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淵策 王角鳳
摘 要:文章從衢州地區梅雨季節的統計數據出發,分析了近幾年來的梅雨發生時間和降水分布規律,針對性討論了特殊年份下的極端天氣形成的原因。
關鍵詞:梅雨季節;暖濕氣流;極端天氣
中圖分類號:P426.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8)36-0025-02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rainy season in Quzhou,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ccurrence time and 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 of rainy season in recent years, and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extreme weather in special years.
Keywords: rainy season; warm and humid air current; extreme weather
衢州地區處于北緯27度至30度之間,屬于低緯度地區,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大氣季風性環流帶來了豐沛的降水。然而,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和人類的對自然改造的加劇,衢州地區的梅雨季節持續的時間和降水量也呈現出了特定的變化。
衢州地區的降水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即西南氣流和偏西北方氣流。而西南氣流的產生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第二部分來自中國南海的海洋性氣流;第三來自西太平洋的西南風氣流。三股在特定時間段的相互交匯,形成了本地區特有的梅雨季節。在5月下旬開始,隨著暖濕氣流的不斷加強,北方冷空氣不斷減弱,降雨帶便落在了江淮之間形成了較長時間的降水過程。正常梅雨一般出現在農歷“芒種”,結束于“夏至”節氣,持續約一個月左右,雨量大約在200-400毫米,氣候表現為高溫高濕。但是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自然的改變,近些年來,衢州地區的個別年份中,梅雨季節特征呈現出了一些新的變化,主要表現在梅雨季節的時間和降水量方面。
從梅雨季節持續時間(如表1)分析,由近五年的具體數據可以看出,入梅時間一般在六月初,持續時間約為一個月左右。2014年至2016年,衢州地區梅雨季持續時間約為30天。而在2013年和2017年,本地區梅雨持續時間多達40多天,并且降水集中,雨量大,使得衢州局部地區持續出現極端天氣。尤其是2017年,持續的降水使得開化地區山洪暴發,災情突出,進而洪水隨流而下,衢州市區也遭遇多年不遇的汛情,相關河道水量偏大,局部出現內澇。從降水量上分析,近五年的1-5月份,金衢盆地的降水和往年相比偏少,而平均降水量比往年同期相比偏少30-40%。但是進入梅雨季節后,在6、7月份由于受到副熱帶高壓向內陸延伸影響,衢州地區出現了普遍降水,而且降水相對集中。
由表2可以看出,衢州地區月降水分布特征明顯,降水高峰主要從6月初開始,到7月初左右結束。這個時間與衢州梅雨季節吻合,降水集中而且降水量大,整個梅雨季節的降水量占到全年降水總量的45%左右,短短不到一個半月時間,衢州地區的降水量接近了全年總降水量的一半。
研究2013、2017年梅雨季節出現的極端天氣的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是受到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影響明顯,這兩年的印度洋暖濕氣流強大,攜帶有大量水汽,同時在金衢盆地滯留時間比較長,因此,降水顯得十分集中和充沛。其次,來在北大西洋的西南氣流在較短時間內多次形成了臺風,從廣東、福建沿海登陸后便迅速到達了金衢盆地。而金衢盆地整個地形呈現出西北高,東南低的趨勢,有利于冷暖空氣在此形成交匯并造成了降水。同時,整個衢州地區三面環山,在形成長時間降水時,山區形成的洪峰沿著衢江、烏溪江等主要河流迅速抵達位于盆地中心地勢較為低矮的市區,因而引發主要河流水位暴漲,市區內澇的現象。因此,對近幾年衢州地區梅雨季降水分析,2013、2017年梅雨季節極端天氣形成的主要原因還是受到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其中梅雨季臺風的頻繁出現,會使得當年的降水集中并且偏多;同時自身的盆地地形結構使得冷暖空氣交匯后易形成滯留,造成梅雨季時間變長,這也是形成極端天氣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1]李勇,金榮花,周寧芳,等.江淮梅雨季節強降雨過程特征分析[J].氣象學報,2017(05).
[2]朱哲,鐘中,哈瑤.江淮梅雨與梅雨期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的關系[J].氣象科學,2017(04).
[3]應瑤.金華市1961~2011年梅雨特征量的統計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4(29).
[4]俞燎霓,胡波,曹美蘭,等.浙江梅雨氣候特征及其梅汛期暴雨的形勢分析[J].科技通報,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