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兮



成功是人生價值的重要體現。一個人能否成功,最關鍵的是三個要素,即信心、興趣和行動。只要一個人對自己充滿信心,樸實而饒有興趣地做一件事,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朝著目標不懈努力,想做的事就能做成,該克服的困難也都能克服,成功就會變得水到渠成。
曾看過這樣一則故事,感觸很深。1965年,一位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修學。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他們當中有諾獎獲得者、知名專家和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時間長了,他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他們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進行夸大,以此證明成功來之不易,讓人們對創業和成功望而生畏。于是,他就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并以《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難》為題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布雷登教授。教授看了論文以后,大為驚喜,認為這是一個新發現,這種現象雖然普遍存在,但此前還沒有一個人大膽地提出來并加以研究。后來這本書伴隨韓國的經濟起飛而流傳開來,鼓舞了許多人。它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有時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頭懸梁,錐刺股”并沒有必然聯系。一個人的成功,最為關鍵的,是三個要素,即信心、興趣和行動。只要一個人對自己充滿信心,樸實而饒有興趣地做一件事,執著地朝著目標不懈努力,想做的事就能做成,該克服的困難也都能克服,成功會變得水到渠成。
信心是成功的基石。做任何事情,首先需要信心,相信自己能夠把事情做好。有了信心,才有足夠的底氣和動力,才能拋棄無謂的顧慮和負擔,輕裝上陣,沉心靜氣,專注做事。相反,沒有信心,就會缺乏勇氣和毅力,心思不定,患得患失,簡單的事也會變難,最終要么把事擱淺,要么淺嘗輒止、半途而廢。正因如此,信心歷來為成功者所重視。《周易》開篇就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老子》更是強調“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曹操能夠成就一番事業,因為他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抱負;蘇軾能夠成為名家大師,因為他認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撥之志”。美籍物理學家錢致榕曾談起他中學時代的一段經歷。那時很多學生作弊,不求上進。一位責任心很強的老師,就從300個學生中挑選60人組成了“榮譽班”。錢致榕也在其中。當時明確宣布,是因為他們有發展前途才被挑選出來的。對此,被選上的人十分高興,對前途充滿信心,勤奮學習,后來大多成了才。多年后錢致榕教授遇到那位老師時,才知道這60位學生是隨意抽簽決定的。這件事發人深思,它生動地揭示了信心對于一個人成長成才的重要性。
興趣是成功的動力。除了信心,做事還需要興趣。無論做任何事情,有濃厚的興趣,人們就愿意為它付出時間和精力,就能夠內心充滿激情和不竭動力,不會感到勞累和厭倦。但是,除了極少數情況外,興趣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天培養的,是在做事的過程中養成的。對于很多成功者來說,所做的事的意義和價值就是其興趣所在,成就一番事業就是其動力所在。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張載也說:“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楊振寧更是強調:“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所以有人說,當你所做的事情是你的愛好之時,你會發現你做起事情來就會事半功倍,愛好能夠讓人變得聰明,愛好也能夠給人帶來動力,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會在行程中得到快樂,在困難中得到鼓勵。1915年,著名學者黃侃在北大主講國學。他住在北京白廟胡同大同公寓,終日潛心研究“國學”,有時吃飯也不出門,準備了饅頭和辣椒、醬油等佐料,擺在書桌上,餓了便啃饅頭,邊吃邊看書。有一次,看書入迷,竟把饅頭伸進了硯臺、朱砂盒,啃了多時,涂成花臉也未覺察,一位朋友來訪,捧腹大笑,他還不知別人為何發笑。這正說明,在外人看起來枯燥艱辛的事,當事人卻樂在其中。
行動是成功的關鍵。無論做什么事,只有信心和興趣還不夠,一步一個腳印付諸于行動才是關鍵。任何美好的愿望、遠大的理想、完美的規劃,如果不付諸行動,就只能是空中樓閣,是水中月鏡中花。老子說:“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劉向說:“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足踐之不如手辨之”,表達的就是這個道理。為此,李大釗專門強調:“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做,不馳于空想,不鶩于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工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作事,則功業可就。”美國第34任總統艾森豪威爾同樣作了這樣的總結,他說:“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的,你唯一需要的就是執行,一個行動勝過一切計劃。說一尺不如行一寸,只有行動才能縮短自己與目標之間的距離,只有行動才能把理想變成現實。”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曾作過一個題為《行動勝過一切》的演講。他說:“一個大學畢業生來到新東方工作,先讓他去打掃衛生間,如果他同意了,我心里會有一點感動,一個大學生敢于去打掃衛生;如果打掃得干凈,我會讓他管理所有打掃衛生的員工;如果管理得好,我會讓他做后勤行政副總裁;如果后勤做得出色,等我退休了他就是新東方的總裁。”俞敏洪調侃似地虛構出這個故事時,現場的人卻誰都沒有笑。因為他說出的道理看似平常,實則深刻,其中蘊含了人生的智慧和生命的哲理。有想法、有目標,能夠腳踏實地地付諸行動,一個人就肯定會取得成功,就必定能成就一番事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