前自己準備自己在春游之中需要的東西,春游之中教師就帶著學生們一起看風景,一起拍照,一起爬山等,午餐時候,教師選擇一個寬闊的草地,讓同學們自己開始吃午餐。這樣一天下來,學生們在其中學會了分享,朋友之間可以親切的交談玩耍,不管是秘密還是食物都可以分享,在爬山的過程中也學會了互相幫助,高個子的同學可以幫助女同學拿一些水杯等小東西,一天下來增進了師生關系同學友誼,有利于班級團結增加了班級凝聚力,感受到了集體生活的快樂,同時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老師可以通過適當教學,讓他們可以學會愛護自然,保護環境。在社會中去感受道德與法治,去建立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3.科學教學,實現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生活化改變傳統教書的模式,做到以生活為切入點,每一堂課的學習對加入生活的因素,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自我思維能力還不夠強,沒有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所以老師適當的改變教學模式,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形成這樣的學習習慣,認為課本知識都來源于生活中,這樣他們才會熱愛生活。特別是道德與法治課本來就來源于生活,大多時候完全可以拋開傳統書本教學,直接傳輸生活化知識。此外,還可以把生活教學直接加入課本教學中去,充分利用各類資料,創新教學課堂。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需要推崇,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取向是尤為重要的部分。例如,學生學習“發現自己的潛能”這課的時候,老師可以在網上尋找一些比較難完成的任務,例如在5分鐘之內背下一篇英語短文等,在此過程中老師給予學生5分鐘時間,任其自由發揮,之后學生展示測試結果,再有老師組織學生進行總結,向同學們互相點評,最后由老師進行總結,點評學生的優點與缺點以及一些改進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經過學生的親身經歷,讓他們可以發現自己的潛能只要逼自己一下很多事都可以做到,用自己的心去做事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時再回到課本中,學生會更好的理解課本內容,明白如何發現自己的潛能,知道凡是只要用心努力就可以做到。這樣的兩者結合,學生更好的學到了課本知識也體驗了生活。道德與法治課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教育的融合建設需要找到突破口,豐富改革內容,需要高校在觀念,方法,內容等多方面推動政治工作的建設,加強教學模式的創新。三、結束語總之,要讓學生的學習變的貼近生活,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模式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建立與生活密切相關,因此教師的教育變的至關重要,讓道德與法治課課堂與生活結合,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從社會出發,引發他們自主的觀察社會,體驗生活,推動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最終通過學習把道德與法治課書本知識變成自己所擁有的美德,在生活中學習,建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感悟道德與法治課這一門學科。參考文獻:[1]章春玉.試論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質量[J].小作家選刊。2016,(11):25.[2]李廷松.試論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速讀,2015,(01) :144.[3]王雁.試論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實效[J].都市家教,2013,,(10) :82-83. [4]孫紅霞.試論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方法[J].學周刊,2014,(01) :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