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東至縣至德小學 曹 悅
新時代教育要求老師要聚焦生本課堂,鼓勵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敢于質疑、善于評價,培養數學核心素養,而這些都依賴良好的語言表達力。其次,隨著人們交往日益頻繁,語商能力被認為是現代人必備的能力之一。為此,數學老師應結合學科特點,創新方法,注重培養學生語表能力,并將培養語言表達能力當成提升數學思維力的推動器,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作為教師,要善于挖掘生活的數學資源,創設有滋有味的情境,找準學生表達興趣點,讓學生表達落在實處,讓思辨火花在表達中碰撞出智慧。
如在教學“認識計算器”一課,我看到班里出現普通計算器和科學計算器,為凸顯兩種計算器的異同,我將他們做成形象的PPT。讓學生對照PPT,說出兩種計算器按鍵和功能的異同。因為這兩種計算器,學生都非常熟悉,學生對這個問題,有表達欲望,他們說得頭頭是道,句句在理。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中,學生表達的欲望猶如江水滔滔不絕,思辨能力也會有所提升。
同樣是這節課,為繼續探討兩種計算器的區別,我創設生活情境:媽媽去商店買衣服,買2件衣服,每件137元,若媽媽帶了350元,還剩多少元呢?學生用計算器算出結果,并交流思考過程。孩子們對這樣的問題資源非常熟悉,展現方法①在計算器上依次敲出綜合算式350-137×2,結果等于76元。方法②在計算器上分步敲出137×2=274(元),350-274=76(元)。老師追問原因:“為什么要普通計算器要分兩步計算呢?而科學計算器只需一步呢?”很快有學生表述道:“我猜普通計算器不能自動識別運算順序,但科學計算器可自動識別”。”學生的精彩發言猶如一石驚起萬重浪。在學生操作和思考后,學生們信心滿滿地說:“老師,我驗證了,科學計算器真的能自動識別運算順序,是普通計算器的升級版呢!”你看,一個個指向性強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表達熱情,學生在積極思考后大膽表述,理清脈絡,說出知識重點。
學生個性迥異,有的外向樂于表現;有的內向羞于表現;有的惰性強懶于表現……這些因素,都阻礙學生語言表達力的發展,影響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為此,在課堂上,我會積極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采取形式多樣的表達方式,樹立學生學習自信心,讓敢于表達的學生日益增多。
課堂上,每拋出一個問題,若膽小羞于表達的學生舉手示意,我會鼓勵道:“大膽點,說錯了沒關系,只要說出來就有進步喲!”這樣的鼓勵,使他們鼓足勇氣說出想法。對于思考速度快,表述不夠嚴謹的學生,我會說:“思考能力強,了不起!若在表述時有理有據,讓同學們聽得清晰明白,那就更好啦!”這樣具體得當的評價語,既可讓他們保持積極發言的好習慣,又讓他們慎重對待數學問題。
班額過大,讓每位學生都有集體表達的機會,并不現實。我嘗試開展“結對交流、個別展示”等方式,提供平臺,實現人人都有機會說的可喜景象。
如在教學“乘法分配律”一課,我出示例題:四年級有6個班,五年級有4個班,若每個班領24根跳繩,四、五年級一共要領多少根跳繩?接下來,學生在小組交流想法。在智慧組,我聽到小朱說:“我先算出四年級要領多少根跳繩,再算出五年級要領多少根,最后算出四、五年級共領多少根跳繩?列式為6×24+4×24”。小胡立馬說:“我先算四、五年級一共有多少個班,再算共領多少根跳繩?”小劉驚叫:“我的方法和小胡一樣,但我覺得小朱的做法也行,而且這兩個算式可用等號連接。”
就這樣,在形式多樣的表達活動中,面向全體,照顧個體,他們表達的膽量逐漸變大,他們逐漸邁入敢說者行列,語言表達力逐漸提高,思維能力也與日俱增。
其實,學生傾聽能力的高低也是影響語表力高低的重要因素。要想學生擅長表達,需養成多聽、會聽等習慣,鼓勵學生多觀看《我是演說家》等語言類節目,汲取精華,博采眾長,積淀語言資源,為培養語言表達力打下堅實基礎。
莫里哀說:“言語是賜予人類表達思想的工具。”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我們只有將培養學生語言表達力作為重要教學任務,貫穿始終,巧借資源,注重引領,關注表達質量,營造表達氛圍,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