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寶
【摘要】學生在對小學數學課程進行學習的時候,不僅需要對理論性的數學知識進行學習,同時還需要對能夠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將生活元素添加到數學課堂之中,引入生活元素能夠降低講授難度。根據小學階段的數學課程講授經驗,對生活元素的應用方法進行研究。【關鍵詞】生活元素小學數學運用方法數學這門必修課程對于學生來說屬于基礎性的理科課程,學生從小學階段開始學習數學知識,這部分知識不僅能夠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基礎,同時還能有效地擴展學生的思維,使其能夠靈活地應對來自于生活與學習之中的各種問題。教師為了使自己講授的知識能夠更好地被學生接受,需要不斷地對學習方法進行改變。教師可以以實際生活為切入點,將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元素融入到數學教學,本文根據對數學學科的授課經驗,對生活元素在小學階段的數學課堂的應用進行研究。一、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元素有機結合教師在開展課前的備課活動的時候,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研究,根據具體的知識內容來確定教學活動的開展方式,適時地將生活元素加入其中。比如,在對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一課《位置與方向》這一課進行講授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教材的基礎上,將生活元素融入其中,在學生對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概念有了初步認識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繪制一些實際的方位圖,可以讓學生繪制教室的示意圖,也可以指導學生對學校進行觀察,繪制學校的位置示意圖,教室與學校都是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元素,而在剛剛接觸方位概念的時候,學生既存在理解不清晰,同時也存在概念模糊等學習問題,而教師借助學生每日都接觸的生活元素,可以使學生在示意圖的繪制過程中強化對方位概念的理解,教材中已經給出了一些標準的示意圖,相對清晰,但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不必受到教材內容的局限,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進行示意圖繪制,學生還能在動手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創新意識。教師應用生活元素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能夠達到教學目標,因此教師不能為了引入生活元素就將一些與課堂無關的生活元素生硬地加入到教學內容之中,而是需要找到生活元素與教學內容的共通之中,使其進行融合,使學生明確數學課堂之中的知識并不是不切實際的知識,而是真正有用的知識。二、將教材作為教學參考教材是教師的重要輔助性教學工具,教師的教學內容的來源是教材,教師的教學活動的出發點是教材,在進行課程延伸的時候,教師也需要以教材為基礎,但是教師的教學內容不能被教材局限住,教師應當在備課期間,對教材進行研究,深入挖掘教材,對在教材與生活元素之間搭建橋梁。比如,在對三年級下冊的第四課《年、月、日》這一課講授時,教材除了給出具體的時間概念之外,還設計了一個實踐活動,教師就可以對教材之中的這個教學活動進行挖掘與應用,活動的名稱是“制作活動日歷”。每一位學生都見過日歷這種生活元素,學生也對日歷的作用有所了解,但是卻沒有動手制作過日歷,教師可以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對之前學習的時間概念進行利用,制作一個屬于自己的活動日歷,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日期準確地填入,還可以對自己的日歷進行特別設計。數學教材之中的很多教學內容都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教師在將教材與生活元素進行聯系的時候,需要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對教材進行設計,并合理地運用教材,不斷地更新教材,將教材的欠缺之處進行添加。三、開展探究活動將生活元素代入到教學過程之中時,教師需要對固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改變,可以將直接講授法轉變為活動探究教學法,通過實際的探究類型的活動,來將實際的問題拋給學生,使學生通過探究行為來對問題進行解決。比如,在開展實踐探究活動《我們的校園》時,教師可以通過這一個活動對這一冊教材的之前幾個單元的知識進行鞏固,包括方向問題,面積計算問題等,教師可以在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上,讓學生組建成校園設計小組,通過調研活動,來按照自己的意愿來設計校園,探究活動可以分為校園調查、校園設計以及成果展示三個階段,在每一個階段之中,學生都能接觸到生活元素,為了進行調查活動,學生需要走出數學課堂深入校園,教師可以進行簡要指導,幫助學生來分析設計成果的可行性。開展探究活動這種教學方式非常適合數學課堂,學生能夠借助知識去發現與數學相關生活問題,并去解決問題。四、結束語隨著各種新型的教學設備以及教學資源被加入到小學數學的教學體系之中,教師不再將生活與教學進行分離,而是將教學融入到生活之中,通過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相互滲透來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熟悉度。教師可以將生活元素當作媒介,充分地將數學與實際生活進行聯系,通過新奇有趣的教學活動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參考文獻:[1]單金堂.探究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生,2015,(08).[2]白彩蓮.淺析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